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政府明年十二月連休六天
  • 明起持葡星護照者可自助通關
  • 南灣終院大樓地庫完工
  • 一九五轉二六○職程報考
  • 海關搗北區水貨店帶查兩人
  • 重建在即
  • 祐漢七樓群業主冀晰重建費用
  • “撤辣”今立會一般性表決
  • 教局籲青少年遵紀守法
  • 車行男職員借戶收贓就逮
  • 四小學生涉欺凌長者法辦
  • 社工籲家校社會共防青少犯罪
  • 科大展畢業生逾五百藝術作品
  • 高校知識賽探討歐盟事務
  • 藥局籲勿用一摻西藥產品
  • 澳基會交流資助下月次輪申請
  • 今多雲驟雨
  • 新聞特搜
  • 市署關注匈牙利H5N1疫情
  • 一女子染退伍軍人症

澳首顆科學衛星徵名

2019-10-10 06:35




    明年擇機發射    科大重點實驗室承辦

    澳首顆科學衛星徵名

    【本報消息】澳門首顆科學衛星項目即日起向社會各界徵名。據項目組透露,衛星計劃明年擇機發射,現誠邀各界為澳門首顆科學衛星命名,共同分享澳門科學發展的喜悅,並提升大眾關注澳門科學發展。

    項目由特區政府、中聯辦和國家航天局合辦,澳門科技大學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承辦,獲澳門基金會和中國航天基金會大力支持。啟動儀式昨日上午十時在科技大學圖書館大樓禮堂舉行。特區政府代表、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中聯辦秘書長王新東、國家航天局副局長田玉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侯增謙、科技大學校監廖澤雲,特區政府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工作委員會創新、科技及智慧城市發展專責組召集人、特首辦顧問黎宇明,高教局代局長曾冠雄、科技發展基金行政委員鄭冠偉、科技大學校長劉良等主禮。

    中聯辦經濟部副部長徐俊、外交公署公共外交和新聞部主任鄭新友、國家航天局副司長余琦、西北工業大學副校長何國強、社文司司長辦主任葉炳權、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崔世昌、行政會委員黃如楷、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副秘書長黃棣樂、教青局代表江毅等亦出席。

    年底完成樣機製造

    該衛星為澳門首顆科學衛星,將是世界上第一顆、也是迄今為止唯一利用近赤道軌道監測赤道附近南大西洋異常區地磁場與空間環境的科學探測衛星。項目由科大與內地及外國多家機構聯合開展研製及相關科學研究。澳門科大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可可任首席科學家。

    劉良致詞說,科大管理層對該項目非常重視,投入大量精力,組織科學家團隊和行政團隊負責最初項目申請、組織評審和方案審查,組織內地及外國科學和工程團隊攻克科學工程的重要問題。未來將陸續開展相關科學研究工作,今年底完成衛星樣機的製造並開展測試。明年擇機發射後將圍繞衛星數據開展持續的科學分析研究工作。將利用此科學平台,向澳門青少年開展系列科學普及工作。

    衛星研製發揮優勢

    譚俊榮感謝稱,在雙慶時刻,國家以發射一顆專屬的衛星作為大禮贈送澳門,既是對回歸以來具有澳門特色“一國兩制”取得光輝成就的充分肯定,也表達國家對澳門未來科創發展的期盼與祝福。相信此項目是推動澳門科技發展的一個新契機,特區政府定全力支持,認真組織落實,在大灣區乃至國家發展中作出新的貢獻。

    王新東稱,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提出建設具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創中心的戰略定位,強調推動澳門融入國家創新體系,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創走廊建設,共建大灣區國際化創新平台,這為澳門科創發展指明了方向。

    田玉龍稱,澳門科學衛星是“一國兩制”優勢在澳門的又一次生動實踐。衛星研製將充分發揮澳門科技界在基礎研究、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體制機制等方面優勢和特色,依託澳門科研機構參與月球和深空探測工程、行星與月球科學國家實驗室運行等方面積累的科研成果,表達澳門高校和科研機構積極融入創新驅動和建設科技強國戰略的決心和信心,對建設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每人一次提交命名

    即日起至本月卅一日,居民、澳門在讀學生、在澳工作外僱均可參加,每人限參加一次,可登入澳門科學衛星項目官方網站(www.msp2019.org)瀏覽詳情,提交創意命名,即有機會獲獎。結果於十二月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