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李偉農率團出席博鰲亞洲論壇
  • 復活假首日至晚上9時入客9.8萬人次
  • 深合區羽毛球隊訓練基地舉行集訓
  • 氣象局料週六日驟雨增多有雷暴
  • MIECF吸引逾416間參展商參與
  • 國家生態部指澳生態環境品質向好
  • MIECF探討綠色技術應用推城市轉型
  • 博鰲論壇稱亞洲引領可持續發展新時代
  • 京抨美或再制裁華晶片企
  • 傳王文濤將訪歐 討論電動車補貼調查
  • 【逾230個攤位】香港工展會一連四日舉辦
  • 宗教學院倡跨宗教民族交流助以巴復和
  • 復活節前夕 多地信徒出席紀念活動
  • 美式桌球賽:陸進尚9比5贏徐德煌奪冠
  • 復活節大巡遊吸引大批市民旅客觀看
  • 灣仔海關檢9600瓶侵權白蘭地
  • 復活假首日至下午5時入客7.8萬人次
  • 【經大橋出入境車流創新高】首季逾64萬輛次港澳單牌車出入境
  • 有香港旅客稱乘金巴來澳需時長
  • 國際環保展論壇探討綠色技術應用推動城市轉型

《澳門紀略》系列之二印光任是澳門首任同知

2019-04-25 06:30
印光任(1691—1758),字黻昌,號炳岩,為清廷雍正和乾隆年間的官員。他出生於江南寶山縣(現上海市寶山區)。雍正四年(1726年),皇帝下詔命令省督撫舉薦孝廉方正之士,印光任被舉薦,奉召到廣東當地方官,歷任石城、廣寧、高要、東莞等地知縣。他為官清廉,頗有政聲。
清乾隆八年(1743年),當時任職東莞縣知縣任光印迎來了為官以來最大的挑戰。當年地球的另一邊,英國與西班牙之間因奧地利皇位繼承而爆發的戰爭,這場戰爭雖然以歐洲為主要戰場,但戰火事實上也蔓延到美洲和亞洲的兩國殖民地。當年7月,一場颶風之後,由「百夫長號」帶領的兩艘英國大型戰艦突然闖入虎門,停泊於獅子洋。這兩艘戰艦的出現令到兩廣總督策愣大為緊張,認為蠻夷來襲,打算派重兵攻擊。布政使托庸認為不用大舉興兵,他指印光任可以解決問題,能抵精兵十萬。兩廣總督於是派印光任由一名翻譯的陪同下乘小舟到「百夫長號」戰艦與艦長安森交涉。印光任上船時發現戰艦內滿載戰俘,該些戰俘見印即大聲呼救。印光任聽見安森講述,得知英國海軍較早時在菲律賓呂宋島附近大敗西班牙海軍,俘虜了數百名西班牙戰俘,兩艘英國戰艦在準備回航時遇到颱風,漂流到了虎門,戰船破壞,希望清廷協助維修戰船讓其返航,艦長安森並希望與兩廣總督會面,商討海上貿易之事。印光任向兩廣總督覆命時指出,英方戰艦破損而船上人多,必要很多糧食,他獻計只要拖延時間,英軍必糧盡,就不用一兵一炮降服夷人。兩廣總督接納印光任的建議,果然不久,英軍派來使者,承認糧食將盡,要求清廷供給,並願意獻盡所俘的西班牙海兵,換清廷為其盡快修好船離開。在清高宗實錄中對事件的過程記載:「英酋初意遲疑,既而商之群酋,無可奈何,伏地唯唯。所俘五百人焚香歡呼,其聲殷天。」由於西班牙人信奉天主教,並不會像中國人般焚香感恩,故推斷這個記載可能清廷突顯其威震蠻夷而有所誇大。按同時期的詩人袁枚為印光任寫的傳記所雲:「八年六月,呂宋兵敗,紅夷將歸獻俘,被颶飄二戈船入獅子洋。紅夷素剽賊,明時屢入粵求市,恃其巨炮發之,可洞裂石城,震數十裡,即世所傳紅夷炮者。時遠邇驚詫,大府疏劾虎門守將王璋,光任以東莞令奉檄往勘,至則諸夷以饑乏乞濟,其酋安心意殊狡黠,光任反復開陳大義,安心悟,釋呂宋俘,由澳門伺便還國,凡二百九十有九人,然後為之給廩餼,葺帆櫓,嚴周防。至九月,風便,乃去,策楞以聞。」由於袁枚所記之事,因為無需要誇大博取政績,故可信度甚高,估計當時英軍所俘虜的西班牙戰俘為299人數目比較可信,而據袁牧所記錄,英軍亦沒有伏地唯唯地向清廷官員謝恩,而是修好船後在當年九月就離開。
按照「百夫長號」安森返國後寫事件的紀錄又道出一個版本,而這個版本的內容就未見於清廷的記載。筆者將於下期講述安森版本,以便讓讀者多角度瞭解歷史。
(本系列下期再續)
171_04.jpg 171_03.jpg
本欄上期介紹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系統介紹澳門的古籍著作《澳門紀略》,該書全書共三篇,分上下兩卷。全書介紹了澳門歷史、地理風貌、中西文化、風俗民情、民間技藝等,並附有插圖21幀和400多條中葡對照詞語。本欄以下將介紹撰寫該書的兩名作者印光任和張汝霖的生平和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