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本澳新聞
  • 要聞
  • 兩岸觀察
  • 華澳人語
新聞
  • 選舉涉違規宣傳五宗 卅二人重簽代表法人
  • 南海伏季休漁結束 百多漁船出海作業
  • 菲婦感染登革熱危殆 今年第六宗輸入病例
  • 房屋局加緊為經屋做契 向青怡購者發出許可書
  • 檢院對9被告裁判的聲明
  • 特首晤南部戰區政委魏亮
  • 經局講解青創援助申請條件
  • 陸澳全力追查電騙 司警絕非坐以待斃
  • 新批發市場快將運作
  • 非漢瘧疾今年首傳入
  • 負責任博彩認識度調查將開始
  • 港男涉爆竊女友疑作假證詞
  • 問題利賓納回收擴大
  • 史文工作委員會開會
  • 世旅經論壇興義舉行推介晚宴
  • 井岡山幹部教育學院 澳同學會成立弘揚愛國
  • 宋碧琪重申繼續為民喉舌
  • e行卡•澳門通首發
  • 施家倫建議炒庸官還富於民
  • 陳明金盼來屆立會積極 完善公共利益民生法案

打磨夜遊品牌利多元發展 鄒玖勝

2019-06-19 03:43
  旅遊局日前公佈「優化於夜間舉行的旅遊活動和產品的研究分析」結果顯示,澳門不缺乏多元的恒常夜間旅遊資源和盛事活動。報告針對現存問題提出短期建議,包括利用現有資源,發揮既有優勢;有效串連及整合在性質、時間和地點上接近的活動。未來,當局若能進一步加強豐富標誌性旅遊活動和體驗,豐富夜間活動和節目,配合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定位,則有利於更好地推進本澳經濟適度多元。
  旅遊休閒產業是澳門的支柱產業。1999年至2012年,澳門入境遊客年均增長10.3%。2014年至今,市場規模始終保持3000萬人次以上。據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2018年全年入境旅客錄得35,803,663人次的新高,同比增加9.8%。留宿旅客(18,492,951人次)及不過夜旅客(17,310,712人次)分別上升7.2%及12.7%。旅客平均逗留1.2日,與2017年相同;留宿旅客上升0.1日至2.2日,不過夜旅客則維持在0.2日。按國家/地區統計,中國內地(25,260,556人次)、香港(6,327,925人次)及臺灣地區旅客(1,060,968人次)分別增加13.8%、2.6%及0.1%,韓國旅客(812,842人次)則減少7.0%。來自美國(201,810人次)、澳洲(90,914人次)及英國的旅客(58,319人次)均錄得升幅,加拿大旅客(74,268人次)則與2017年相若。
  伴隨內地赴澳門旅遊市場的不斷增長,澳門旅遊發展及規劃需考慮承載力問題。目前特區政府已經開始正視這一問題,並計畫採取相應措施。如發展智慧旅遊,向遊客即時提供多區各時段人流情況,便於遊客自主避開擁擠區域,達到分流目的。而事實上,除了向空間要資源外,澳門也可以向時間要承載力,發展夜間旅遊。
  據悉,「夜經濟」,又稱夜間經齊、夜晚經濟或月光經濟,其業態包括晚間購物、餐飲、旅遊、娛樂、學習、影視和休閒等,時間範圍從晚上6點到次日6點之間發生的各種消費活動。
  發展夜遊的理論因素
  一是當下旅客結構的組成及旅客消費習慣的改變。有學者概括,首先是因人們旅遊方式的發生改變,新的旅遊季節已經形成。隨著旅遊景區團散比例的逐步下降,旅遊市場的遊客人群,已發生轉變,曾經獨佔鰲頭的團隊市場,逐漸萎縮,以家庭為主導的散客市場,日益強大。家庭出遊,多以孩子為中心,而孩子的旅遊季節,則主要集中在暑假和寒假。所以,伴隨著人們出遊意願的提高,人們的出遊方式的已經改變,以家庭型為單位的散客休閒遊,迅速佔領市場,把夏季、冬季兩個傳統的淡季,變成了旅遊的新旺季。這就是新的旅遊方式,所形成的新的旅遊季節。在旅遊新旺季中,開發夜遊專案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因為,暑假時間較長,全年遊客量中,占比較高,夜遊遊客量可以得到持續性的輸入,且夏季天氣炎熱,人們夜間出遊意願較為強烈。
