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職技培訓發展資助下周一起申請
  • 消委會葡食安局商保消費權益
  • 深合區解讀多功能自貿賬戶
  • 中葡展示館豐富葡語國產品
  • 財委會:政府制訂預算應審慎
  • 去年三季四項目預算額有變
  • 樓市今“撤辣”
  • 一戶通商社通擬辦物商業登記
  • 李鴻忠出席中葡論壇開幕式
  • 迎接盛會
  • 去年公共停車場回報億一略減
  • E1區海關兩棧橋竣工
  • 警一周檢控百三違規行人
  • 輕軌橫琴線擬年內通車
  • 十六浦口首季罰四百途人
  • 大專生微電影賽徵件
  • 在粵澳生兩津貼下周申請
  • 城大探討琴澳文產高質發展
  • 中西學院訪科學發展基金
  • 專家科大談雪域高原防災

著名雕塑家潘鶴離世

2020-11-23 06:35




    “珠海漁女”作者   與澳緣深

    著名雕塑家潘鶴離世

    【本報記者廣州廿二日電】著名雕塑家潘鶴,今天上午十時四十五分在廣州離世,享年九十五歲。潘鶴青少年時代曾在澳門居住,其雕塑藝術航程亦從澳門開始。

    潘鶴,別名潘思偉,一九二五年生於廣州,籍貫廣東南海。曾從畫家黃少強學畫,後在澳門、香港等地從事肖像雕塑。一九四九年後進入華南人民文藝學院學習,曾在華南文聯、中國美術家協會廣東分會工作,為廣州美術學院終身教授,以及武漢大學、清華大學、汕頭大學客座教授,曾任廣東省美協副主席、全國美協常務理事。

    創作逾百大型雕塑

    潘鶴代表作有《艱苦歲月》、《開荒牛》、《珠海漁女》、《廣州解放》紀念碑等。在七十多年的藝術生涯中,潘鶴創作了一百多座大型戶外雕塑,分佈在國內外六十八個城市,六十多件中型雕塑也被國家級美術館及博物館收藏。潘鶴的藝術成就載入《世界美術史》及《中國美術史》,其傳略被收入多種《中國當代名人錄》及《國際名人錄》。

    潘鶴一九四四年逃離淪陷區曾到澳門居住,結識夏剛志(意大利雕塑家)、高劍父、楊善深、余本、陳福善、簡琴石,還曾為簡均、李珠、何賢之父、任劍輝等若干富豪名流塑像。

    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全國高校雕塑課程轉型為民間工藝的木雕、石雕、磚雕為主的歷史背景下,潘鶴率先向全國提出了“雕塑的主要出路在室外”等觀點,並首次將城市雕塑創作引入高等藝術教育領域,成為中國當代雕塑藝術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倡解放思想出新意

    潘鶴是“嶺南雕塑”的代表人物,有着鮮明的個人風格,在藝術形式上強調“解放思想,別出新意”,善於尋找形式與主題之間“完美的結合點”。潘鶴在雕塑教育中也是銳意進取、敢於創新、善於求變,在他的帶領下,廣州美術學院這塊沃土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雕塑名家,成為廣東乃至全中國雕塑人才的搖籃。

    作為雕塑界最具影響的藝術大師,二○○九年,潘鶴獲得由中宣部批准設立,國家文化部、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主辦的國家級美術最高獎“中國美術獎 · 終身成就獎”,二○一○年獲得由廣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文聯以及省作協評選的“廣東省首屆文藝終身成就獎”。

    座落在廣州市廣州大道南後滘西大街的潘鶴雕塑藝術園,是目前以潘鶴名字命名的最大戶外雕塑展覽館,長期展出其從藝以來為各地及博物館創作的百餘件不同題材城市雕塑藝術作品;並通過“求生存、求獨立、求解放、求富強、求和諧”五個規劃區域的雕塑作品展示,重現了中國從鴉片戰爭至今的百年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