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內地首季出入境逾億四人次
  • 央行原副行長范一飛一審認罪
  • 我國成功從美追索38文物
  • 數字技術為中外文物展注活力
  • 俄導彈襲烏18人死
  • 歐盟加緊制裁伊朗
  • 美媒:拜登施壓巴總統被拒
  • 中方籲立即實現加沙停火
  • 外媒:美同意以進攻拉法
  • 伊朗準備應對任何襲擊
  • 印尼總統佐科晤王毅
  • 華再促菲重信守諾
  • 王毅:遵守國際法美沒有“特權”
  • 印尼當選總統:中國是好朋友
  • 王毅:加快推進南海磋商
  • 桃園連續三天停電當局挨轟
  • 水浸街
  • 兩岸同胞共拜人文始祖
  • 延役之哀
  • 台軍P-3C疑誤射小牛導彈

滬台生交流現新話題

2019-07-15 06:35


    滬台生交流現新話題

    “紙巾、乾垃圾,不管多濕它都是乾垃圾;瓜子皮、濕垃圾,不管多乾它都是濕垃圾。”——這首《上海灘之垃圾風雲》成為近日“情繫青春——兩岸青年申城行”活動的“團歌”。

    比較垃圾分類

    滬上當前展開的垃圾分類引起來自台灣各高校參訪學生的興趣。一周行程接近尾聲,每當遇上扔垃圾的“難題”,團裡的兩岸年輕人便會展開一番關於垃圾屬性的討論。

    “相較於上海將垃圾分為四類,台灣的垃圾分類沒這麼細,生活垃圾主要分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第一次來上海的中正大學學生徐子翔介紹,如果更為仔細,垃圾回收還被分為鐵鋁罐、塑膠、紙類等。

    到過台灣的遊客也許看過如下場景,傍晚時,伴隨音樂《致愛麗絲》響起,垃圾車緩緩經過各小區門口,居民或步行、或騎車而出,將分好類的垃圾袋及紙盒扔進車內。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全台多地陸續實行“垃圾不落地”政策以來,同生活息息相關的垃圾分類與台灣人相伴了二十年。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路睿琦向台生介紹,現在,上海市內許多垃圾桶旁會有專人負責指導垃圾投放,校園宿舍的垃圾處理不達標會被宿管阿姨勒令重新分類。自這一政策施行以來,周遭同學最直接的體會是“不太習慣”。但網絡上幫助認清分類標識的視頻、歌曲風靡,也讓習慣的養成增添許多樂趣。

    來自台灣中國科技大學的張沛晴回憶,上小學時,老師會在教室門口擺兩個籃子,監督學生把用過的紙張和飲料罐扔進其中一個,其餘垃圾扔進另一個。對於“○○後”的台灣年輕人來說,及時處理垃圾已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徐子翔認為,台灣土地面積小,處理垃圾的壓力更為迫切。大陸現在由上海開始推動垃圾分類為時不晚。“當然,了解一樣東西由哪些部分組成、該投入甚麼垃圾,這確實需要相當長時間來適應”。

    體驗移動支付

    十四日是交流團分組自由活動時間,行程均由團員自行決定,前提是體驗“一日無現金玩轉上海”。

    來自台東的邱心於過去在參加兩岸交流活動時曾註冊支付寶賬號,但從未使用過。當天上午,搭地鐵、逛豫園、買紀念品、吃中飯,她一次次通過指紋掃描點開二維碼,完成付款。

    “大陸同學告訴我,他們經常連續幾個月不用現金。”邱心於一邊感嘆在上海生活的便利,一邊也擔心消費體驗的便利會讓錢“花得更快”。她說,其實台灣很多消費場所也在提倡使用移動支付,但人們的接受程度還有待提高,原因無非是“有現金才覺得安心”的慣性思維。

    來自台灣長榮大學的汪瑋琪同樣期待能更快迎來“無現金”生活。她說,許多人會擔心移動支付帶來資訊安全的問題。這需要有關部門加強監管,以免個人資料被洩漏,同時積極推動消費場景的便利化。

    (上海十四日電)

    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