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際學校展學生視藝作品
  • 聖德蘭師生苦路祈禱
  • 理大赴葡國大馬推廣澳高教
  • 澳大研發程式助學生紓壓抗鬱
  • 粵華葡文月精彩紛呈
  • On One's High Horse——極度傲慢
  • 新華親子遊橫琴體驗蠔文化
  • 新華夜中學生探訪流浪狗
  • 六人獲頒科大榮譽博士
  • 菜農科普親子日培養科學興趣
  • 澳電三階段達雙碳目標
  • 葡企商會:鞏固中葡平台迎機遇
  • 今多雲驟雨
  • 澳蘇中學生交流營七月舉行
  • 復活節料驟雨增有雷暴
  • 宋碧琪促研限非入網校師生比
  • 旅遊業界學習兩會精神
  • 城大邀人大政協傳達兩會精神
  • 理大兩會分享會弘愛國愛澳
  • 全青澳委員分享兩會精神

市諮委關注舊區渠網設計

2020-07-08 06:35


    做好整體保修防水浸

    市諮委關注舊區渠網設計

    【本報消息】市政署正開展提督大馬路加建排洪雨水管道首階段工程。市諮委、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認為,該工程僅屬改善工程,而非解決新橋區水浸問題的關鍵工程,建議政府清晰交代渠網設計、保養維護及承受排水能力的指標,以客觀標準衡量處理水浸的成效。林宇滔表示,新橋區水浸並非單一問題,他以工務局去年出台“改善澳門半島排水系統”的研究為例。其中,分析○五年至一六年新橋及高士德區水浸成因,包括排水口擋水、下水道排水能力不足、集水井淤塞及下水道淤塞等問題。

    質疑雨季展工程

    今次市政署工程是有助改善排水,但若不做好渠網整體保養維修,新橋區水浸問題仍會零星出現。他不反對是次工程,但質疑為何在雨季才開展工程,完成工程已過雨季,難以檢視成效。

    林宇滔稱,新橋、高士德一帶有雨水泵房,只要雨水泵房運作正常、做好渠網清淤以及應對措施,理論上是不受天文大潮影響、不會出現水浸。對於光復街及新橋區一帶排水能力較弱,他認為原因是整體渠網維護不足,包括清渠、維修,甚至處理非法排污不力所致。

    林宇滔促請政府清晰交代渠網設計、保養維護及承受排水能力的指標,即每小時可承受多少毫米雨量的標準;又以“改善澳門半島排水系統”的研究為例,在歷年最大降雨中,平均一小時無超過一百毫米的雨量,而以兩小時計算,則最高約六十餘毫米的雨量。

    須抗百毫米雨量

    故他建議設計標準為一小時可承受一百毫米的雨量,令渠網興建、渠務清淤、維修保養,以至非法排污等都可根據相關標準處理,指出現時無排水能力標準,無法衡量及監督政府處理水浸的成效。對於社會擔心道路重複開挖的問題。林宇滔認為,至今仍未做好協調,可謂跨部門的“死症”,由於牽涉到不同部門、公用事業公司,應有部門做好整體規劃協調,去確保每一個公共事業規劃得到系統、有序落實,以及真正從規劃上,避免重複開挖才是關鍵問題。

    跨部門監督挖路

    他指,但目前不遵守兩年不重複開挖規定的挖路工程方,並無受到處罰,有關規定只是隔靴搔癢,促請政府一定要有強而有力的跨部門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