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本澳新聞
  • 要聞
  • 兩岸觀察
  • 華澳人語
新聞
  • 特朗普製造籌碼欲逼中國埋單 黨報:301傷不了中國筋骨
  • 美國務卿表示美國仍願與朝鮮對話
  • 特朗普被指袒護白人至上主義
  • 中美兩軍建首個對話機制 11月首次對話細節待定
  • 印美擬建立外交國防新對話機制
  • 台三大黨要求林全到「立院」報告大停電事件
  • 習近平勉青年紅色築夢之旅大學生 把激昂的青春夢融入偉大的中國夢
  • 韓國總統: 將竭盡全力阻止半島發生戰事
  • 國際和平集會紀念抗戰勝利72週年 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祈禱世界和平
  • 新華社評論:安倍回歸的「初衷」應該是「和平發展」
  • 美將啟動對華貿易調查損害中美經貿 商務部強調:堅決捍衛中方合法權益
  • 貴州沿河土家人的脫貧「山字經」
  • 普通民眾科學素養提升爭取「發言權」
  • 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內地港澳青年熱議中央出臺便利性政策措施
  • 蔡英文:司法應貼近人民判決要能看得懂
  • 北韓攻擊關島是否中立 陸:不便回答 美中貿易掛鉤北韓問題 陸:不合適
  • 新疆精河地震災後重建有序開展 受災群眾健康體檢工作也已啟動
  • 美國政府或對中國發起貿易調查
  • 新疆精河地震災後重建有序開展 受災群眾健康體檢啟動
  • 北韓搞不定特朗普揮301大刀砍中國 美祭301學者:特朗普欲增加對中籌碼

中新時評:理性破解美國對華「十絕陣」

2020-08-15 03:47
   【中新社北京8月14日電】近年來,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和總統大選進入倒計時背景下,美國部分政客對華頻頻發難,布起了「十絕陣」,樣子很嚇人,其實色厲內荏,損人害己。
  這「十絕陣」,有貿易的、科技的、外交的、媒體的、交流的,也包含新疆牌、西藏牌、臺灣牌、香港牌、南海牌。其特點是,以人權、公平等為幌子,動輒制裁,「長臂管轄」,極限施壓,罔顧國際道義和基本準則。
  美方咄咄逼人的背後,是對中國和平發展、實力此消彼長的焦慮,是鷹派當道、充斥傲慢偏見的混亂的對華政策,是內政乏力、抗疫失敗,無遮攔「甩鍋」他國、「禍水東移」的戰略衝動及策略。
  有輿論感歎,這還是那個美利堅合眾國嗎?中美關係何去何從?世界又該怎麼辦?
  筆者認為,憂患不能缺,但不必過慮。破解美方的「十絕陣」,中國有條件,有能力,也有「法寶」。概括起來,就是理性、冷靜,以圍棋的持久戰思維對美方的國際象棋速決思維,以時間換取空間,做好自己的事,力避「全脫鉤」「新冷戰」。
  總體來看,這是一場正義與邪惡、開放與封閉、順流與逆流的較量。比的是體制、治理和應變,拼誰的「氣」更長。時和勢,其實是在有著5000年文化底蘊的中國這一邊。
  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中美建交40多年,有「蜜月期」,也有波折。其間,留下尼克森訪華、鄧小平訪美等歷史瞬間,也有無數民間交流互動的故事,當年被譽為「小球推動大球」的「乒乓外交」便是一例。
  儘管經貿相互依存也無法確保戰爭不發生,但經貿合作,仍是中美關係的「壓艙石」。眾多美企仍看重中國市場,蘋果等品牌仍擁有不少中國粉絲。性價比高的中國商品,也受到美國普通消費者青睞。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近日發佈的調查報告顯示,美中經貿關係在疫情和政治因素挑戰下仍可期。
  八月以來,楊潔篪、王毅等中國高級別人士密集就中美關係發聲,有立有駁,釋出善意;中國學者饒毅、美國作家何偉有關中美民間抗疫的長文,陸續發表後網上轉載甚多。有觀察家指出,中美兩國關係合則兩利、鬥則俱傷,需要大視野、互相尊重和「溫情敘事」,雙方都有責任管控分歧,刹車止損,找到新的競合平衡。
  後疫情時代,世界特別需要一個良性的中美關係。中美關係不必也不應成為零和博弈,太平洋兩岸的民眾也不希望兩國走向激烈衝突,在蘋果和微信之間只能選一個。

新華澳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