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美四月採購經理人指數回落
  • 亞洲貨幣偏弱 人幣壓力漸增
  • 建築工程界赴黔考察發展趨勢
  • 港股三連升 破年內小三頂
  • 樂高特展 展1:1賽車模型
  • 銀河櫻花文化節 豐富多元體驗
  • 格蘭莫雷借澳平台入內地
  • 澳民航4挑戰 15建議破發展瓶頸
  • 下調充電費 無助電動車銷情
  • 數字藝術展 打造一展雙城標桿展
  • 首季賭稅近220億
  • 銀行公會CE-CPLP做好中葡金服平台
  • 賭收谷底反彈 六博企去年賺184億
  • (一家之言)創設基礎條件 吸引國際客
  • 商務部:強烈反對
  • (社論)中國經濟保持穩中向好
  • 特:TikTok被禁拜登負全責
  • 習近平冀渝高質量發展
  • 中方:強盜行為
  • (西窗小語)二○三○年世界經濟中心在非洲?

(一家之言)聯手灣區拓展國際客

2019-07-23 06:35

    聯手灣區拓展國際客

    澳門連月來旅客量持續高位,上半年客流已突破兩千萬,暑假檔期表現可期。按此走勢,全年有望飆上四千萬大關。客量不缺,如何引發深度旅遊成為考驗。

    港珠澳大橋開通後,推升訪澳客量,但來去匆匆,不過夜者佔多數,旅遊業含金量打了折扣。大半年過去,這種蜻蜓點水的旅遊模式不僅沒有退減,甚至可能成為“新常態”。“大橋遊”固然是引客賣點,又因對外交通的便利性,逐步改變了很多人對跨城活動的觀念。

    如今越來越多港人,因大橋相宜的交通費用,大大提升了來澳意慾,可能為一場演奏會、一餐美食,說來便來,說走就走,已不把來澳視為外遊。甚至大灣區旅客經過長年累月的自由行模式,“一小時生活圈”概念早已形成,現在更因交通網絡對接,來澳購物覓食是生活一部分。

    上半年統計數據,大灣區旅客約九百萬人次,佔總客量逾四成。當大灣區融合繼續深化,人員流動更自由,區內短暫停留的機會將會大大提升,故不過夜客量增加的趨勢,短期難以逆轉。當旅客以短程遊澳常態化,旅遊產品應予配合。

    如今政府與業界探索夜間旅遊,是否要有固定的夜市,抑或把現有的活動有序分佈於不同月份舉行,讓每月保持有不同特色的夜間活動提供選擇,有助強化居民及旅客對夜間活動的印象,相比置設長期的夜市,或許更符合現實環境及人資問題。

    夜間活動有助提升經常來澳旅客的吸引力,但對外要開拓新客源,發展國際旅客是打造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必由之路。如今借助大橋開通,國際旅客更易來澳,但要有效吸引國際客源,關鍵仍是旅遊吸引力。

    澳門近年積極拓展非博彩娛樂,但旅遊資源尚不算豐富,要吸引國際旅客眼球,必須發揮灣區城市各自的旅遊優勢。受惠於廣東省內持續完善的交通網絡,對國際旅客計劃行程提供便利性。倘若推出具創意的旅遊產品,聯手吸引國際客,可事半功倍。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