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西窗小語)二○三○年世界經濟中心在非洲?
  • (陰天快樂)孩子 你是個重要的人
  • (言之有爾)石頭之思
  • (尋樂人生)多情阿莎百草製藥濟眾生
  • (筆雯集)閻羅王眼中的官
  • (閒作筆潭)限食令
  • (幸福魔法)想笑就笑 想哭就哭
  • (樹洞的聲音)有一種巧合很浪漫
  • (史海拾趣)“竹林七怪”
  • 大麻毒品猖獗
  • 傅崐萁:恢復交流責無旁貸
  • 台上班族幸福感五年新低
  • 陸艦喊話台艦注意位置
  • 宋濤冀兩岸聚力壯民族經濟
  • 花蓮一夜百震四建築倒塌
  • 澳中銀獲地區最佳人幣銀行獎
  • 企業家大會70場商配 簽約15項
  • 澳數據化金融服務 賦能中葡經貿
  • 中葡基金6億投資 綠色項目佔60%
  • 商務部:澳續發揮中葡聯繫人作用

世遺過度旅遊 客流分佈待平衡

2019-09-03 06:35

    世遺過度旅遊   客流分佈待平衡

    【中新社敦煌二日電】美國蓋蒂保護研究所項目專家內維爾 · 阿根紐(Neville Agnew)在敦煌指出,近年來,中國各地遊客對世界遺產地“必須看”的心態導致旅遊業增長,許多其他重要遺產點由於缺乏遊客而苦惱不已,“旅遊人數在增加,但去的地方並未增加”。

    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與旅遊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其間在甘肅敦煌舉行。內維爾 · 阿根紐表示,大量遊客湧入世界遺址“過度旅遊”在全球是普遍存在的。中國政府已採取相關措施解決自然和文化遺產可支持利用方面的問題,並在八達嶺長城、故宮博物院、布達拉宮、梵淨山等世界遺產中得到實際運用。但關於遺產如何確定遊客量,以及如何建立指標的指導卻依舊很少。

    遺址缺旅客鼓勵旅遊

    內維爾 · 阿根紐建議,遊客承載量的確定應有嚴格系統的研究方法,來判別過量遊客帶來的危害及遊客體驗的影響,這需要用數據證明過度開放造成的損害;還可考慮在缺乏遊客的遺址鼓勵發展旅遊業,從而更好地平衡遺產點之間的遊客分佈。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認為,中國是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之一,經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遺產保護工作正從最初的搶救性保護逐漸向預防性保護過度。敦煌莫高窟和明清故宮秉承相同的預防性保護理念,該體系為實現世界文化遺產地預防性保護管理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今年暑期,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客流量頻繁逼近承載極限,儘管有啟動數年的旅遊開放新模式來平衡激增遊客與保護之間的矛盾,但短時“客流扎堆”仍威脅着這處古老遺址的安全。類似這樣的困境,在眾多世界遺產地並非孤例。

    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揚部部長李萍稱,莫高窟八月接待約50萬人次客流,這意味着莫高窟全年接待遊客量的約四分之一都集聚於一個月內像“洪峰”一樣湧來。除敦煌傳統旅遊旺季七八九三個月,可想而知一年裡的“兩頭”時間,這裡“一點也不擁擠”。

    錯峰出遊均匀接待力

    敦煌研究院副院長蘇伯民說,並非外界想像的那樣,莫高窟一個月的旅遊爆棚現象而涵蓋“似乎全年都這樣”的錯覺。冬天莫高窟遊客非常少,該院有大量時間和接待能力,來滿足不同遊客的參觀需求,希望有更多遊客能選擇“錯峰出遊”,均匀分佈在一年四季。

    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認為,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乃至多個民族文化發展的見證,因而是人們學習、觀摩和傳承發揚的重要依據,也是發展旅遊等產業的有利條件。由於歷史悠久,文化遺產往往需要加以保護。如何既保護好遺產,又最大限度發揮其教育和社會作用,這是很多文化遺產地面臨的問題。

    甘肅省副省長張世珍表示,當前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同樣面臨一系列來自經濟建設、旅遊發展等帶有國際普遍性的挑戰,實現世界文化遺產可持續發展和永續利用成為現階段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任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