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本澳新聞
  • 要聞
  • 兩岸觀察
  • 華澳人語
新聞
  • 宜透過官委途徑補強葡裔法界人士的不足
  • 宜透過官委途徑補強葡裔法界人士的不足
  • 國家安全及信息安全的利益高於一切利益
  • 國家安全及信息安全的利益高於一切利益
  • 「蒙藏委員會」併進港澳處是打臉蔡英文
  • 「蒙藏委員會」併進港澳處是打臉蔡英文
  • 捍衛主權「硬的更硬」,嘉惠同胞「軟的更軟」
  • 捍衛主權「硬的更硬」,嘉惠同胞「軟的更軟」
  • 雙選舉年兩位昔日「票王」情歸何處?
  • 雙選舉年兩位昔日「票王」情歸何處?
  • 從「租務法」難產中應得到的幾個啟迪
  • 從「租務法」難產中應得到的幾個啟迪
  • 習主席關懷港澳居民 國民待遇一家親
  • 習主席關懷港澳居民 國民待遇一家親
  • 「智城合約」基於國家安全可以豁免公開競投
  • 「智城合約」基於國家安全可以豁免公開競投
  •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換屆將會出現新氣象
  •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換屆將會出現新氣象
  • 智慧城市有助提高效率品質宜做好宣導工作
  • 智慧城市有助提高效率品質宜做好宣導工作

「驅趕海盜得澳說」也是否定佔領澳門歷史  

2020-08-31 05:06
  當年中葡談判中,葡方以葡人歷史學家文德泉神父等人的說法,以葡國軍隊應中國明朝皇帝邀請,幫忙趕走海盜,因而獲得皇帝準予居住澳門為由,意圖延後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的時程之外,另一個意圖,就是要否認葡國「佔領澳門」的歷史真相。
  實際上,葡方對於「佔領澳門」的表述,是極為不滿的。據「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刊登的《宗光耀:披露澳門過渡時期的細節》一文所載(按:澳門文史資料工作計劃出版的宗光耀所著《見證澳門回歸祖國》一書的《我向澳督通報〈澳門基本法(草案)》一文也有此描述〉,一九九三年三月一日,澳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一致通過《澳門基本法(草案)》,在送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前,澳門新華社副社長宗光耀(回歸後續任澳門中聯辦副主任)曾受委託向澳葡政府通報《澳門基本法(草案)》的有關情況,交換意見。前澳督韋奇立對這件事很重視,在他的會客廳親自與宗光耀交談。聽完宗光耀介紹基本法草案後,韋奇立在表達贊同《澳門基本法》的框架,及敬佩起草委員們的吃苦耐勞和認真負責的精神的同時,提出了兩個不同意見,其一就是基本法序言的這句論述,其二是沒有寫上「不設死刑」。
  一臉嚴肅凝重的韋奇立的原話是:第一個意見,序言寫得不好。第一句話說澳門是中國的領土,這沒有問題。而緊接著的第二句就說葡萄牙佔領了澳門。「佔領」兩個字,既不符合歷史事實,也違背了今天中葡兩國的友好關係。中方領導人一再聲稱,解決澳門問題不算歷史舊賬,著眼未來,向前看。而《澳門基本法》序言一開頭就表現出要算歷史舊賬的架勢。一九九九年,我和我的同事都會離開澳門返回里斯本,而大批土生葡人怎麼辦呢?他們將成為「侵略者」的後代,隨時會受到懲罰,遭打擊報復。他們的日子會很不好過,這是不公平的。如果把「十六世紀中葉以後被葡萄牙逐步佔領」這句刪除,序言就很完美了。
  對此,宗光耀回應說:《澳門基本法》的序言雖然很短,只有三百四十五個字,但內容卻很豐富。序言的第一句話不僅明確了澳門的地理位置,而且指出它自古是中國的領土。宗光耀強調:「十六世紀中葉以後被葡萄牙逐步佔領」,這是歷史事實,無需爭辯。長達四百多年的歷史,用「逐步佔領」四個字一筆帶過,既敘述了歷史的真實面目,又充分體現了不糾纏歷史舊賬,維護中葡友好的格局。序言中用的「佔領」兩個字,是相當中性的詞彙,而沒有用「侵占」、「侵略」、「霸占」、「掠奪」一類強烈的字眼。我不清楚葡文翻譯使用的什麼詞,英語的譯文規定使用「occup」,就如洗手間「occupy」、座位「occupy」一樣,只表明暫時佔住而已,不表明佔住的行為是與非,也不表明佔住的人是好人還是壞人。能想出用「佔領」這樣中性的、溫和的字眼概括澳門四百多年恩恩怨怨的歷史,是起草委員會的高度智慧,良苦用心。做到這一點並非輕而易舉,更談不上有日後打擊葡人的伏筆。
