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本澳新聞
  • 要聞
  • 兩岸觀察
  • 華澳人語
新聞
  • 選舉涉違規宣傳五宗 卅二人重簽代表法人
  • 南海伏季休漁結束 百多漁船出海作業
  • 菲婦感染登革熱危殆 今年第六宗輸入病例
  • 房屋局加緊為經屋做契 向青怡購者發出許可書
  • 檢院對9被告裁判的聲明
  • 特首晤南部戰區政委魏亮
  • 經局講解青創援助申請條件
  • 陸澳全力追查電騙 司警絕非坐以待斃
  • 新批發市場快將運作
  • 非漢瘧疾今年首傳入
  • 負責任博彩認識度調查將開始
  • 港男涉爆竊女友疑作假證詞
  • 問題利賓納回收擴大
  • 史文工作委員會開會
  • 世旅經論壇興義舉行推介晚宴
  • 井岡山幹部教育學院 澳同學會成立弘揚愛國
  • 宋碧琪重申繼續為民喉舌
  • e行卡•澳門通首發
  • 施家倫建議炒庸官還富於民
  • 陳明金盼來屆立會積極 完善公共利益民生法案

澳門打出抗疫“組合拳”

2020-06-08 03:42
  全國政協常委、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馬有禮認為,澳門第二輪經援措施涵蓋對象更廣泛,覆蓋更多中低收入者、自由職業者,資源投放更具針對性,尤其減輕了中小微企業經濟壓力,是經深思熟慮和權衡輕重後的合適做法,把錢用在了刀刃上,起到了穩定社會、安定人心的作用。
  照顧中低收入者
  澳門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長李偉農表示,第二輪經援措施是特區政府分析最新形勢,參考內地、香港特區、新加坡、英國等地的政策措施,聆聽各方意見,凝聚社會智慧,因時制宜、因勢利導出招,著力解決當前困難。
  李偉農介紹,第二輪經援措施是首輪措施的補充及深化,由6個計畫構成,惠及不同層面,包括本地雇員、企業、自由職業者和澳門居民等。政府盡最大努力紓解民困、增強社會信心、團結穩定社會,達至“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的目標。
  具體而言,合資格的本地雇員,可獲發一次性1.5萬元的援助款項;自由職業者包括街市攤位承租人、小販持牌人、三輪車持牌人、租車的的士司機則可獲發放一次性1萬元援助款項,並可就銀行貸款提供利息補貼;企業可按雇員人數獲發放一次性的1.5萬元至20萬元援助款項,但金融、社會福利、高教、博彩、公共交通和水電氣不屬援助範圍。“帶津培訓”的涵蓋面,由本地失業人士擴大至本地在職人士;另外,將於今年8至12月向全澳居民再增發一次消費補貼(電子消費卡)5000元,連同第一期共發放8000元。
  李偉農指出,兩輪經濟援助的總額為525.5億元,相當於澳門2019年本地生產總值的12%,但百億抗疫援助專項基金向雇員發放援助的對象不包括政府公務員及高薪雇員(月薪6萬元或以上、年收入超過72萬元),這部分人數約5萬人。
  加快企業轉型升級
  疫情衝擊,給抗風險能力弱的中小微企業帶來兩難。既要盡社會責任,照顧雇員飯碗,又要直面“冇生意,糧照出”的經營困境,努力在兩者之間找平衡,實在相當辛苦。
  不過,馬有禮指出,經援措施只能給予短暫幫助,企業自身也需在危中尋機。他希望特區政府接下來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審時度勢幫扶中小微企保就業,另一方面著力盤活經濟,引導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加快經濟復蘇。
  這就是特區政府推出“帶津培訓”專案的初衷。李偉農稱,澳門土地面積限制了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但這次疫情帶來在適度多元方面實現突破的契機。他呼籲相關人士結合專業和個人競爭能力,積極參加政府的帶津培訓,學習不同技能,讓自己開拓發展,相關的市場職位足夠。他提到,特區政府此前有136億元投資在261大型基建專案上,這些工程將逐步開展。
  同時,特區政府正籌備有關工作,希望將來澳門產業可利用橫琴的土地,加強兩地資金往來及產業交流,讓澳門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澳門社會民生促進會會長陳溥森也期望企業善於從眼前的危機中捕捉機遇,適時優化服務並轉型升級,調整發展策略穩住陣腳。
  文創產業界已率先行動。澳門文化產業委員會擬增加資源投放建設線上平臺,讓話劇、影視、展演、藝術作品展覽等線上播放,並推出電影、時裝設計等領域的在職短期培訓,支持拍攝宣傳澳門的短片,把文創打造成澳門品牌。
  針對青年創業,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行政總裁林家偉建議,疫情下,不同機構團體均開辦免費線上課程,涉及營商、市場、危機管理等,澳門創業青年可多關注,做好增值,及早在疫情後重新出發。
  共克時艱共創前路
  第二輪經援措施出臺後,澳門網友在社交平臺下踴躍留言。“今個疫情特區政府做得很好”“澳門真是一個幸福感很高的城市”“政府為市民著想,舒緩解決民生”,顯示澳門居民同心同德,有信心在政府提供支援的基礎上,團結自強,把困難逐步克服。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會長蕭志偉說,社會穩定、持續發展是全澳居民的共同心願,特區政府的紓困“組合拳”給社會帶來“及時雨”,為澳門社會儘快恢復秩序注入“強心針”,更體現政府與全澳居民在“疫”境中共渡難關的決心。他相信特區政府能夠凝聚人心,為疫情過後經濟社會迅速恢復奠定堅實基礎。
  蕭志偉認為,特區政府兩輪紓困措施經過深思熟慮後而推出的更為精准的支援措施。只要穩住了就業,就可以在經濟復蘇之時,拉動消費,讓一些被抑制和凍結起來的消費在最短時間內釋放,讓經濟運行重回正軌。然而疫情防控還未取得最後勝利,未來還需澳門居民在各自的崗位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在特區政府引領下,勠力同心,守望相助,砥礪前行,一起守護和建設美麗的家園。
