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專題故事
  • 要聞
  • 體育
  • 娛樂
  • 產經
  • 即時新聞
  • 澳聞
  • 中國
  • 國際
  • 生活
新聞
  • Spotify首季由虧轉盈 績後股價抽高一成
  • 平保首季盈利按年下跌 惟市場解讀仍然正面
  • ASM太平洋首季收入兩成 惟訂單反映復蘇信號
  • 市場觀望支持措施效用 港交所績前股價抽高
  • 茶百道掛牌表現滲淡 上市首日跌低招股價27%
  • 泡泡瑪特首季銷售增四成 帶動股價創逾一年新高
  • 減價戰影響市場情緒 理想股價跌至一年新低
  • 中聯通首季純利多賺9% 增長放緩但股息具吸引力
  • 美國運通季績後抽高6% 股神投資今年來累升兩成
  • 台積電首季業績勝預期 惟次季指引保守惹憂慮
  • Meta更新自家AI大模型 將全面整合至社交平台
  • Netflix打擊共享成效見頂 擬不再公布每季用戶數量
  • 安踏首季銷售符預期 主力品牌維持正面增長
  • 大客Adidas銷售勝預期 申洲受惠前景看漲
  • 旅遊需求復蘇勢頭未止 攜程同程獲大行看好
  • 新秀麗潛在私有化出變數 收購方擬因估值高擱置計劃
  • 地緣局勢升級推高油價 石油股再受額外因素支持
  • 強生分拆後季績未及預期 醫藥部門表現失色
  • 內地客監管消息帶來衝擊 友邦股價見近七年新低
  • 高盛首季盈利增近三成 投行業務復蘇帶來支持

股價創15年新低 國泰能否撑到黎明?

2020-07-31 12:02










國泰雖獲政府注資,但集資金額估計只足夠支持年半時間。(東方IC圖片)
國泰早前向政府及股東尋求390億元打救。圖為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RTHK圖片)
新冠肺炎爆發下更令國泰生意大減,致運力遠大於需求。(RTHK圖片)
國泰最近發盈警,料將錄得虧損約99億元。圖為主席賀以禮。(資料圖片)

國泰航空(0293)作為香港人的旗艦航空公司,經歷逾70年的政經及社會顛簸起伏,在航空界專業評鑑網站AirlinesRatings.com排名全球第五,坐擁逾200架航機的機隊,名聲儘管響噹噹,卻不敵香港連場社會運動、油價起伏,以至新冠肺炎疫情等連串衝擊,最終要向政府及股東尋求390億元打救。(文:衛兆誠)

昨天,國泰股價創出十五年新低,每股低見5.27元,市值只有339億。目前全球疫情未見緩和,國泰雖獲政府注資,但集資金額只足支持年半時間,疫情持續下去,前景堪輿。

做大做強付上代價

國泰今次向政府及股東伸手前,投資市場不時批評國泰經常參與燃油對沖而虧蝕、服務轉差、欠缺應對廉價航空的策略,以及盈利波幅偏大,甚至被指在國航(0753)入股後,發展不及過往。

但是真正的問題是,在彈丸之地的香港經營上了規模的國泰,正在付出不菲代價。在港經營航空,優點是可在五小時航程覆蓋39億人口,但缺陷是在凌晨時段向東飛,能夠接駁至24小時運作的國際機場不多,客運經營受限。然而,國泰透過在凌晨經營客貨運,甚至收購純經營貨運的華民航空以補不足。

早年國泰涉足京、滬等賺錢航線,後來其聯同中信泰富、國航旗下中航興業入股港龍,將京、滬航線置入港龍,助港龍回陽。這為國泰日後全購港龍,及國航將出售港龍的代價置換成國泰股份,與國泰互控,製造條件。

改換標識進軍內地

國泰在1994年、五年回歸前亦作重大舉動,將機身的標誌及英國國旗,變身為翹首振翅及太古旗,利便日後經營往返香港及中國航線,及經中國進出北極航線往返北美。

這意味日後國泰客機途經任何航區,太古要履行機隊、人員及航空安全的合規義務,因此這不難解釋,在香港社運期間,途經內地的任何航班的人員合規問題,責成太古及國泰跟進處理。

隨著香港機場西遷至赤鱲角,提供更大空間,同時港府又確保適當開放第五航權讓航空公司可經營中間點及延飛服務,令國泰爭取到更多轉運客市場,要擴大機隊應付新增需求。

對沖失利廉航搶客

正因為機隊規模大增,國泰進行航機燃油對沖規模也同步增加。儘管彭博報道,國泰的對冲比例低於40%,比星航等遠遠為少,但是就算油價大跌,航空公司仍要支付基本的對冲費用,難免增加盈利波動性而被人質疑。

另一方面,隨廉價航空搶走不少國泰的轉運客路,加上更多航空公司開辦經港轉飛航線,頓時令國泰面對競爭加劇。因此國泰既規模擴大,面對的盈虧基數及波幅無形擴大。最近發盈警,就是因為未能於明年夏季前重投服務的航機,作出約24億元資產減值,將共錄得虧損約99億元。

先遇動亂再受疫襲

面對廉航挑戰,國泰去年以49.3億元收購廉航香港快運。其亦開拓往來特拉維夫、巴塞羅那等新航點,增加新客源及生意。同時引入省油新機,及改善會員優惠,增加客户對公司服務的黏度。多項改革初見成效,卻碰上去年香港爆發社會運動,衝擊轉運運作。

新冠肺炎爆發下更令國泰生意大減,致運力遠大於需求。 國泰別無選擇,只能集資求救,分別向股東發普通股及向政府發優先股伸手集資195億元,及從港府取得78億元一年半過渡貸款。今次國泰大集資,並無攤薄太古的大股東地位,亦無需國航打救全面染紅。

港府被迫出手保航權

港府是次透過土地基金打救國泰,更快速作決定向國泰泵水,真正焦點非繞過立法會撥款與否,而是要符合香港基本法第128條的規定,港府應提供條件和採取措施,以保持香港的國際和區域航空中心的地位。

同時亦要符合第135條,特區成立前,在港註冊並以香港為主要營業地的航空公司和與民用航有關的行業,可繼續經營。基本法定下條款旨在保護香港航空樞紐的航權及地位,否則任由國泰倒閉,對香港的經濟會產生嚴重威脅。

暫紓危困長遠難料

值得注意的是,國泰的股東之一的國航,是現時中國唯一漆上國旗營運的航空公司,近日內地和美國就航空交通安排產生一時爭議,改由港府插手,便可避免國泰換旗捲入大國角力。

在今次國泰獲港府打救,需否港府行使可認股證再集資19.5億元,及重訂新貸款條件,以至第四季如何製訂最佳規模及方式,將成新焦點。在第三波新冠肺炎爆發下,航空界重啟運作無期,加上國泰非如其他國家般有國內線支撑,所以會否縮減機隊、人員及運力,值得注意。

無論如何,國泰獲救,連同旗下國泰港龍、香港快運及華民航空,配合國航及旗下澳門航空,以至與另一股東卡塔爾航空的代碼共享合作,結合國泰所屬的寰宇一家的13家成員網絡,最少可維持完整隊型多一會時間,至於能否支撑到復蘇,很視符疫情何時能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