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專題故事
  • 要聞
  • 體育
  • 娛樂
  • 產經
  • 即時新聞
  • 澳聞
  • 中國
  • 國際
  • 生活
新聞
  • 減價戰影響市場情緒 理想股價跌至一年新低
  • 中聯通首季純利多賺9% 增長放緩但股息具吸引力
  • 美國運通季績後抽高6% 股神投資今年來累升兩成
  • 台積電首季業績勝預期 惟次季指引保守惹憂慮
  • Meta更新自家AI大模型 將全面整合至社交平台
  • Netflix打擊共享成效見頂 擬不再公布每季用戶數量
  • 安踏首季銷售符預期 主力品牌維持正面增長
  • 大客Adidas銷售勝預期 申洲受惠前景看漲
  • 旅遊需求復蘇勢頭未止 攜程同程獲大行看好
  • 新秀麗潛在私有化出變數 收購方擬因估值高擱置計劃
  • 地緣局勢升級推高油價 石油股再受額外因素支持
  • 強生分拆後季績未及預期 醫藥部門表現失色
  • 內地客監管消息帶來衝擊 友邦股價見近七年新低
  • 高盛首季盈利增近三成 投行業務復蘇帶來支持
  • 華晨再派特別股息 大行料派息仍陸續有來
  • 周大福內地擴張步伐減慢 掀動市場負面反應
  • 莎莎上季港澳銷售倒退 拖累股價急跌一成
  • 招金急升五成後借機配股 市場回吐部分升幅
  • 迅銷中期純利多賺27.7% 惟績後股價有回吐
  • 摩通業績展望未及預期 績後股價罕現大幅度下挫

人行重申「房住不炒」 內房股跑輸大市

2020-03-06 12:02










2月份27個重點城市半數以上零供應,成交量環比下降幅度達到八成。
人民銀行表示,要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圖為人民銀行行長易綱。
在疫情相對較嚴重的寧波、重慶及武漢等城市,2月均為零成交。
人民銀行表示,不會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手段,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
恒大早前宣布減價促銷賣樓,以應對疫情衝擊。圖(中)為恒大主席許家印。

疫情對樓市的衝擊在2月份顯現,據克而瑞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月份受監測的27個重點城市,因疫情而影響樓盤開售,半數以上零供應,成交量環比下降幅度達到八成。樓市一片慘淡,各地政府不得不出手「救市」,有數據顯示,僅2月份就有超過60個城市發布了不同程度的樓市調控政策,市場亦猜測疫情下官方或會放鬆樓市以刺激經濟。但近期人民銀行表示,不會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手段,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文:胡夢然 圖:互聯網)

據克而瑞監測,2月份受監測的27個重點城市新增供應面積環比大幅下降92%,同比亦降85%。當中一線城市2月新增供應面積同環比分別下降了81%和86%,北上深均為零供應,新增供應主要集中在廣州,但廣州推盤表現依舊不如去年同期,同比下降44%。

另外,以往這個時期迎來「返鄉置業」高峰期的二三線城市,2月份新增供應跌幅則更兇,環比下降93%,同比下跌85%,半數以上城市零供應。

一線城市成交跌過半

2月份的成交亦如市場預期般冷清,是次監測的27個重點城市,整體成交環比降幅高達83%,同比下跌77%。其中,一線城市總成交環比下跌82%,同比下降73%。北上廣深四城均同環比齊跌,且多數跌幅都在50%以上,其中廣州的跌幅最為顯著,成交同環比跌幅均達到90%。

二三線城市總成交同環比分別下降了78%和84%。在疫情相對較嚴重的寧波、重慶及武漢等城市,2月均為零成交。

樓市「鬆綁」曇花一現

內地樓市過去兩年積極宣揚「房住不炒」,頻出辣招打壓樓市,但在疫情發生後,為應對困境,內地多個省市紛紛出台新政「救市」,特別是前日廣州放寬樓市限制,規定商服類項目(公寓、寫字樓及商鋪)不再限定銷售對象,允許賣給個人,被業內解讀為是一二線城市樓市開始「鬆綁」的信號。

但該條政策僅在政府官網出現一日後便悄然失蹤,昨日登陸廣州市政府網站,與新政相關內容已被刪除。無獨有偶,早前河南駐馬店率先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等多項「救市」措施,被外界解讀為三四線城市開始「放鬆」調控的信號,但後續駐馬店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員直接被河南省政府約談,強調要堅持「房住不炒」,落實主體責任,相關文件亦被刪除。

內房始終為疫情受累股

因官方再次強調「房住不炒」,頂層政策沒鬆動,市場期待落空,之前炒上的內房股升幅有所回落。有業內人士指,雖有個別城市因城施策推出放鬆措施,惟對內房股支持有限,因中央「房住不炒」基調仍沒有改變,這類政策只為穩定樓價,但不會刺激樓市,亦對全國布局的內房幫助不大。

至於股價走勢方面,該名人士認為現階段未敢有太大憧憬,因為內房始終為疫情受累股,要視乎疫情發展及大市氣氛的變化,建議投資者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