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以軍稱炸死卡桑旅副指揮官
  • 以召回停火談判代表團
  • 華:公平正義應得到伸張
  • 巴人爭搶空投食品十八死
  • 習:“脫鈎斷鏈”無出路
  • 俄:西方和烏涉音樂廳恐襲
  • 中美副外長通電話
  • 斯方毫不含糊恪守“一中”
  • 習:中國發展前景光明
  • 美教授:我一直是您讀者
  • 雲海三號○二星成功發射
  • 京辦金庸百年誕辰紀念座談會
  • (社論)中瑙復交譜真實親誠新篇章
  • 海外華媒聚焦樂山彝族新家園
  • 美網民諷拜登基建法案
  • 西藏主席:世界屋脊翻新章
  • 紅麴是甚麼?
  • 美巴爾的摩塌橋推定六死
  • 日緊急清查逾六千食品
  • 日高官:問題很嚴重

歐俄火星任務推遲

2020-06-02 06:35

    歐俄火星任務推遲

    今年是火星探測活動的窗口期。繼歐洲與俄羅斯合作的ExoMars火星漫遊車宣佈推遲發射後,目前還剩美國的“毅力號”火星車、阿聯酋的“希望”火星探測器與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仍堅持今年發射。

    難點在恐怖七分鐘

    全國政協委員、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主任包為民在今年“兩會”期間曾介紹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

    任務計劃通過實施一次發射,實現多個工程目標,包括火星環繞和着陸巡視,開展火星全球性和綜合性探測,並對火星表面重點地區進行精細巡視勘查。任務設定了五大科學目標,主要涉及空間環境、形貌特徵、表層結構等研究。

    為了實現這些科學目標,火星探測器被設計成環繞器和着巡組合體兩部分。任務中,着巡組合體將在火星表面軟著陸,並釋放巡視器火星車,在火星表面探測;環繞器繞火星飛行,為任務提供中繼通信服務,並伺機進行環繞探測。

    該任務共搭載十三種有效載荷,其中環繞器七種、火星車六種。

    “火星探測最大的難點在於‘恐怖七分鐘’。再入、下降與着陸過程中,要在七分鐘內將探測器的時速從兩萬千米降低到零。”包為民表示。

    航天強國重要標誌

    全國政協委員、航天科技集團五院黨委書記趙小津也對媒體表示,進入、下降、着陸過程很短,但那是最兇險也最激動人心的時刻。

    趙小津表示,火星探測是航天強國的重要標誌之一,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成功實施可進一步縮短我國與美國、俄羅斯、歐洲在深空探測技術方面的差距,提升我國空間探測器的研製水平,推動我國在行星探測和基礎科學研究方面全面發展,使我國躋身國際空間探測領域先進行列。

    “這次火星探測任務沒有簡單重複其他國家火星探測的老路,起點設置很高,體現了我國航天技術的發展水平,以及航天工程技術人員的自信。”趙小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