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永利中小企合作回收撲克牌
  • 熵創科技發佈電動車充電機器人
  • 近期日本經濟復甦情況
  • 美聯儲局三月議息會議點評
  • 英皇料酒店娛樂場業務復疫前
  • 盛世MIECF展示多個平台系統
  • 論壇促灣區打造光伏應用城市群
  • 居民失業率2.8%橫行 就業不足1.3%
  • 機電工程師學會雙碳園區開幕
  • 發改委:五工作推動綠色轉型
  • (一家之言)鼓勵綠色經濟開拓新路
  • 展商借環保展平台拓市場
  • 環保展開幕 首天促43簽約
  • 新濠去年經調整EBITDA 75.1億
  • 靜候美聯儲局減息時點
  • 加息道路未明 日圓震蕩
  • 深合區首批六澳青雙創基地授牌
  • 美高梅保利文化慈善拍賣 推動藝文
  • 機場專營公司去年轉賺2.2億
  • 再有10企獲科企認證資格

海南自貿港建設 灣區挑戰機遇並存

2020-06-07 06:35




    海南自貿港建設   灣區挑戰機遇並存

    二○年六月一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正式公佈。目標是在海南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高水準、高標準自由貿易港,引領更高層次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發展。這次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開放力度非常大,新政策要點很多,提出貿易自由便利、投資自由便利、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人員進出自由便利、運輸來往自由便利,和資料安全有序流動的制度安排,均屬重大創新之舉。

    當前,由於美國挑起貿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全球貿易活動持續大幅下滑,世界經濟出現衰退跡象。在面臨“逆全球化”聲音和全球產業鏈大幅調整情況下,中央政府提出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戰略,是向世界傳達明確訊息: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幻,中國繼續堅持對外開放的國策,以開放、合作、共贏胸懷謀劃發展,加大推動建設全方位和高層次開放型經濟的決心。這也彰顯中國的制度自信、經濟自信,更標誌着中國參與世界經濟與治理能力不斷提升,對促進世界經濟復甦和中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加快接軌世界經濟

    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總體方案發佈後,坊間有些議論針對海南未來是否取代香港經濟地位。中央出發點絕不會是用海南取代香港或其他城市和地區。國家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 是為推動更合理對外開放佈局,充分發揮海南地域資源潛能,加快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對接。如同大灣區建設、長三角地區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以及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等,都是國家經濟建設戰略的重要組成,不存在互相替代的問題。這些區域相互協同發展,發揮自身優勢,良性競爭,互為補充,正是加快中國經濟轉型和高質量持續增長的推動力。

    《方案》提出很多對外開放政策突破和制度創新,值得肯定。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同樣具有現實指導意義。從大灣區自身條件看,無論是基礎設施、產業結構或經濟實力,已相對成熟。目前比海南具有更大優勢。尤其已具備多年形成以及和國際市場直接對接的香港和澳門兩個自由貿易港和獨立關稅區。

    在國家確定加大對外開放,全面融入世界經濟的發展戰略下,大灣區更有條件,也應發揮自身優勢,積極研究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制度創新,取長補短,進一步落實大灣區建設規劃綱要。創造新經濟增長極,拉動中國經濟全面復甦,助力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

    灣區發揮支撐作用

    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各有優勢和特點,挑戰與機遇時刻並存。海南自由貿易港覆蓋全島,需要有足夠強大腹地支撐。特別是疫情過後,要穩住國內和國際產業鏈和供應鏈,逐步全面恢復經濟。這時就更需要粵港澳大灣區與海南自由貿易港深入對接、聯動,形成優勢互補。如完善產業鏈和供應鏈,粵港澳大灣區有很多優勢和資源,它是中國高端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金融業和高新科技企業的重要集中地,可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提供支撐和加速作用。

    粵港澳大灣區優勢包括相對良好的基礎設施、人才、制度、市場及其他軟硬體條件,完整及發達的產業鏈,資金儲備充沛、經濟實力強大,且與國際市場基本接軌。所以大灣區有條件,也應積極配合及推動國家發展規劃,盡快建成推動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雙向交流與全面合作示範區。

    擬建國際購物中心

    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各個城市,需要抓住機遇,利用各自優勢,發揮示範引導作用。受前段香港風波及疫情影響,大灣區建設發展步伐目前處於停滯。但這一局面將很快發生變化。特別是,澳門應更主動承擔責任,根據國家賦予重要發展目標,發揮澳門所長,積極推動大灣區融合發展,服務國家所需。