  其次,夜間經濟的走強,遊客消費習慣改變,推動夜遊專案發展。在人們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背景下,夜間消費習慣已經形成,並逐步佔領主導地位,尤其是炎熱的夏季,人們夜間消費習慣尤為突出。在旅行過程中,遊客的消費習慣也是如此,白天景區遊覽猶如走馬觀花,匆忙且急躁,夜晚環境舒適,人們更加容易進入休閒旅遊體驗狀態。根據統計,在旅遊人均消費的貢獻上,夜間消費至少是白天消費的3倍以上。事實上,凡是旅遊業發達的國家和城市,夜間旅遊都有自己的拳頭產品。例如世界著名的主題公園迪士尼樂園,夜間的大型巡遊把一天的遊園活動推向高潮;北京什刹海的「夜間遊船」、廣州珠江夜遊、深圳民俗文化村「潑水狂歡夜」、上海的「浦江夜遊」、蘇州的「古運河仿古畫舫夜遊」、桂林的「印象——劉三姐」大型灕江燈光歌舞晚會等,都是當地的旅遊名牌,並取得了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二是發展夜遊有利於完善城市旅遊功能及弘揚城市傳統文化。《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檢查標準(2007修訂本)》第八項「城市的現代旅遊功能」中第五條明確提出了「城市夜景與晚間旅遊活動」的要求,包括有用霓虹燈或彩燈裝飾的街道,向市民和旅遊者提供購物、娛樂、餐飲服務,旅遊景區有晚間固定接待旅遊團隊的旅遊專案等具體要求。在第十七項「城市的旅遊文化娛樂」中也規定該城市要有固定場所常年在晚間為海外旅遊者提供演出,城市普遍有比較豐富的晚間娛樂活動。由此可見,夜間旅遊發展是否良好,對完善城市旅遊功能有著重要的影響。夜間旅遊的出現,增加了旅遊資源的時間含量,填補了遊客夜間旅遊的需求的空白,完善了城市的現代旅遊功能。同時,夜間旅遊實現了與白天旅遊產品的差異化競爭,縮小了產品所面對的競爭群體,有可能成為城市旅遊經濟新的增長點。
  在弘揚城市傳統文化方面,由於在傳統文化中有許多民俗活動只宜在晚問進行,或在晚間才能獲得更好的效果。這些民俗活動本身就可以被打造成為城市的夜間旅遊產品。如觀燈是典型的夜晚進行的民俗活動,農曆「正月十五鬧花燈」是最為廣泛的燈會活動。通過充分利用城市特有的民風民俗開發夜間旅遊產品,既弘揚了傳統文化,又豐富了夜間旅遊產品內容,二者相得益彰。
  本澳夜遊的發展情況
  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及「美食之都」,每年亦會舉辦多個夜間盛事活動,包括農曆新年花車巡遊匯演、澳門國際煙花比賽匯演及澳門光影節,以及大大小小的演唱會等,期望以豐富澳門的夜間活動和節目,提升旅客在澳門的整體旅遊體驗並延長其逗留時間。但上述活動缺乏商業配套支援,未能把盛事活動引來的旅客及其所帶來的效應,進一步延伸至其他消費領域,惠及中小企層面。
  有意見就此分析認為,首先澳門商住區混合,尤其澳門賭權開放後,越來越多居民需要輪班工作,因此不論日間還是夜間進行商業活動,難免都會影響到居民生活,然而完全不進行商業活動亦不實際,要兩全其美是不可能的事。但只要做好有效整合,諮詢及宣傳工作,卻可以大大減小問題。同時夜晚活動必須是長期、穩定、持續的,否則只會是「曇花一現」,無助推動社區經濟。
  現時政府及居民經常舉辦夜間旅遊活動,例如新年巡遊、煙花匯演等,每年吸引大量旅客和經濟收益,現時民間亦經常在澳門各區舉辦活動,部份活動有吸引旅客的元素,政府可以加強跟民間合作,進一步擴大夜間活動元素。然而但對於中小企來說需要的是長期穩定的營業,由於這些都並非恆常性旅遊活動,雖然可以短暫吸引人流,但卻難以進行串連以穩定帶動社區經濟。相對於年度夜間活動,恆常夜間活動更能吸引人流,以康公夜市舉例,康公廟前地的康公夜市每星期六日舉辦,多年以來已成為澳門知名的夜間旅遊活動,附近的商戶紛紛延長營業,效果十分好。因此要成功推動夜間旅遊活動,必須長期、穩定地在區內舉辦才能吸引人流,同時要顧及區內居民休息,制定合理的營業時段,做好平衡雙方利益工作。
