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專題故事
  • 要聞
  • 體育
  • 娛樂
  • 產經
  • 即時新聞
  • 澳聞
  • 中國
  • 國際
  • 生活
新聞
  • 市政署籲市民檢查冷氣機 預防滴水影響環境
  • 去年酷熱天氣有32日 寒冷天氣減至26日
  • 旅遊局資助社團推多項活動 冀帶動社區人流及消費
  • 2月中式酒樓營業額升28.3% 零售業超市營業額增21.9%
  • 澳門樓市「全面撤辣」措施明起生效
  • 2024年促進職業技能培訓及發展資助計劃 下周一起接受申請
  • 澳琴攜14家企業赴新加坡推「一會展兩地」 兩天展期促逾500場配對
  • 中葡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準備就緒 李鴻忠將出席開幕式
  • 深合區又一政策出台 力促中葡科技合作發展
  • 旅博會下周五揭幕 設逾40場旅遊推介活動
  • 首季入境旅客約888.4萬人次 日均旅客9.8萬人次達疫前84%
  • 澳門樓市今起全面「撤辣」 議員:對樓價影響暫難評估
  • 澳門銀行業解讀深合區金融新政 澳琴金融互聯互通再進一步
  • 立法會緊急審議「全面撤辣」法案獲通過 李偉農:讓市場朝健康及可持續方向發展
  • 人行:金融總量已經不少 要著重盤活被低效佔用金融資源
  • 低空經濟是典型新質生產力 工信部:規模上看萬億
  • 中國2月減持美債227億美元 日本英國增持
  • 金沙中國首季轉賺2.97億美元 淨收益總額按年增42%至18億
  • 首季入境旅客約888.4萬人次 日均旅客9.8萬人次達疫前84%
  • 美國宣布啟動301條款調查 中國商務部轟:一錯再錯

貪字得個貧!社交平台投資騙案大行其道 李靜儀:捉準市民「搵快錢」心理

2020-09-21 11:01








近期社交平台上出現不少投資騙局,司警早前呼籲民眾切勿輕信網上投資騙局。(司法警察局提供圖片)
立法會議員李靜儀指出,市民接觸網絡層面比較廣,若發現疑似詐騙訊息,可即時向警方舉報,讓警方及早跟進。 (資料圖片)
前社區警務聯絡主任陳德勝指出,政府除了可以多渠道宣傳外,也可加強網絡監管,主動出擊。 (資料圖片)

未知是否與經濟不景氣有關,近期與投資相關的詐騙案件接連發生,而且均是利用社交平台邀請受害人加入即時通訊軟件群組,除了會不斷推送虛假高回報投資訊息外,還會在群組內遊說他人投資,引誘民眾掉入詐騙陷阱。司警近期已接獲多宗與社交平台有關的投資騙案,有市民損失十萬元。立法會議員李靜儀昨(20)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這類騙案往往利用市民「搵快錢」的貪念,吸引市民投資,最終受騙上當,提醒民眾千萬要留神!

短期高回報、股票內線、有賺冇蝕,近期社交平台上經常出現類似的投資訊息,但如果真有這麼好賺的事,你會公告大眾嗎?

司警本月1日發出警情通告, 指近期社交平台留言區出現不少宣傳投資股票的留言,還會附上即時通訊軟件的群組邀請連結, 一旦點擊,就會不斷收到投資訊息的推送,群組內也會有人不斷遊說。

連結一點 電話即來

本澳一名年約30歲的女售貨員, 今年3月在社交網站點擊一條投資貼文的連結,一點擊後電話立即響起,一名操英語、自稱基金經理人的男子詢問她是否想投資,其後以信用卡共八次向有關投資平台合共注入十萬元款項,購買美元、石油等投資產品,但每次投資後均收到客服來電,以各種不同理由表示投資失利,需要注入更多資金,最終察覺受騙。

另外一名30多歲的本澳女子,則經同事介紹在網上經某平台購買內地股票,被告知可賺取10%的回報,且其同事聲稱已透過該平台成功賺到錢。受害人信以為真,下載有關軟件,在該平台上認識自稱股票業務人士,按照指示透過網上銀行轉賬人民幣50,000 元到指定賬戶。

起初,她一度成功取出2,000元,但之後不斷被遊說購買其他股票,於是再將35,000元轉賬到該戶口,最終欲提款時已不能成功,方知受騙。

貪念讓人愈踩愈深

網絡詐騙防不勝防, 議員李靜儀表示,騙案手法雖有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利用市民大眾希望「搵快錢」的貪念,騙案往往以「高回報」、「快收錢」、「機會只此一次」作招徠,吸引市民短期內作出投資決定,並在投資初期讓市民嘗到甜頭,待市民「上釣」後即再三要求加碼投資,才能收回尾數。等到市民愈踩愈深,驚覺有問題,要打電話到網站客服投訴時,網站便會關閉市民的賬號,最終失去聯絡。

發現有關連結 可即時舉報

在防範詐騙方面,她認為市民可多做一步,例如發現涉及「錢銀轇轕」時便要小心,若網站涉及輸入個人資料更要留神,騙徒通常在取得用戶資料後即時致電,以將其個人資料公諸於世為由,勒索被害人大量金錢,被害人在主動權盡失的情況下,往往不敢報警,只求付錢了事,一次付錢對方便會再三敲詐。

她又指市民始終接觸網絡的層面較廣,比警方能更快得知網絡騙案的出現及變化,故市民如在網上見到相關投資連結,應即時與警方聯絡,讓警方及早跟進有關事件。

網絡警察 可主動出擊

前社區警務聯絡主任陳德勝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最近確實出現很多網絡騙案,他認為現時警方的宣傳暫時足夠,包括在電視、網絡及街道等,無奈每一個人的生活圈子不一樣。

他稱,網絡上有些一眼看下去便知道是騙局,惟仍有不少人深信不疑,只因存在貪念,例如:投資快速回報、教授如何投資秘訣等,「邊有咁大隻蛤乸隨街跳」。

陳德勝認為,政府除了透過多渠道進行宣傳外,也需要加強網絡監管,如網上警察可以在前期工作「做多啲」。他指,現在多數是事主發現受騙後去報案,如果在網上監控則可以做更多,例如先梳理出哪些信息是存在詐騙成分,繼而主動出擊,盡量減少市民上當受騙的機會。

網上平台近期出現許多投資訊息,還會提供即時通訊軟件群組邀請連結,民眾往往一點擊,電話就來。 (司法警察局提供圖片)

力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