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高士德區一間日用品店被揭涉嫌非法進口及無牌供應藥物
  • 社工局:日後院舍青少年若外出後尋找不果 所有受資院舍最遲要晚上11時報警
  • 兩間食品廠被揭共用340公斤過期餡料製包點 市政署:有兩間食店售賣
  • 團體到勞工局遞信 要求檢視政府外判商用大量外僱、「專才引進」政策
  • 今早清晨湖畔大廈火警 疑電線短路引致 150人須疏散
  • 巴士現性騷擾 嫌犯曾有前科
  • 昨晚上機場附近一女途人橫過馬路被撞倒 涉嫌酒駕司機不顧而去
  • 昨晚上機場附近一女途人橫過馬路被撞倒 涉嫌醉駕司機不顧而去
  • 美國人權報告批本澳言論、集會、結社、政治參與等自由及權利「嚴重」受限制 特區政府: 罔顧事實、抹黑
  • 文發基金:去年批出資助約二億 涉一千七百多個活動及項目 一億多免息貸款待還
  • 指露宿初中生從未「幾日無返院舍」教青局:學生或因當時「一時嘅情況」導致此訊息
  • 內港碼頭對開海面昨日發現一男性浮屍
  • 本月初「少年」輕生 教青局未發稿公佈? 黃嘉祺:因應個案 「個別處理」
  • 石排灣業興大廈第八座停電逾一日半 修復需時 三長者需入住臨時院舍
  • 文化局:爭取今年內落成啟用青洲坊圖書館
  • 新中國精英:走向全球舞台的競爭之旅
  • 就「生態島」項目查詢市政署、環保局、海務局十數個問題 涵蓋海豚保育、環境影響、建造細節等 無一獲正面回應
  • 中葡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明開幕
  • 梁孫旭促檢視缺場地的熱門運動 馬場用地或可開闢為臨時體育場地
  • 拆掉再重組

