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團體到勞工局遞信 要求檢視政府外判商用大量外僱、「專才引進」政策
  • 今早清晨湖畔大廈火警 疑電線短路引致 150人須疏散
  • 巴士現性騷擾 嫌犯曾有前科
  • 昨晚上機場附近一女途人橫過馬路被撞倒 涉嫌酒駕司機不顧而去
  • 昨晚上機場附近一女途人橫過馬路被撞倒 涉嫌醉駕司機不顧而去
  • 美國人權報告批本澳言論、集會、結社、政治參與等自由及權利「嚴重」受限制 特區政府: 罔顧事實、抹黑
  • 文發基金:去年批出資助約二億 涉一千七百多個活動及項目 一億多免息貸款待還
  • 指露宿初中生從未「幾日無返院舍」教青局:學生或因當時「一時嘅情況」導致此訊息
  • 內港碼頭對開海面昨日發現一男性浮屍
  • 本月初「少年」輕生 教青局未發稿公佈? 黃嘉祺:因應個案 「個別處理」
  • 石排灣業興大廈第八座停電逾一日半 修復需時 三長者需入住臨時院舍
  • 文化局:爭取今年內落成啟用青洲坊圖書館
  • 新中國精英:走向全球舞台的競爭之旅
  • 就「生態島」項目查詢市政署、環保局、海務局十數個問題 涵蓋海豚保育、環境影響、建造細節等 無一獲正面回應
  • 中葡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明開幕
  • 梁孫旭促檢視缺場地的熱門運動 馬場用地或可開闢為臨時體育場地
  • 拆掉再重組
  • 林宇促加強發掘隱蔽長者、主動關懷 社工局:將核查風險個案、主動接觸未如期續期福利津貼的受益人
  • 輕軌東線去年第三季較第一季增90億預算 公建局:因工程開展而增 未超總預算314億
  • 各有說法?指少年昨晚未返院舍 院舍已通知家人 社工局:家人未有接聽及回覆