    中央提出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戰略,對澳門也帶來挑戰和機遇。海南自由貿易港的部分功能和澳門的現有功能將有重疊。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免稅及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令海南有望建設成國際購物中心。這意味着內地巨大的消費購買力將向海南轉移,將帶動其旅遊業長足發展。這對澳門旅遊業將有一定直接衝擊。雖然海南自由貿易港不涉及博彩行業,對澳門博彩業不構成直接衝擊。但經過此次疫情,澳門經濟產業單一或對博彩行業的高度依賴的風險和弊端也充分顯露出來。澳門需要認真謀劃和加快產業多元化轉型。

    可拓現代金融服務

    澳門要做大旅遊休閒產業,必需進行旅遊產品創新,開發更多文化創意旅遊項目和會展度假項目,大幅度提升服務質量,提高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澳門應積極向大灣區拓展旅遊休閒產業和服務。利用好與內地和國際旅遊市場的銜接,開拓更多旅遊資源和旅遊市場,真正建成世界級旅遊休閒中心。

    海南自由貿易港還被賦予發展現代金融、現代服務業和科技創新產業的發展目標。相對而言,澳門在這些方面已有一定基礎設施,發展條件良好,完全可加快發展。澳門金融業歷史悠久,比鄰香港和深圳等大灣區內金融中心,又有獨立關稅、資金自由流動、監管法律健全、簡單低稅賦等優勢,可積極發展現代金融服務產業。在跨境貿易、融資租賃、債券發行、數字貨幣、綠色金融和證券交易的方面開拓試行,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

    科學技術創新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力。自由貿易港建設和現代產業發展,需大量高層次人才和科技創新支撐。相對海南而言,澳門在回歸以來,加大對高等教育和科技研究的資源投入,已打下較好基礎。

    制定引才綠色政策

    在大灣區建設中,澳門科技創新具有很大成長空間。尤其是在珠江西岸,澳門高等教育水準和科研力量處領先地位,有條件從更高戰略層面進行規劃,打造成為珠江西岸重要高等教育和科技創新中心,積極響應“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助力大灣區建設。特別是,在目前中美關係緊張、香港風波及疫情影響下,很多海外學者和國際科技人才選擇回到中國發展,澳門將是回流一個重點選擇。

    澳門應利用自身優勢,加速制定高端人才來澳留澳綠色通道政策,提供完善便利生活配套設施,吸引更多高端人才,以服務澳門乃至大灣區發展需要。澳門還可與海南自貿港就人才交流及人才培養作深度合作,為海南自由貿易港旅遊業、現代金融與服務業等相關領域發展提供培訓、諮詢等服務。

    海南自由貿易港雖也有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但它無法取代港澳作為獨立關稅區的特殊地位與作用。澳門是公認的國際自由貿易港,獨立關稅區,享有優惠關稅待遇和低稅政策,人員、資金、貨物、和數據流通便利,在國際貿易活動中具有特殊地位,對中國進出口貿易亦有重要意義,特別是高新科技產品的輸入。

    強化中葡經貿平台

    近期美國已開始單方取消香港獨立關稅區地位,澳門的獨立關稅區將承擔更重要的使命。同時,澳門具有與葡語國家長期交流和經貿活動往來歷史,擁有廣闊海外網絡,海外華人華僑眾多,又有土生葡人與西方國家的人脈紐帶,可為加強中葡語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貿易合作起到積極橋樑作用。

    澳門制度完善,但地域及基礎設施是發展的局限。雖然澳門旅遊休閒設施完整,服務水準高,但受制於地域狹小,旅客承接能力有限。因此,澳門產業轉型和經濟適度多元化需要加強區域內的合作,尤其是與鄰近的珠海市和橫琴自貿區深度合作。無論是澳門拓展旅遊休閒產業,或是發展現代金融,現代服務業或是高新科技產業,需要突破現有的地域面積局限,且也需要有更大市場腹地支持。

    拓橫琴深度合作區

    澳門政府、業界和居民必需充分把握中央把橫琴作為支持澳門發展平台的政策支持,積極與橫琴和珠海政府協商,做好發展策略規劃,爭取共同開發建設橫琴深度合作區,發揮澳門自由貿易港獨特優勢和作用,為澳門自身發展和大灣區建設作實質貢獻,助力國家深化改革和高水準對外合作戰略發展。

    面對時代發展和挑戰,澳門需要把握機遇,勇於創新,更好發揮自身特殊地位與作用,加快“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建設和產業適度多元化,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的聯動發展,推動與葡語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商貿活動, 協助中國企業、中國品牌和中國聲音“走出去”,助力打造世界命運共同體。

    澳門科技大學副校長兼商學院院長

    澳門創新發展研究會理事長  

    林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