「一國兩制成功典範」感動了誰? 余永逸:一國兩制需要有國際認受

2020-07-13 17:03

「一國兩制的成功典範」在去年底開始彷彿成為中央政府「御賜」予澳門的一個「貞節牌坊」。©Macau Photo Agency on Unsplash

今日香港,明日會是澳門嗎?©Ruslan Bardash on Unsplash
「一國兩制的成功典範」在去年底開始彷彿成為中央政府「御賜」予澳門的一個「貞節牌坊」。但究竟「一國兩制的成功典範」即是甚麼?「我想這要問澳門人。」公共行政學者余永逸笑道。
學者當然也各有分析。而在余看來,從中央的角度,「一國兩制」是否成功有兩個層次。其一是「怎樣能在一國兩制下可領導特區」。「特區由殖民地變回中國主權領土時,怎樣融入國家的體制。我想(一國兩制)是想去做這件事。」「所以從這角度來說,澳門是成功的。澳門特區基本上能夠配合中央政策,也沒所謂反對國家的行為出現。我覺得這在北京而言,這可說是一個成功的結果。」
這個「成功」感動了誰?
但一國兩制還有另一個層次——解決台灣問題,而這層上,澳門的這種「成功典範」可能未必奏效。「當年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時,他強調的是應要用一國兩制的原則,透過解決港澳的主權問題,從而令台灣可以統一。但如從這層面去看,即從台灣的角度去看時,這個一國兩制可能就不能被接受。事實上現時在台灣,大家也看見,台灣的民眾覺得一國兩制不符台灣的利益。所以從統一台灣的角度而言,這似乎不是一個成功的經驗。」
所以澳門這「一國兩制的成功典範」有多大代表性?「你可說它成功了三分之一,因為港澳台三個地方的問題,現在成功處理了一個。如從人口的角度,可能十分一也不夠,所以要視乎你從哪個角度去看。純粹從澳門角度,澳門民眾都會覺得是成功的。北京也覺得澳門是成功的。但如從三地去看,這可能達不到最終的目標。」
為保「成功」 可以說「不」嗎?
確實,就「配合中央」而言,澳門可說非常配合。23條、國歌法……上述種種在澳門基本上沒經太多阻力便成功通過。但以澳門的民情,其實即使沒有「23條」也能很「聽話」?「是要有安全感;想你做甚麼,你又能配合,這就是所謂中央與地方關係的問題的複雜性。」
但在這樣的「配合」下,一國兩制中的「高度自治」又是怎麼回事?「這個是一個有趣的問題。」余永逸說,「先不講一國兩制的問題。就兩個獨立國家的關係而言,一個小國應獨立自主,但她的政策可能受另一個大國影響,那這小國是否沒有自主性?放回一國兩制的問題上,這是中央跟特區的關係或政治。高度自治不是說兩者不能互相影響,而是一方不能完全指導另一方應如何做。」
「這個是政治的角力問題,而不是體制內由上層指導下層怎樣做。影響是必然存在,但指導或命令又是另一回事。前者,人可以說『不』,但可會付出很大代價。後者是沒有說『不』的機會。」
一國兩制 因「國際」而有意義
而思考一國兩制的再一個層面,是「國際線」,而這也令一國兩制變得更複雜。「大家會重視一國兩制,是因為他有國際因素存在。因為如果兩個特區不是所謂國際城市或對外有接觸的城市,其實沒人會理這所謂一國兩制是甚麼。那是沒意思的。一個國家裡面,行一國兩制怎麼了?你想怎行都可以,自貿區也可以。」余永逸指,也因此,一國兩制不單純是中央與方政府之間的關係,當中還涉及國際因素,也令港澳不是簡單一個內地的經濟特區。「有國際元素就要有國際認受。所以大家要討論一國兩制是否成功,理論上要看國際的認受性。」
他認為,相比香港和台灣,澳門的國際因素相對較少,一國兩制在這情況下也較易處理。「但因為香港是一個很國際的城市,有很多國際因素,台灣就更多,在這層面上,如單純從澳門的模式去看,忽視國際因素,你不能將澳門的成功搬去香港和台灣,因為這樣的操作是忽視了國際因素。而這國際因素在過去一直在確立香港和台灣的國際地位。這就很不同。」
今日香港 明日會是澳門嗎?
那澳門這個「一國兩制的成功典範」的可持續性又如何?余永逸認為,在未來十年澳門的狀態會相當穩定,但他亦提出這狀態或會因經濟等因素而受影響。
「我們常說政治和經濟發展是掛勾的。」他續指,要維持經濟不斷發展,就要有足夠的人才,而透過教育或其他途徑持續提升人民質素時去維持這現代化的經濟體系時,「他必然會面對一個自由化思想的解放。」同時,在資本主義體制中,經濟會出現周期轉變,即有一段時間會步入放緩甚至衰退。「經濟下行也會帶來管治認受性的問題。當經濟體系去到高速增長之後,民眾教育水平高了,但經濟面對下行時,政府的表現變得很重要,而通常政府都不能完全解決經濟問題,這時民眾就會要求更多的政治訴求,所以變成八九十年代的民主第三波。當然還有所謂外國勢力等因素,但這是背景因素。」
「其實澳門很像香港。」余永逸有感而發,「澳門現在的狀況就像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高速發展,沒人講民主,你講都唔好搞,因為你會搞亂經濟,也反對暴力,香港八九十年代都是這樣。到香港三十年後為何變成現在這樣?」
「如澳門在跟香港的軌跡走時,可能到廿年之後,民眾的覺醒或新一代的覺醒,又面對同一個經濟狀況——因為總會遇到經濟狀況——這時會有一定的內部壓力。當然一個地方的政治發展會否變得更開放,不單純是自己本身,也面對外在因素,香港也在說打『國際線』,這肯定是的,所以屆時我也不會說澳門是否一定會民主,而是這內部壓力上升時,要看國際形勢是否配合,很多原因,但肯定會有一定的混亂出現。」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