  馬有禮也希望廣大居民和工商界要堅持“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抱有信心應對當前疫情。獲得政府援助的中小微企業和雇員,更要自強不息,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鬥志和拼勁,攜手努力共創前路。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04月10日   第 04 版)澳門打出抗疫“組合拳”
  全國政協常委、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馬有禮認為,澳門第二輪經援措施涵蓋對象更廣泛,覆蓋更多中低收入者、自由職業者,資源投放更具針對性,尤其減輕了中小微企業經濟壓力,是經深思熟慮和權衡輕重後的合適做法,把錢用在了刀刃上,起到了穩定社會、安定人心的作用。
  照顧中低收入者
  澳門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長李偉農表示,第二輪經援措施是特區政府分析最新形勢,參考內地、香港特區、新加坡、英國等地的政策措施,聆聽各方意見,凝聚社會智慧,因時制宜、因勢利導出招,著力解決當前困難。
  李偉農介紹,第二輪經援措施是首輪措施的補充及深化,由6個計畫構成,惠及不同層面,包括本地雇員、企業、自由職業者和澳門居民等。政府盡最大努力紓解民困、增強社會信心、團結穩定社會,達至“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的目標。
  具體而言,合資格的本地雇員,可獲發一次性1.5萬元的援助款項;自由職業者包括街市攤位承租人、小販持牌人、三輪車持牌人、租車的的士司機則可獲發放一次性1萬元援助款項,並可就銀行貸款提供利息補貼;企業可按雇員人數獲發放一次性的1.5萬元至20萬元援助款項,但金融、社會福利、高教、博彩、公共交通和水電氣不屬援助範圍。“帶津培訓”的涵蓋面,由本地失業人士擴大至本地在職人士;另外,將於今年8至12月向全澳居民再增發一次消費補貼(電子消費卡)5000元,連同第一期共發放8000元。
  李偉農指出,兩輪經濟援助的總額為525.5億元,相當於澳門2019年本地生產總值的12%,但百億抗疫援助專項基金向雇員發放援助的對象不包括政府公務員及高薪雇員(月薪6萬元或以上、年收入超過72萬元),這部分人數約5萬人。
  加快企業轉型升級
  疫情衝擊,給抗風險能力弱的中小微企業帶來兩難。既要盡社會責任,照顧雇員飯碗,又要直面“冇生意,糧照出”的經營困境,努力在兩者之間找平衡,實在相當辛苦。
  不過,馬有禮指出,經援措施只能給予短暫幫助,企業自身也需在危中尋機。他希望特區政府接下來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審時度勢幫扶中小微企保就業,另一方面著力盤活經濟,引導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加快經濟復蘇。
  這就是特區政府推出“帶津培訓”專案的初衷。李偉農稱,澳門土地面積限制了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但這次疫情帶來在適度多元方面實現突破的契機。他呼籲相關人士結合專業和個人競爭能力,積極參加政府的帶津培訓,學習不同技能,讓自己開拓發展,相關的市場職位足夠。他提到,特區政府此前有136億元投資在261大型基建專案上,這些工程將逐步開展。
  同時,特區政府正籌備有關工作,希望將來澳門產業可利用橫琴的土地,加強兩地資金往來及產業交流,讓澳門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澳門社會民生促進會會長陳溥森也期望企業善於從眼前的危機中捕捉機遇,適時優化服務並轉型升級,調整發展策略穩住陣腳。
  文創產業界已率先行動。澳門文化產業委員會擬增加資源投放建設線上平臺,讓話劇、影視、展演、藝術作品展覽等線上播放,並推出電影、時裝設計等領域的在職短期培訓,支持拍攝宣傳澳門的短片,把文創打造成澳門品牌。
  針對青年創業,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行政總裁林家偉建議,疫情下,不同機構團體均開辦免費線上課程,涉及營商、市場、危機管理等,澳門創業青年可多關注,做好增值,及早在疫情後重新出發。
  共克時艱共創前路
  第二輪經援措施出臺後,澳門網友在社交平臺下踴躍留言。“今個疫情特區政府做得很好”“澳門真是一個幸福感很高的城市”“政府為市民著想,舒緩解決民生”,顯示澳門居民同心同德,有信心在政府提供支援的基礎上,團結自強,把困難逐步克服。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會長蕭志偉說,社會穩定、持續發展是全澳居民的共同心願,特區政府的紓困“組合拳”給社會帶來“及時雨”,為澳門社會儘快恢復秩序注入“強心針”,更體現政府與全澳居民在“疫”境中共渡難關的決心。他相信特區政府能夠凝聚人心,為疫情過後經濟社會迅速恢復奠定堅實基礎。
  蕭志偉認為,特區政府兩輪紓困措施經過深思熟慮後而推出的更為精准的支援措施。只要穩住了就業,就可以在經濟復蘇之時,拉動消費,讓一些被抑制和凍結起來的消費在最短時間內釋放,讓經濟運行重回正軌。然而疫情防控還未取得最後勝利,未來還需澳門居民在各自的崗位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在特區政府引領下,勠力同心,守望相助,砥礪前行,一起守護和建設美麗的家園。
  馬有禮也希望廣大居民和工商界要堅持“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抱有信心應對當前疫情。獲得政府援助的中小微企業和雇員,更要自強不息,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鬥志和拼勁,攜手努力共創前路。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04月10日   第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