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本澳新聞
  • 要聞
  • 兩岸觀察
  • 華澳人語
新聞
  • 連藍底大學也歧視陸生難怪跌跌不休
  • 連藍底大學也歧視陸生難怪跌跌不休
  • 蔡英文正為與柯文哲分手進行評估試探?
  • 蔡英文正為與柯文哲分手進行評估試探?
  • 蔡英文或將遭遇賴清德柯文哲兩路夾攻
  • 蔡英文或將遭遇賴清德柯文哲兩路夾攻
  • 桃檢吸取教訓後更大考驗還在後頭
  • 桃檢吸取教訓後更大考驗還在後頭
  • 民進黨發動對國民黨的「斬首戰役」?
  • 民進黨發動對國民黨的「斬首戰役」?
  • 金門開賭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路
  • 金門開賭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路
  • 九寨溝地震台方欲乘機「破關」卻碰壁
  • 九寨溝地震台方欲乘機「破關」卻碰壁
  • 只要去掉「台獨黨綱」將超越「維持現狀」
  • 只要去掉「台獨黨綱」將超越「維持現狀」
  • 中梵建交條件或近成熟將給小英「凌遲一刀」
  • 中梵建交條件或近成熟將給小英「凌遲一刀」
  • 以實際見聞利益攻心化解台青迷思
  • 以實際見聞利益攻心化解台青迷思

請君入甕台灣會否成為美國附庸?

2020-08-11 03:38
  美國衛生與公共衛生部長阿扎昨日與蔡英文會晤,各種訊息充滿矛盾,頗為凌亂。一方面,阿扎向蔡英文大談他此行要傳達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台灣的強力友誼和支持,聲稱在特朗普的帶領之下,美國已透過各種有形的方式,肯定台灣民主成就;特朗普簽署法案,強化台美之間的夥伴關係,並強調他此行赴台以及與蔡英文會面的討論重點是著重在台灣的醫衛成就上面以及防疫成就,還有如何能夠跟美國進一步的合作,來共同預防、偵測,一起回應各項公衛挑戰。另一方面,卻又對台灣媒體表示,雖然美國視台灣爲重要夥伴、民主成功故事、世界一股良善力量,但他此行也符合美國多年來的一中政策,以及過往與台灣的交往作爲;而且,不知是否預先商定,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長包道格解畫說,雖然阿扎率領訪問團抵達台灣的時間點,正值華府與北京關係觸及新低點之際,特朗普派他赴台灣,是在展現尊重舊框架的同時刺激中國,但卻沒有選擇派遣國安顧問或者其他人訪台,意味他們嘗試儘可能接近中國劃下的紅線,但又不予逾越。而不知是疏誤還是刻意,阿扎在向蔡英文致辭時,以口音差異將「蔡總統」念成「習總統」,又顯示,阿扎雖然身在台灣,心卻仍然在中國大陸,這既有可能是仍然對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特朗普的選情「雞毛鴨血」而深深不忿,還是心中仍然存有一個中國政策的基本理念?
  另一個相互矛盾的信息源,是關於美國是否另行成立一個新的「WHO」,並將台灣當局拉入股的議題。在阿扎抵達台北的當日,日本《產經新聞》報導阿扎在與蔡英文會談 將會討論成立新「WHO」的事宜。但台灣「外交部」與「總統府」先後「消音」,澄清此報導不符合事實。然而,雖然阿扎在與蔡英文會晤時,確實是沒有談及此議題,但他隨後在出席美台簽署醫衛合作瞭解備忘錄儀式並擔任見證人後,在媒體提問階段,有記者詢問美國若創立另一個組織,是否會邀請台灣參與、以及未來台美是否有其他合作計畫時,卻一口咬定,未來美國退出「WHO」後將尋求其他合適方法,延續在全球衛生安全議程、倡議等機制的努力,也會和台灣討論參與意願。會和台灣討論參與意願。這等於是證實了《產經新聞》的報導。
  為何蔡政府卻要否定《產經新聞》的報導?可能是基於兩個原因。其一,這是屬於美國主導的議題,台灣當局處於被動的地位,只能等待美國的「恩賜」,尤其是在台灣當局並非是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的「獨立主權國家」的情況下,台灣當局擔心自己過於積極主動將會反而導致美國左右為難,難以招徠更多的與中國大陸具有外交關係的國家參與,因而不敢「見光死」,當然也是尊重美國的主導權及發言權,不能「妹仔大過主人婆」。其二,可能也與阿扎在上述同一場合回應台灣媒體時,另一句話的意涵有關:阿扎說,目前美國仍是「WHO」成員,
