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安穩生活不等於一切 蘇嘉豪︰實現理想要趁早
  • 三戰立會誓蹚渾水? 林玉鳳︰我未做到,就要做多一次!
  • 只談口號沒結果 林宇滔:除了鬧,更需要解決問題
  • 創意應與在地文化結合 于國華:荔枝碗規劃需要共同討論
  • 考核不離地 創意雖好 亦需社區關懷
  • 活化船廠 學生點子多
  • 「警鐘長鳴」個案摘錄
  • 警員「知法犯法」令市民失信心 蘇嘉豪:警權缺乏外部監督及制衡
  • 警隊內部違法個案頻生 黃少澤:我們不怕揭醜 無監督無進步
  • 醫療開支透明度低 蘇文欣:易生貪腐
  • 轉載虐狗片段反被告 周庭希:事件對公民自由十分不利
  • 虐狗司警先告狀。歐安利︰警察應受人尊重而非令人害怕,蘇文欣:事件傳達不良訊息
  • 荔枝碗出品 旅遊塔木船長滿草 談錦全:荒廢很可惜
  • 仿製爺爺漁船 羅立文讚靚 陳逸鋒:望推廣漁民文化
  • 本地舊漁船 修復後成觀光明星 Bibito Herinque:澳門需保育海洋傳統
  • 其他澳門出品「明星船」(部分)
  • 續期手續繁瑣 恐免費醫療被削 腎友:望政府傾聽病人心聲
  • 蘇文欣:公開資助詳情 釋市民疑慮
  • 蘇文欣:公開醫療資助詳情 釋市民疑慮
  • 黃潔貞:設專科培訓 提升本地醫療水平

