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穗寫字樓空置壓力漸緩
  • 新街坊帶動 橫琴網簽增八成
  • 穗商品房成交額 創近六年第二低
  • 中原料次季月均成交重上千宗
  • 釋放資金 工商舖料月均成交近卅宗
  • 持續減息政策 歐元偏軟
  • 歐美利差預期拉闊 或加劇歐元弱勢
  • 中葡論壇企業家大會 葡企增逾40%
  • 澳琴協會合作 加強金融聯繫
  • 藥品出口多 手頭訂單6.3個月
  • 芳香世家借中葡平台拓貿易渠道
  • 加碼穩就業 內地人才市場現新變化
  • 灣商賽啟動 二百萬獎金育商標品牌
  • 非本地生:爭取留澳工作
  • 灣區數字產業協會訪旅遊大學
  • 引才過程評估調整 利四新發展
  • 國際會展業地位須人才支撐
  • 人資公司:引才計劃無損本地生就業
  • (一家之言)多手準備 應對樓市變化
  • 中銀昨辦私銀客戶交流晚宴

林志軍:打破保護意識 共建灣區

2019-02-20 06:35


    林志軍:打破保護意識   共建灣區

    【本報消息】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澳門科技大學副校長兼商學院院長林志軍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內容高端且全面,各地政府需打破區域保護意識,明確建設大灣區共建共識。澳門政府及各界則需尋求制度創新及解放思想,發揮自身優勢,融入灣區。

    林志軍表示,規劃綱要對灣區核心城市有不同發展定位,避開同質化競爭,區分開各自功能,分工合作,真正做到“人流、物流、資金流”靈活流通。但當中涉及很多工作,畢竟灣區有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貨幣關稅法律等,要把灣區看成小的共同市場,需打破妨礙壁壘,建立創新管理方法制度,才可更好地真正融合。國家對《規劃綱要》中灣區發展定位目標訂得高且看得遠,需各地政府從大局層面出發,打破區域保護意識,把綱要落實推行。

    規劃將澳門定位為“一中心、一平台”及“中華文化、多元文化共存交流基地”,深入實施方面如何跟灣區共享內容?澳門地小,需積極想辦法融入其中,把澳門優勢發揮;另一方面,澳門居民要解放思想,澳門政府、商界應有雙向融會意識,且尋求政策制度突破和創新。規劃提及發展特色金融、跨境電商、中醫藥、旅遊等不同領域指導意見,但需各界積極“做”起來,不能光等政策。

    人才不足應付發展

    他舉例各地開發軟人才,澳門灣區其中一個定位是文化交流基地,文化創意產業、電子競技等均可作為切入點。澳門有條件但目前政策薄弱,尤其人才,在特色金融、文創產業、高等教育等領域中,本地人才不足以應付發展所需,需開放些,吸收多元人才,把產業做大再向外拓展,攜手走進灣區。過度保護不利澳門加入灣區,澳門政府重視人才培養及發展,但進展依然緩慢,對開放市場持保守態度,專才計劃引進仍有太多限制,側重吸收本澳回流人才。但真正人才並不會為澳門帶來就業壓力,更會創造就業,以及助人才提升。

    林志軍指出,《規劃綱要》的出台,各界仍需進一步深化理解規劃對灣區各城市有着怎樣的定位,澳門優勢在哪,如何把優勢與灣區、國家結合,均需進一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