  美國退出「WHO」需要一些時間。也就是說,在美國尚未正式退出「WHO」之前,雖然美國有另行成立新「WHO」的「方向圖」,但尚未有「時間表」,要待明年七月美國正式退出「WHO」之後,才進入相關程序。而且,還要看有多少國家跟進,單靠美國原來每年捐助給「WHO」的四億多美元,未必能足以支撐得起一個新的「WHO」,但基於美國對「WHO」的怨恨及教訓,又不希望獨力負擔新「WHO」的巨額經費。如果其他國家以這個新「WHO」不是聯合國屬下的專門機構為由,而且也不願繳交「雙重會費」,而對此新「WHO」的反應並不積極,美國不願再作「冤大頭,因而隨時會「流產」。既然前景不明朗,蔡政府也就不願表現得過於憧憬,以免希望越高,失望越重。
  台灣當局昨日與美國簽署了「醫衛合作瞭解備忘錄」。據台灣「衛福部」發出的新聞稿指出,台灣與美國將在醫療衛生等領域合作超過二十年,除提高行政層級由台美衛生部簽署,更將合作範圍擴大,包括全球衛生安全、傳染病防治、公衛實驗室、慢性病防治及健康促進、婦幼及青少年健康、環境及職業健康、菸害防治、健康不平等、數位健康、藥物濫用、健康傳播及衛生人力等領域。雙方還將透過辦理合作計畫、科學及研究專案,人員、交流、訓練及互訪等,並將建立聯繫窗口進行最佳作法、專業知識及資訊的交流。在「備忘錄」架構下推動相關實質合作,增加台美人民健康福祉,並共同促進全球衛生安全。
  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時,台灣當局也曾與美國簽署了一個「口罩換防護衣原料」合作協議,當時台灣民眾以及媒體幾乎都認知台美雙方是「交換」防疫物資,而且還是以台灣口罩換來美國的防護衣。因而導致「衛福部長」陳時中覺得划算,還點出十萬片口罩相較三十萬件防護衣的價格,其實相差甚遠。詎料一個月後,外交部長吳釗燮才吐實說,那是「交易」不是「交換」。換言之,台灣是「捐」口罩給美國,但美國則是「賣」防護衣原料給台灣。
  這正是「邊度有咁大只蛤蚧隨街跳」?想來,這次台灣當局與美國簽署的「醫衛合作瞭解備忘錄」,也將是美國對台灣當局「搵笨」的「不平等協議」。美國充分利用蔡政府極度渴望在國際社會成為「正常國家」的急切心理,一方面在經濟及技術實務上向蔡政府予取予奪,另一方面在政治上對蔡政府實施「請君入甕」的策略,要將台灣當局收歸成為美國的「附庸」,亦即不稱為「州」的可以由美國直接控制的領地,以強化台灣地區作為遏阻中國大陸「走向藍海」的「第一島鏈」的力度。
  實際上,「天下沒有白食的午餐」。就在台美簽署「醫衛合作瞭解備忘錄」的同時,令到蔡政府始料不及,並有「被打臉」之感的是,一向對北京強硬的鷹派大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以台灣存在貿易保護主義,如限制美國豬肉、牛肉產品進口等為由,否決了與台灣洽談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提案。而簽署這項「FTA」,被視為台灣駐美代表,亦即蔡英文的閨蜜蕭美琴赴美就職後第一項具有指標性意義的任務的,卻是「首戰失利」,折損羽毛。
  台美洽簽「FTA」,一直被蔡政府和美國政界視為作為打擊北京痛點的「筹码」,但為何會「陣前翻車」?有各種傳說,其中一種是美國不願為此惹怒中國大陸。但現在特朗普正在尋找一切盡可能的方式來挑釁中國,並要拿台灣當棋子來刺激中國大陸,以圖拉抬自己岌岌可危的選情,沒有理由會顧忌「中美關係緊張」。因此,如是從單純業務觀點出發,作為美國貿易代表的萊特希澤,只是為了捍衛美國的貿易利益。但不排除也是要與阿扎在台灣見證簽署「醫衛合作瞭解備忘錄」,大唱「雙簧戲」,充分利用蔡政府各項擺脫國際社會處於孤立狀態的心理,以「先擒後縱」的方式,「請君入甕」地引誘台灣當局成為美國的「附庸」。
  如果蔡政府急於與美國簽署「FTA」,打開大門開放美國豬肉、牛肉產品進口台灣地區,可能就將會被自己當年針對國民黨政權使用過的手段,來反噬自己。實際上,在一九八八年三月。當時國民黨政權的「行政院」台美貿易小組開會通過,要重新開放美國火雞肉進口,引起雞農激憤。民進黨「打蛇隨棍上,煽動及組織四千多名雞農擠進「國貿局」要與蕭萬長局長爭論交涉。蕭萬長明知現場情緒緊繃,他還是走出「國貿局」面對農民,結果此起彼落的雞蛋,投向蕭萬長,但蕭萬長並不迴避,任憑雞蛋打在西裝上,臉上自始至終掛著笑容,之後被媒體封上「微笑老蕭」的稱號。
  如今民進黨當家,開放美豬、美雞進口台灣市場,台灣豬農、雞農必受損失,而這些人是民進黨的基本票源,必會傷及民進黨的選情。那就走著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