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黃潔貞倡提高涉未成年人性犯罪刑罰
  • 1-2月錄83釣魚短訊騙案失155萬
  • 賀一誠:續破解社會深層次矛盾
  • 【MIECF】展商冀拓展中葡及大灣區市場
  • 【MIECF】機電工程師學會展出綠色技術
  • 【MIECF】本澳公司推免裝充電樁減申請手續
  • 市政署:日均2千7生鮮雞供澳
  • 三人籃球亞洲盃:澳門女子隊資格賽兩戰全敗出局
  • 珠海料大橋口岸明後日現入境高峰
  • 旅局料復活節旅客增 多舉措拓客
  • 龍環葡韻濕地錄得7隻黑面琵鷺覓食
  • 解放軍駐港部隊組織聯合巡邏
  • 當局料假期港珠澳出入境繁忙籲錯峰
  • 環保局稱本澳基本完全使用天然氣發電
  • 公職局辦全國兩會精神傳達會
  • 邁阿密網球大師賽:麥維迪夫打入四強將會對辛拿
  • 日本四人服食小林製藥稱含紅麴保健品死亡
  • 綠色債券在澳上市規模1088億元
  • 復活清明假期澳車北上額滿 當局籲錯峰出行
  • 2月跨境汽車流量逾63萬車次增28% 澳車北上佔17%按年增加3.2倍

澳門回歸二十周年紀念系列專題衛生局

2019-11-07 06:30
「人總會生病,要看醫生」,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識,因此每個一個政府對醫療體系都十分看重,特區政府也不例外,衛生局自回歸來一直服務市民,直至今日是,衛生局所建立的醫療體系已經相對完善。
澳門開埠後很久的一段時間內,醫療體系可謂稱的上十分惡劣。在16世紀初,澳門才建立第一間歐洲式醫院,再到19世紀,澳門設有三間葡萄牙人的醫院,分別為仁慈堂醫院(後被稱為「白馬行醫院」)、瘋堂醫院和軍人醫院。其後,澳門的華人社團自發進行各種社會救濟活動,1868年同善堂慈善會成立,1872年第一所華人醫院「鏡湖醫院」創立。
而澳門醫療系統真正進入現代化,是在1979年澳葡政府通過第4/79/M號法令設立澳門衛生司以取代衛生救濟廳,同時為相應世界衛生組織《阿拉木圖聲明》中建議「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目標,澳門政府在1984年的施政方針中決定建立一個綜合性的醫療衛生系統,由仁伯爵綜合醫院(山頂醫院)與初級衛生保健統一合併組成新的衛生體系,並決定再次重建醫院,開始設立衛生中心及衛生站。仁伯爵綜合醫院正式成為政府醫療體系中的最重要組成部分。
在回歸後,澳門衛生司改名為衛生局,由仁伯爵綜合醫院、捐血中心、公共衛生化驗所、藥物事務廳及各區衛生中心等部門組成。其後,又因應社會和衛生發展的需要,分別增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預防及控制吸煙辦公室等新部門,不斷優化及完善醫療衛生服務,以保障居民及旅客的健康為目標。
進入21世紀,衛生局因應傳染病的挑戰,鞏固和加強公共衛生的防控措施,不斷擴展和優化本澳的醫療服務及設施,提倡「預防優先,妥善醫療」的衛生理念,現時仁伯爵綜合醫院共有99個專科門診服務,為市民提供住院、門診、急診、手術、深切治療及各項專科治療服務,其服務水平於2012年及2016年亦獲得澳洲醫療服務標準委員會(ACHS)評審認可。
本澳現時合共設有8間衛生中心及3間衛生站,為居民提供全面的基層醫療服務,而此保建網絡系統亦被世界衛生組織評定為典範。繼2014年衛生中心取得ACHS認證後,2017年亦再次通過認證覆審,顯示服務水平達國際認可標準。此外,衛生局還着力推進在檢驗檢疫、控煙執法、藥品監督管理、中醫藥發展、醫學培訓等範疇的工作。
據衛生局統計,截至2018年底,衛生局共有4,357名員工,其中醫生有616人,護士有1,249人。仁伯爵綜合醫院共有910張病床,急診服務量達30.8萬人次,門診達43.6萬人次,住院達2.2萬人次,衛生中心門診達86.0萬人次。
196_01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