  但顯然,葡方對此解釋是並不滿意的。因此,以作出每年建造一座「中葡友誼紀念物」的決定,進行「反制」。當然,也是對國務院港澳辦主任魯平「炮轟阿馬留銅像事件」的「反應」。就此,在澳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通過《澳門基本法(草案)》的前夕——一九九三年二月,動工興建第一座「中葡友誼建築物」——「融和門」。葡方不但是在「硬件」上,以「中葡友誼建築物」來對抗中方,而且還以「軟件」來「擺中方一道」。那就是精心策劃在「融和門」揭幕禮上演一場鬧劇,由一群演員演出一場實景歌舞劇,以描述葡國的商船來到澳門靠岸,運來白銀、葡國瓷器等商品;中國明朝官員則前往迎接,華人市民則載歌載舞地歡迎,並以絲綢、茶葉等商品與之進行貿易,一片歌舞昇平。並大搞「突然襲擊」,讓出席該典禮的中方各機構最高官員為其「背書」。翌日,《市民日報》社長龔文先生在其《文戈專欄》發炮,謂澳葡政府以一齣歌舞劇來掩飾及美化葡國侵佔中國領土的罪行,篡改歷史。而在場的中方駐澳各機構最高官員,竟無一人發覺上當受騙。
  其實,據一位中方人員事後私下對筆者表示,當時中方在場人員就已感到「不是味兒」,但遺憾當時礙於剛訪問中國,受到國家最高領導人盛情接待的葡國總統蘇亞雷斯在場,而沒有即時退場抗議。正因為如此,後來的九件「中葡友誼建築物」落成時,中方人員全部拒絕出席揭幕儀式。
  更因為如此,澳門回歸後不久,澳門特區政府興建西灣大橋,接受委託進行設計的內地某單位,就刻意以龐大的引橋迴旋設施,來遮擋市區對「融和門」的視線。後來,又以影響大三巴廣場的莊嚴氛圍為由,將「女人與狗」遷走。
  在魯平痛斥阿馬留侵佔中國領土,殘殺中國居民,不應將其銅像立在澳門最繁華的位置,回歸後必須將之搬走之後,前澳督韋奇立慌了神,擔心澳門回歸後將會拆卸阿馬留銅像並淩辱之,因而決定主動拆卸阿馬留銅像,並連同在「一二•三事件」中已被澳門居民拉倒拆卸,葡方暫時將之收藏在嘉思欄保安司令部倉庫的阿美打銅像一道,運回葡國。但是,葡方又擔心直接拆卸阿馬留銅像,會在客觀上形成向中方「投降」的效果,因而「度」了一條「喬」,宣佈為適應葡京酒店前面廣場交通日益繁忙的需要,將會進行交通改造規劃,並成立了一個諮詢委員會,還委任了中國銀行澳門分行的代表為其成員,表面理由是中銀大廈也在銅馬廣場,進行交通改造應當聽取其意見,實質上是要「中方代表」為其計劃「背書」。於是,阿馬留銅像就在「交通改造」計劃中,按照新的規劃圖則被拆卸了下來,並被運回了葡國。
  提出「葡人應中國明朝皇帝之邀,幫助驅逐海盜而得澳門」之說的文德泉神父,還在中葡兩國關於澳門問題談判期間鬧出另一個「動靜」。因為在這場「澳門歷史」的爭論中,拉扯到澳門舊城牆的問題。當時,位於主教山麓的濠璟酒店正在興建,俗稱為「海關」的竹仔室招待所(即現澳門中聯辦「新竹苑」二號樓)也正在改建,可能是碰觸了一段舊城牆,被每天到處步行考察的文德泉神父發現,在葡文報章上發表了一番言詞激烈的談話,還特意召來澳門電視台的記者,在現場慷慨激昂地訴說一番。前澳葡政府當即責令停工。據說後來是對舊城牆進行補強之後,才允許繼續施工。
  澳門回歸後,濠璟酒店的一部分與竹仔室招待所合併,並經過改造,成為澳門中聯辦的「新竹苑」,被當地居民視為澳門的「釣魚台國賓館」。實際上,「新竹苑」禮聘了北京釣魚台國賓館的廚師為主廚,菜式也參考釣魚台國賓館的菜式,比如粵菜中罕見的「烏魚蛋片湯」等。而習近平、胡錦濤、江澤民,及李克強、溫家寶、朱鎔基等國家領導人訪問澳門時,就是下榻於此。文禮泉神父是知道竹仔室招待所的性質功能的,卻也要「阿吱阿咗」一番,表面上是「保護歷史文物」,其實就如他重彈「葡人驅趕海盜得澳說」一樣,在中葡談判的過程中,密切配合葡方,干擾談判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