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麥斯獲選最佳進步球員
  • 祖傑入圍MVP三強
  • 澳門精武會早期交流活動
  • 獨行俠險勝拆快艇
  • 親子運動日下月動起來
  • 粵港澳醒獅賽周末以獅會友
  • 藍英92:88險勝加義之友
  • 龍獅運動薪火相傳
  • 祖記意盃率先晉決
  • 體壇快訊
  • 曼城無停“頓”空間
  • 維拉續約領隊安拿利
  • 曼城絕不“禮”讓
  • 阿仙奴五彈炸“車”
  • 澳六月辦世界中學生籃賽
  • 何賢盃高單論功行賞
  • 福建福青齊奏捷
  • 名宿獻技仍具吸引力
  • 迪祖高域五奪勞倫斯
  • 聖日門“連”莊在望

象棋推廣難冀扶持

2020-04-01 06:35








    象棋推廣難冀扶持

    中國象棋雖有上千年的歷史,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參與者的年齡層較一般運動項目闊,但本澳的象棋運動受到時代的衝擊,吸引力不足,仍面對青黃不接及推廣困難的問題,需由基層的幼苗入手,並希望政府扶持。

    本報記者  劉孟恆

    楚河漢界弈逾千年

    象棋與圍棋及國際象棋並列為世界三大棋類之一,歷史悠久。兵、卒、將、帥、象、士、車、馬、炮等卅二隻棋子,一條楚河漢界,就是今時今日大家認悉的象棋。民間相傳象棋始創於漢代的韓信,經歷唐、宋時期逐漸演變,成為現在的中國象棋,在南宋時漸普及至平民化,玩法流傳至今,沒有太大的變化。

    卅二隻棋子、兩個人已可上演一場鬥智鬥力的博弈,這類鬥智幾乎每天都在公園上演,說不定高手在民間。不過正如在公園所見,坊間參與象棋運動都是較年長一輩,亦反映象棋運動在澳門的現況;現今科技發達下,青少年“入行”並不多,亦令本澳推動象棋運動遇上一定困難。

    年長運動員撐場面

    象棋易學難精,需要有長時間歷練,積累經驗。不同於其他運動項目,不需太過講求體能、手腳運用的技術等,更重要是需要保持腦筋清醒。本澳較有經驗及實力都是較年長的運動員。曹岩磊近年曾多次為澳門贏得不少獎項,在象棋界薄有名氣,惜現時已離隊及離開澳門。李錦歡是澳門象棋隊的另一好手,曾是參加亞運會年紀最大的運動員之一。

    隊伍斷層青黃不接

    但隨着曹岩磊的離隊及李錦歡年紀漸長,澳門象棋總會理事長何敬麟坦承,目前代表隊出現斷層,遇上青黃不接的問題。他指雖近年在象棋的青少年培訓已略有起色,不過始終經驗等方面難與較年長的選手相比,差距仍較大,要填補具實力及水平參與競賽的人員空白,仍需一段時日。

    何敬麟認為,參與象棋運動其實對腦力發展很有幫助,很適合青少年學習,棋手在成長後投身社會工作,對作出一些決策亦有正面作用。他希望未來能培訓更多棋手接班,增加梯隊人數。

    場地易惟欠吸引力

    不像本澳其他運動項目,象棋不需面對場地不足的問題,何敬麟坦言發展及推廣的最大問題是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不夠:“以前生活簡單,沒有太多娛樂,三兩個圍埋下棋已是一種娛樂。現在時代進步,科技及資訊發達,還有網上世界,青少年的選擇太多。象棋作為傳統的文化,對青少年相對缺乏吸引力,要吸納新血並不容易。”

    何敬麟透露,爭取將棋類運動變成以智力運動去推廣,並曾與體育局及教青局商討,獲得正面回覆;之前亦曾計劃舉辦智力運動會,惜因多種原因而未能成事。他指在疫情過後,希望能再嘗試舉辦智力運動會,藉此加強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