社區人流增多 居民批滋擾生活 林宇滔:社區改造關鍵是持份者的溝通

2019-01-19 14:17




每當有人提到大三巴牌坊、噴水池等地方,澳門人第一個反應必然會是:迫!而近年旅遊局被旅客擠爆的場面似乎愈演愈烈,情況令人擔憂。政府近年開始提倡要將旅客分流至其他社區,並透過舉辦社區旅遊活動、市集等,以舒緩旅遊區的人流問題,但此舉卻引起了社區居民的不滿。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就認為,分流旅客到其他區份乃是合理的市政管理手段,但關鍵是事前當局或活動主辦機構有否與當區居民進行溝通,有否認真面對居民的訴求,尋求最大的共識。
林宇滔指出,居民與商號的觀點及角度其實並不相同,當一條街道因為某些活動變得暢旺,商戶可能會認為人流增多會令營商環境改善,但居民卻會認為人流變多會令生活變得不便,不搞好過搞。如何溝通及進一步去推動?這就要看政府的技巧。
他認為,一個社區的改造是需要與當區居民及不同的持份者作有效溝通,「例如泊車位的問題,為何有一些人可以有泊車證,居民又不可以有,這些問題透過技術操作就可以解決,但很明顯是沒有溝通的。是否有實際操作,讓該區居民可以長期作出一些改善?環境上、交通上,其實可以做,這些就是社區如何與政府建立聯繫及溝通。」除此之外,他亦認為,要舉辦一個活動是不能過於進取,應視乎社區有沒有反對的聲音一步步去搞,「中間有沒有辦法去作出協調修整,去尋求共識,以及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否則居民有強烈反對的意見,是搞不下去的。」
林宇滔以康公夜市為例,他指出,康公夜市辦得成功的原因在於,夜市範圍內較少居民居住,反對意見相對較少,「一條街是否適合做夜市、活動等,都要同居民有深入的溝通,亦要看居民是否接受。溝通是接受的基本,你沒有溝通,人們當然是不接受,是否要聽聽他們的訴求?以及盡量去減少。你又沒有做到溝通時,反感就愈來愈大,亦很難去尋求共識。社區問題的溝通及策略是需要處理的,否則居民有強烈的反響甚至行動,對於社區和諧絕非好事。」
「任何發展都是需要適度適量的,主辦單位需要盡量減少影響,尤其對恆常舉辦的活動,如何得到居民支持,都是活動能否持續舉辦的關鍵。我想尤其是主辦單位及批准的政府部門,應該更多地向市民溝通。」
零團費旅行團屢禁不止 林:難度又要中央台拍完,政府才關注?
事實上,除了社區旅遊活動對居民造成滋擾外,專門招呼旅行團的食肆及購物點,亦對居民出行及生活安寧造成諸多不便。例如在北區,不少旅行團為了等待用餐或購物,不時會在行人路上聚集,行人被迫走在馬路上,人車爭路容易導致意外,而旅遊巴等待團客時亦會佔用公共道路,造成交通擠塞及廢氣污染。
林宇滔認為,上述情況的成因是由於「零、負團費」旅行團屢禁不止有關,那些食肆及「百貨公司」從來只是為零團費旅行團作一條龍服務,不論食肆、商店選址在那,都會為社區構成滋擾,亦對本澳的旅遊質素、服務及形象構成威脅,更不會對本澳週邊經濟產生乘數效應。而零團費旅行團經已佔用了本澳許多旅遊資源,亦佔用了居民很大的容忍及包容能力。
雖然2013年國家旅遊局(今文化和旅遊部)祭出《旅遊法》打擊零團費旅行團,但是「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這些旅行團亦透過新手法如派發現金券等方式來規避國家新規,變相令零團費旅行團無法被遏止。林宇滔坦言,業界及政府十分清楚零團費旅行團的問題,若中央及澳門能協調打擊,相信就可以處理到相關問題。但關鍵是政府必須要去面對問題,否則只會令這些旅行團變本加厲,「業界講到明本澳有九成以上內地旅行團都是零團費,為何不去限制他們?」
「好多導遊都同我講,有零團費旅客去到那些食肆只能吃魚蛋、獅子狗,本地導遊看到都覺得不行,但是又無法不做。這些旅客除了影響本澳旅遊形象外,亦會激化澳門居民與內地人之間的矛盾,所以當局一定要就個別不法行為進行整治,整治後,旅遊形象提升後便可吸引更多高質素旅客來,對社區的影響自然會減少。但當局卻視而不見,今日官員夠不夠膽出來講一句澳門無零團費旅行團?是否下一次又要中央電視台拍完後,政府才說高度關注?」
限客令、徵稅可行乎?林:基本問題不解決也沒用
旅客迫爆旅遊區,導致居民生活備受滋擾的問題,似乎不是本澳獨有的問題。以意大利「水都」威尼斯為例,旅客迫爆問題導致不少當地人離開,威尼斯的人口從 1951年的約17.5萬人減至現時約5萬人。不少當地的民生商店都因旅遊業發展而被迫結業,全部變成紀念品商店,而旅客激增亦令當地居民備受滋擾。而近期當地政府計劃就向不過夜旅客徵收10歐元(折合約澳門幣93元)的「入城稅」,稅收將會用於清理旅客遺留下的垃圾。
與威尼斯一樣,本澳亦面臨著同樣的問題,而10多年前社會亦曾經就應否對進入大三巴的旅客徵收費用展開討論,最後卻無疾而終。究竟限客令、向入境旅客徵稅的做法是否可行?林宇滔指出,若一個地方要向旅客徵稅,就意味著這個地方經已無有效辦法去接待旅客。他認為,本澳長期所面對的問題在於零團費旅行團,2017年隨團入境旅客多達790萬人,當中630萬為內地團客,佔九成都是零團費旅行團。若當局能夠解決這個眼前的問題,並換來真正的觀光客、深度遊旅客,其實對居民生活的影響已大大減低。
林宇滔強調,向旅客徵稅是一個可以討論的社會議題,「但是連眼前的零團費旅行團都未處理好時,討論這些又有沒有用?到頭來零團費旅行團都可能會支付這筆費用,然後在其他地方再收回。零團費未必因為你收人頭稅而處理到,更可能會因此而斬多你一筆。」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