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指許多學生家長因子女遭欺凌求助 謝誓宏促多方合作共遏校園欺凌
  • 僅討論約20分鐘 樓市全面撤辣法案獲立法會29票支持「緊急」通過 公佈後翌日生效
  • 今日起 申請人可經電子申請系統查詢長者公寓申請結果
  • 4名小學生涉多次辱罵及襲擊一名女長者 司警局:未成年人犯罪須負法律責任
  • 議員籲以「人才引進」留住在澳就讀的外地大學生 賀一誠:現時符合要求不足兩百人
  • 賀一誠:本澳很多自殺個案涉及中學生及長者
  • 中央已批外籍家傭可到「新街坊」工作 賀一誠:暫未有申請
  • 議員促發展總部經濟 賀一誠著議員認識「經濟形勢」須先待本澳經濟回復
  • 賀一誠:祐漢新村舊區重整今年開展 順利樓首開工
  • 賀一誠:馬會地段需五至十年發展多功能場地 不興建住宅或賭場
  • 兩幅行賄歐文龍土地被判澳門特區 林偉夫婦不服上訴 終院維持原判
  • 鄭新聰:在維護國安問題上 只有「一國」之責 沒有「兩制」之分
  • 賀一誠:特區維護國家安全體系持續健全
  • 長者公寓首階段申請單位增至1,500多個 首三年使用費八折 預計首批759個單位今年第四季入住
  • 台灣保育團體籲人人以力所能及方式傳遞保育中華白海豚、珍惜海洋的訊息
  • 台灣保育團體籲人人應力所能及 傳遞保育中華白海豚、珍惜海洋訊息
  • 指填海造陸破壞大 保育團體批政府為建「生態島」寧填海也不建廢料篩選設施
  • 羅立文:「生態島」未有結論
  • 由特區政府選名「澳門大橋」可代表澳門 羅立文:「生態島」未有結論
  • 本月初路環一名「少年」高處墮下死亡 教青局未發稿 未回應是否學生身份

澳門是「我們」——命運共同體與未來展望

2020-10-11 11:46
作為「我們」,澳門的持份者,對這個城市的未來,有著甚麼樣的期盼?
澳門市民多年翹首以待的首份城市總體規劃草案終於出台,由九月四日起進行六十日公開諮詢。總規草案的規劃目標是「積極建設澳門成為一個快樂、 智慧、可持續及具韌性的城市」。然而,城市發展與保育之路能否並行不悖?面對未來二十年最核心的疑問,或許一眾主持總規咨詢的官員未必「心中有數」,亦無人能夠準確預測,總規將會引領澳門走向何處。或許正如《圓形》的一句話:「There was no answer」,但作為澳門持份者的每個市民,都應該如實地問自己:若以這小城為安身立命之所,我該如何出一分力,實現未來的理想生活?積極發聲,正是為自己爭取未來美好生活的重要一步。
有人曾說,對一個城市歸屬感強烈與否,視乎我們曾用多少時間去想像它的未來。歸屬感,就是對日常生活的感受與認同。《綠色生活》探討有關政府機構,對於設置廢物回收箱的便民之策,最後卻變成勞民之舉。若這小小的便民之策規劃都未如理想,市民又如何呼應及配合政府對於環境保護的未來呢?而今期《穿梭藝文間》聚焦於澳門市民對於公共閱讀空間的共同想像。我們訪問了幾位澳門居民,討論現改為選址愛都酒店的新中央圖書館應有甚麼功能,他們對於未來的圖書館又有怎樣的期盼?這些可見的未來,正是澳門市民凝聚歸屬感的所在。政府與市民都必須要用心建設未來都市的新藍圖,才得以綻放光彩。
無獨有偶,《藝文爛鬼樓》訪問了參與「新安樂園」多媒體影像展本地藝術家黃小雅及邱逢霖,兩人都不約而同地,希望澳門人思考這個城市對自身的意義以及未來,呼應了本期的核心主題 。正如黃所說:「澳門對很多人而言都是一個『安樂園』,其實也有少少想問觀眾,未來希望這片安樂園是怎樣的?所以我們也頗強調『新』這字。」又如邱所說:「請觀眾寫下想法,令觀眾自己思考甚麼是安樂的地方,想在澳門怎樣安身立命。」
死亡帶給我們的,不只是對於現有生命的珍視,更是對於未來生活的再次確認。「我唔做死剩種!——與兒童讀『死』」,是今期《死生之間》的主題。今期通過繪本,再續上期探討之話題——兒童與死亡。《圓形》、《柯札克猶太隔離區日記:兒童人權之父最後的回憶錄與隨筆》、《讓孩子學會道別:「哀悼」是什麼意思?什麼是「接受死亡」?一起思考生而為人的必修課題》和《野狼的肚子我的家》。這些繪本不單開啟讀者思考死亡的意義,我們的書評人同時也希望讀者反省:「自己是不是在身上帶有生存者創傷症候群,帶著上一代的戰爭、饑荒、貧窮、死亡而有的種種良心不安,使之成為當代的疾病——失去自由、並無法追求自由的一種病。」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