  澳門不能長年只靠博彩旅遊業,否則會出現政策過度傾斜的情況,同時賭收下滑將會影響澳門經濟及稅收,從而影響到政府的施政及惠民措施。因此必須多元拓展經濟,澳門獲譽「美食之都」,對開拓夜間活動十分有優勢,希望政府加快做好澳門夜間旅遊活動規劃,平衡居民和商戶的利益,為中小企帶來更好的商機外,加大澳門非博彩元素,減小對博彩旅遊業的依賴。
  因此,為探討現在澳門夜間旅遊活動和產品的狀況,並提供優化及未來發展的相關建議,以回應及跟進《澳門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中提出的,有關「豐富標誌性旅遊活動和體驗」的規劃建議,以及「豐富夜間活動和節目」的行動計畫,配合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定位,旅遊局在2018年第4季度委託研究單位開展「優化於夜間舉行的旅遊活動和產品的研究分析」。
  研究選取21個由澳門旅遊局、其他特區政府部門和團體組織所舉辦的夜間旅遊活動,進行現況檢視和分析,通過文獻整理、田野調查和深度訪談等研究方法,對活動進行不同維度的分析。尤其探討活動類型、舉行時間及活動舉行期間的現場情況等。除現況調查,研究團隊還選取新加坡、悉尼、東京、香港和臺北的夜間旅遊活動,作案例分析和比較。根據現況分析和檢視,該研究提出多個現況議題,其中包括由於澳門土地面積狹小、人口居住密集,加上噪音法的限制,難以延伸夜間活動的時間和規模;戶外活動場地設施及配套不足、缺乏合適的新戶外場地選擇,以及海域和濱海區域未有充分利用等,也限制了夜間活動的舉行。
  研究提出完善現存夜間旅遊活動和產品的短期措施,包括利用現有資源,發揮既有優勢;有效串連及整合在性質上、時間上和地點上接近的活動;優化場地條件及加大對恒常性夜間活動的宣傳力度等。此外,研究也對未來將開展的夜間旅遊活動的時間安排、地點安排及活動類型規劃,提供指引建議,以及提出通過適當的城市規劃,為未來創造新的旅遊發展空間等多項建議。
  推動夜遊發展的可行性方案
  那麼按照上述建議,本澳現時推動夜遊發展可行性方案有哪些?綜合社會意見如下:政府可出臺專項政策扶持夜間經濟。通過參考內地一些「畫舫」,打造夜間海上活動,如晚間時分在船上休閒地欣賞澳門的夜景,以避免「噪音法」的規範。
  特區政府亦可充分利用本澳文化,結合路氹城「不夜天」的特點,打造休閒娛樂夜遊項目,例如將特色老店引進賭場24小時經營、或仿傚臺灣、泰國等大型夜市,如此一來既能令旅客在深夜都能品嚐本地美食,購買文創產品,提升旅遊體驗之餘,亦能扶持小店發展,一舉兩得。
  此外,完善相關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鞏固夜間經濟基礎。城市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夜間經濟的有力支撐,而夜間經濟的健康發展則依賴於優良的環境和良好的服務。所以要完善夜間旅遊期間的安全問題、交通條件。發展夜間旅遊之前,必須先確保電力及自來水供應能配合,巴士、輕軌的營運時間要延長,針對餐飲業的垃圾清運時間也要延長,可見多個政府部門都要齊心協力,做好配套,才能提高夜間旅遊服務品質,提升遊客的夜遊體驗。
  當然,儘管夜間旅遊發展潛力巨大,但是對於有意進軍夜間旅遊市場的投資者來說,仍需謹慎。有業內人士指出,做好夜景旅遊,既要打好文化牌,又要營造圈層經濟。如果夜間旅遊專案毗鄰成熟的商業圈、具備深度挖掘條件的歷史文化圈、地處前期規劃合理的休閒娛樂圈以及老字型大小和特色美食兼備的餐飲圈,或許有更大成功的可能。
  總而言之,發展夜間旅遊,需要注重頂層設計,科學謀劃,開發符合城市定位和城市氣質、凸顯城市調性的夜間旅遊產品,最終形成獨具特色的夜間旅遊,以配合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定位,推進本澳經濟適度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