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美四月採購經理人指數回落
  • 亞洲貨幣偏弱 人幣壓力漸增
  • 建築工程界赴黔考察發展趨勢
  • 港股三連升 破年內小三頂
  • 樂高特展 展1:1賽車模型
  • 銀河櫻花文化節 豐富多元體驗
  • 格蘭莫雷借澳平台入內地
  • 澳民航4挑戰 15建議破發展瓶頸
  • 下調充電費 無助電動車銷情
  • 數字藝術展 打造一展雙城標桿展
  • 首季賭稅近220億
  • 銀行公會CE-CPLP做好中葡金服平台
  • 賭收谷底反彈 六博企去年賺184億
  • (一家之言)創設基礎條件 吸引國際客
  • 商務部:強烈反對
  • (社論)中國經濟保持穩中向好
  • 特:TikTok被禁拜登負全責
  • 習近平冀渝高質量發展
  • 中方:強盜行為
  • (西窗小語)二○三○年世界經濟中心在非洲?

內地信託業瘦身調整回歸本色

2019-12-04 06:35

    內地信託業瘦身調整回歸本色

    【中新社北京三日電】曾被監管層頻繁“點名”的中國信託行業,正逐漸回歸其應有面貌。面對近年來中國信託業,尤其房地產信託、通道業務過快增長帶來的隱患,金融管理部門聯手為其“刹車”。央行會同相關方面不斷完善資管業務標準規制,防範化解影子銀行風險;銀保監會對部分房地產信託業務增速過快、增量過大的信託公司開展約談警示。

    資產規模降百分二

    在此背景下,信託業資產規模持續“瘦身”,結構調整穩步推進。中國信託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末,信託資產規模為21.9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較上季末下降2.39%。其中,主動管理業務規模佔比達47%,較兩年前提升17個百分點。

    光大信託總裁閆桂軍表示,一系列跡象顯示,信託業逐步摒棄粗放式發展模式,回歸集約化發展之路:一方面,行業脫虛向實趨勢明顯,投入實體經濟資金明顯上升;另一方面,去通道、降槓桿取得成效,各機構加大主動管理能力,支持國家經濟發展。

    從統計數據中不難看出,信託業資產管理規模收縮部分主要是存在監管套利等風險的通道業務,主動管理業務為主的信託公司受影響則相對較小。主動轉型、回歸服務實體經濟本源,在中國信託行業內正逐漸形成共識。

    民營信託佔逾七成

    以光大信託為例,截至九月底,其助力民營經濟的信託業務存量規模超過4,500億元,佔全部信託存量規模7成以上。其中,中小微企業業務規模佔近9成。另據統計,光大信託今年約85%的新增業務均支持工商企業、基礎設施,以及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棚戶區改造、保障房建設等業務。

    作為中國現代金融體系中的一支“輕騎兵”,信託在服務實體經濟,尤其民營、小微企業上確有其自身優勢。作為商業銀行的重要補充,信託具備靈活、反應迅速、風險偏好相對較高等特點,可快速響應實體經濟中長尾客戶融資需求,高效服務實體企業,在補充傳統金融薄弱環節中發揮重要作用。

    機制引導服務民企

    閆桂軍表示,信託業着眼新興產業的同時,也要以創新方式服務傳統產業。行業應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消費升級、住房金融、健康醫療、節能環保、先進裝備製造等領域發展,不斷延伸金融服務範圍,促使金融“血液”流到更深、更廣的實體經濟神經末梢。

    由於民營、小微企業客觀上具有公司治理結構不夠健全、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等特點,金融體系內部針對不同所有制融資主體確實存在區別對待現象。為此,官方年初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有關工作的通知》,從機制上引導金融更好地服務民營企業。

    對此,閆桂軍建議,在金融機構自身持續加大服務力度、回歸本源的同時,有關方面可考慮建立監管容錯或風險補償分擔機制,讓各類金融主體發揮其自身優勢,真正放下包袱,大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