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門新聞
  • 國際新聞
  • 科技資訊
  • 影視娛樂
新聞
  • 上海「套路貸」高發 在校大學生及未成年人成被害對像
  • 順豐回應快遞員猥褻女孩: 依警方調查結果嚴肅處理
  • 吉林松原發生4.5級地震 近一個月已震14次
  • 東莞五星酒店賣淫案一審宣判 老闆「太子輝」被判無期徒刑
  • 中國民航嚴懲「黑廣播」 罰款上限至50萬元
  • 中國第一大跨徑鋼桁梁懸索橋 洞庭湖大橋合龍
  • 山西和順一煤礦礦難致4死5失蹤 相關人員被警方控制
  • 20170816B2中國新聞
  • 堅持公交優先不動搖
  • 第五屆立法會畫上句號 多名議員表不捨
  • 賀一誠:立法工作健康成熟
  • 3000經屋年底落成 偉龍馬路公屋類別待定
  • 20170816A1澳聞
  • 本澳今年 沒有入口韓國雞蛋
  • 四款利賓納濃縮飲品有問題 民署發食品預警要求停售
  • 梁文燕托兒所辦新生家長會
  • 德清鋼琴走進世遺崗頂劇院
  • 團體慈善探訪安老院
  • 四款腐乳及紅腐乳疑受污染 檢出含蠟樣芽孢桿菌須停食用
  • 珠檢局提醒攜帶寵物過關 需辦好檢疫通行證

​ 蘇嘉豪質詢學童過度學習壓力

2019-04-29 01:39

蘇家豪

【特訊】議員蘇嘉豪提出口頭質詢指,鄰近地區香港近年接連發生學童輕生事件,引發社會對過度學習壓力的沉痛反省。但為執行《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規定,特區政府近年先後制訂本地學制正規教育的《課程框架》及《基本學力要求》,並視之為教育改革的重要元素,但不少家長和教育界人士慨嘆「教育愈改,學生越累」,他希望當局能應及早正視問題,防患於未然。
蘇嘉豪表示,《國際兒童權利公約》早在1998年9月14日就開始適用於本澳,不過近年來,許多家長和教育界人士已逐漸警覺到,上課時間長、課外活動多、龐大的功課和測驗量,加上操練應試、課後補習的文化愈見泛濫,衍生成績攀比和名校效應,使學童被迫每日扛起沉重得像石頭的書包,承受超出其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需要的學習壓力,休息睡眠時間甚至比成年人更加不足。這些過度的學習壓力不但對學習和成長造成反效果,更壓榨了本應快樂、無憂的童年生活。
儘管本澳一直屬於低輕生率地區,但據衛生局最新資料顯示,2018年全年錄得81宗輕生死亡個案,較2017年的72宗上升12.5%,其中1人年僅12歲,是當局自2005年開始監測以來錄得的最年輕死者。他認為,即使輕生行為很有可能涉及多種複雜成因,學童輕生也不能簡單地與學習壓力劃上等號,但始終不能對此掉以輕心,應及早正視問題,防患於未然。
此外,有不少教育學者也提倡過度學習壓力與校園欺凌事件的關聯。有中國研究認為,重升學率、重智育而輕德育是校園暴力的重要成因。有日本研究指出,一些學生可能為了發洩或規避考試所帶來的煩惱,而對弱者實施暴力遊戲行為。在香港,亦有教育心理學者認為,由於校園競爭文化明顯體現於學業成績的比較,教師常以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指標,使學生誤以為成績差的人即一無是處而應該被欺凌。學童在成長過程中為了得到認同和接納,會分辨出與自己不同的他者,透過踩低別人去提升自我價值和建立自信,逐步演變成欺凌事件。而成績差的學生被迫以其他方式重建自信,也可能成為另一個欺凌者。
針對學童的過度學習壓力問題,他提出如下質詢:
一、為執行號法律《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規定,特區政府近年先後制訂本地學制正規教育的《課程框架》及《基本學力要求》,並視之為教育改革的重要元素,但不少家長和教育界人士慨嘆「教育愈改,學生越累」。例如,《課程框架》規定小學教育階段須包含不低於224,640分鐘的教學活動、不少於14,240分鐘的餘暇活動,還有無限量的其他教育活動,加上課後補習時間,學童壓力可想而知;而《基本學力要求》也規定小學教育在中文(第一語文)、英文(第二語文)、數學、品德與公民、常識、資訊科技、體育與健康、藝術範疇多達796項學習要求、總共62項課程目標,內容鉅細無遺,如同「教學指揮棒」。請問教育當局如何評估《課程框架》及《基本學力要求》的負面效應,並定期作出檢討和修改?
二、早在2004年,香港特區政府推行「教學新文化」,輔以「求學不是求分數」的口號,主張改變考試主導的學習模式,即透過觀察學生在課堂、作業或研習的表現,測試學生能力和學習成效。雖然當年有關主張備受壓力,亦因為政策流於口號宣傳,如今回顧成效不彰,但其反思「分數主義」的核心理念仍是可取的。為了實現《國際兒童權利公約》的價值,使學童得以享受愉快的學習和成長,請問教育當局透過哪些工作,向教育界和家長傳達學習的多元形式和目標,逐步消除「成績等於一切」的過時觀念?
三、針對學童欺凌、自我傷害或輕生事件,雖然不能簡單地與過度學習壓力劃上等號,但也絕對不能忽視和排除有關成因,一些教育研究也論述了當社會籠罩著成績攀比、名次定優劣、惡性競爭的氣氛,學童年紀輕輕就要承受成年人也無法想像的壓力,其身心健康質素勢必每況愈下,成為滋生不愉快事件的溫床。請問教育當局是否認同有關研究論述?又將如何從為學童減負的角度,全力避免學童欺凌、自我傷害或輕生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