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際學校生參演灣區戲劇節
  • 聖德蘭科普“童”樂寓學於樂
  • 理大展學生六十國畫作品
  • 理大通訊研究登國際學刊
  • 勞校學生認識社服機構
  • 聖羅撒中校慶聚餐歡欣熱鬧
  • 城大《葡語國家瞭望》新書首發
  • 中德訪杭姐妹校交流教學
  • Apple Never Falls Far from the Tree——有其父必有其子
  • 澳大訪澳洲高校簽合作協議
  • 同善堂托所申請七成六中籤
  • 善明托所抽籤收百二幼兒
  • 英國化學奧賽澳生獲佳績
  • 工聯托所抽籤近千四人報名
  • 各界:用實際行動護國安
  • 瓊澳餐飲業交流促合作
  • 保育人士倡龍環開閘降水位
  • 女長者疑路環墮樓亡
  • 今驟雨雷暴或水浸
  • 新聞特搜

灣區建設需善用兩制之利

2019-02-20 06:35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副院長評議

    灣區建設需善用兩制之利

    【本報記者廣州十九日電】《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公佈,從合作體制和機制層面看,粵港澳大灣區最大的特點是“一國兩制”。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陳廣漢認為,由於港澳實行獨特的自由港和單獨關稅區的地位,要實現大灣區之間要素的完全自由流動是不可能。為此,追求制度互補的收益最大化和制度磨擦導致的成本最小化,將是大灣區合作的體制和機制創新的目標。

    體制差異互補收益

    陳廣漢指出,一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單獨關稅區、三種貨幣制度和三個法律體系,使粵港澳大灣區之間的合作既不同於國際的區域合作,也不同於國內省際區域合作。然而,粵港澳區域合作與發展的實踐表明,經濟體制的這種差異性可以在區域合作中產生制度互補收益,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一個優勢。同時制度差異性也會在區域合作中產生制度磨擦與成本,也會成為推進大灣區建設和合作的挑戰,因此需要學會善用兩制之利。

    “一國兩制”保證了香港、澳門自由港和單獨關稅區的地位、高度開放與國際化營商環境,使港澳在國家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中發揮國內其他城市無法替代的作用。但是,港澳作為自由港和單獨關稅區制度,必然會對港澳與內地之間商品和要素的流動形成障礙。這需要合作體制和機制創新,珠三角城市需要深化改革與開放,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營商環境的對接和市場一體化進程。

    跨境區自貿區突破

    為此,他首先建議珠三角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和開放,發揮中央賦予廣東與港澳合作先行先試的優勢,推進大灣區營商規則和營商環境的對接,使大灣區成為內地與港澳合作示範區。要在服務業的開放和人流、物流、資金和信息自由流動方面大膽探索和先行先試。在專業服務、銀行和保險、通關制度等領域創新合作的模式和體制,促進要素流動和人員往來,減少並最終消除港澳居民在珠三角發展和生活的障礙。破解“一國兩制”下不同單獨關稅區之間經貿制度約束和體制機制障礙,促進讓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高效順暢流通,實現資源高效配置。

    其次,以跨境邊界區和自貿區為突破口,探討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示範區建設的新模式。在港深交接的河套地區建立港深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在澳門和珠海交界的橫琴自貿區按照“一線放寬、二線管住、人貨分離、分類管理”的原則,落實分線管理的模式,形成跨境合作的新模式。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的疊加優勢,推動珠三角與港澳體制機制對接。

    具體包括:以前海為依托,重點推動粵港深度合作,建設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範窗口、世界服務貿易重要基地和國際性樞紐港。以南沙為依托,推動粵港澳優質生活圈示範區建設,對標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和人居環境,試點制訂更加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等。

    以橫琴為依托,橫琴片區重點推動粵澳深度合作,建設文化教育開放先導區、國際商務服務休閒旅遊基地和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載體,推進珠澳跨境工業區、粵澳產業園、粵澳信息港、廣東海洋經濟綜合示範區和橫琴國際休閒旅遊島等重大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