讀者來稿 我看到的「一國兩制成功典範」

2020-07-13 16:57

今年「六四」,即使沒有集會,警方仍派出多名警員在議事亭前地一帶巡邏。

立法議員區錦新兩名女兒在今年「六四」當晚在板樟堂前地被警方截查,疑因身旁放有電子蠟燭及「坦克人」照片而被警方帶走,並送往治安警察局北區警司處接受調查。攝影:崔子釗
澳門是「一國兩制的成功典範」。名號之下,我們受了甚麼益呢?
是令澳門一年有三千萬人次遊客的「自由行」?在受疫情打擊,內地經濟放緩下,內地遊客即使來澳,花費也或受影響,可見經濟的利益是一時的,但本可長久保障我們權利的言論自由、集會自由,此刻正無聲無色地逐漸變弱。一切就在那氣氛之中,沒人會白紙黑字地告訴你甚麼能做,甚麼不能做,一切心領神會,或在「飲茶」之後學會。澳門的《國安法》於2009年通過,過去11年從未被用過,被認為是「紙老虎」。確實,一切的「你懂的」盡在那看不見的氣氛之中,足以震懾噤聲;以「和諧」維護所謂「國家安全」,又何須動用23條?
向記者說的:你拍得夠多了
這些聲音就在城市中口耳相傳,一傳十,十傳百。故事曾發生在朋友/家人身上,或是他們的朋友或家人身上,反正就是身邊的人。有的上不了大新聞頭條,但確是存在,有的則盡見於網上。例如2019年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澳前,多名本澳記者被不明來歷人士跟蹤、威脅和警告。又,今年1月,網上有意見質疑,為何市民或遊客不能在世遺建築的港務局大樓封鎖區外拍攝,又指警員當時要求搜查背包時提到不能有標語出現,且提及「政治」和「廿三條」,質疑警員的日常工作已超越維護公共安全,包括作出「政治審查」,甚至涉嫌亂引法律誤導市民1。
又,你聽到當記者的朋友說,早前有行家在立法會指定拍攝區多拍兩張照、不過拍久一點,也沒走近去騷擾官員,卻被立法會職員要求離開拍攝區;又,看見網上有記者傳出,立法會已不容記者在委員會會議室外等候,令記者難以追訪。期間還有保安員在演講廳與記者一起坐著。
然後,當有人告訴你,政府回覆記者查詢,少則遲幾日,多則幾個月都未有直接回答問題;然後,你記起澳門多年來都有聲音指傳統媒體存在自我審查;記起澳門中聯辦過去和新聞界春茗時提出的「讓主旋律更響亮、正能量更充沛」。
這些,就是「一國兩制的成功典範」嗎?
向社團說的:你別讓我難做吧
這樣的氣氛當然不會止於新聞界。嚴重依賴政府資助的社團也學會了心領神會。「你幫幫手啦,唔好令我咁難做啦」,一句,足矣。最後社團當然不會令對方「難做」,因為知道,對方一「難做」,整個項目就會泡湯,但「不難做」了,也不代表政府不會繼續檢查、檢查、再檢查:有沒有「傘運」、有沒有「六四」、有沒有和「反送中」相關的人事物,看立場,看尺度。漸漸民間很多社團已被潛移默化至有一定觸覺——不用政府開口,自我審查;不是明刀明槍地受壓,但自己學會了調整內容,要怎樣不給別人捉住把柄……
這其實已經沒有自由,沒有「免於恐懼的自由」。這一切不會有白紙黑字,但受牽涉的澳門人當然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向打工仔說的:估唔到你咁叻喎
受資助的受限,受人二分四的又怎能豁免?所謂分別,大約只是程度上的多與少、成本的多與少,或上司的性格,也就是你運氣的多少。這為受資助社團的員工如是、學校的教師如是、公務員也如是。甚麼是「規矩」沒有明文規定,但一些上司會喜歡跟下屬「飲茶」,教會下屬「做人的道理」——「做咩咁做呀」、「知唔知參加呢啲嘢會影響到你前途呀」,偶然上司也會「稱讚」:「估唔到你咁『叻』喎……」而被約「飲茶」的原因,可能只是看到你在Facebook讚了某個立場的活動、某個KOL的帖文、某則新聞或某個媒體,更別說是轉載。然後,你會看見上司跟這位不過手滑按了個讚的同事說不用跟進某個項目,或這位同事漸被投閒置散,或被降職,甚至沒有理由下不被續約。
眼看同事的遭遇,事關飯碗,你不會去試着也去按讚。只發吃喝玩樂的相片感覺比較安全。你不是華春瑩,不會按讚了「習近平下台」還穩當外交部發言人——你不過是一個小薯,甚至一粒微塵。
於是你看見,網上越來越多的Secret 專頁或匿名、化名的公開信——因為沒人夠膽用真名發言。遇上記者訪問,你首先會問「可否化名」,甚至化名發聲或講感受也不敢。因為同事或上司已知道你讚了某些專頁,若那裡出現甚麼言論,即使是匿名發表沒實質證據證明是自己,最後也會成為把柄,被上司怪到自己頭上來;設為「某些人限定」也不夠安全——澳門這麼小,誰能保證沒「朋友」cap 圖「報寸」?
原本只是很簡單地表達一個意見,按一個讚,人蓄無害,都可以搞到如斯緊張,只因為聽到太多這樣的故事。你不需要證據。當你上有高堂下有子女,在聽到甚至目睹這樣的故事後,你自會明白,從此你只是一個CD-ROM,只讀不回不按讚。
向學生說的:別被煽動
然後,你聽到朋友說女兒本想到台灣升學,被學校勸了又勸——去內地好,去內地妙,現在保送名額多,「而且你要為自己的前途着想」。嬸嬸在澳門升學的外甥說,學校和台灣之間的交流幾年前已開始銳減。原因是甚麼?是「你懂的」。在一些活動中,即使有台灣嘉賓,必須是來自「中國台灣」,學歷上有「國立XX大學」的,「國立」二字會自動「被消失」。大學老師在課堂一時口誤說了「台灣人」後會即時更正「是中國人」——這是鄰居的女兒說的。然後新聞報道,有大學老師在課堂分析香港「反修例風波」後被學生投訴為「支持港獨」。
有人說要防止政治走入校園,事實是在這「一國兩制的成功典範」中,政治一直有進入校園,差別只是誰的政治。立法會選舉前,學校內只見某一組別的宣傳單張,有些還會叫家長前往活動撐場。但如學生書包上出現了黃絲帶,即會被學校請去「飲茶」,勸他「不要被煽動」。公民教育的教科書強調寬容感恩還有認同國家民族,正義與自由則相對較少。又例如疫情期間,一些老師安排給學生的作文題目是「中國如何成功抗疫」——對,只提成功,同事的妹妹說。還有樓下的老師負責某學校的中華文化小組,一年要組織幾次學生前往內地交流團,學生有免費旅行是很好,但一些老師之間難免深陷攀比——比鄰校人數少的話,校長、主任很沒面,之後的日子不好過。
你懂的,澳門的成功不在於第23條
近年的集會自由被收緊更不用說。看去年的,8月時「默站」被取消了,警察還是嚴密佈防。今年「六四」,集會都改到網上了,警察還是如臨大敵,不過在噴水池拍照打卡也被涉嫌非法集會帶走調查。
你懂的,澳門「一國兩制」之「成功」,不在於成功白紙黑字地通過了第23條,而在於那無孔不入的氣氛。一些人親身經歷過,或是有人見過,人人都聽到一點,好像是真,但你不敢當假、冒險挑戰,於是我們被潛移默化,不自覺地接受規訓,漸漸變成覺得「受人資助,自是不該批評政府」、「成熟的人自會知道甚麼時候做甚麼事」,也為澳門換來了「一國兩制成功典範」的名銜。
而代價,是表達自由,更是免於恐懼的自由。而這為我們又有甚麼益處呢?  (來稿照登,不代表本媒立場)
1. 治安警之後回應稱,2020年1月1日下午有三名男子在港務局大樓外圍遊走及貼近護欄不停拍攝。由於上址為特首辦臨時辦公地點,治安警察局有責任執行安保工作,故警員上前了解情況及拍攝目的,按一般程序核查身份資料,並在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檢查隨身背包,期間沒有作出如網上訊息所述之對話內容。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