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專題故事
  • 要聞
  • 體育
  • 娛樂
  • 產經
  • 即時新聞
  • 澳聞
  • 中國
  • 國際
  • 生活
新聞
  • 翰森製藥去年多賺27% 業務對行業負面因素相對免疫
  • 蒙牛盈利倒退令市場失望 績後股價急挫一成
  • 阿里再宣布撤回菜鳥上市 集團重組計劃已明顯改變
  • 三桶油業績各有優劣 油價走勢料將左右派息
  • 招行年度派息有驚喜 股價績後升近半成
  • 極兔速遞首份業績虧損 現價較招股走低一成
  • 九毛九去年純利反彈八倍 開放加盟後店鋪表現受關注
  • 中移動去年派息增近一成 集團計劃再提升派息比率
  • 美團去年業績扭虧為盈 績後股價再彈半成
  • 嗶哩嗶哩遭阿里減持 股價單日急跌近一成
  • 平保績後股價再跌半成 管理層認為遭市場低估
  • 長和系兩股同削派息 拖累長實股價見上市新低
  • 騰訊經調整盈利恢復增長 宣布加碼回購至千億港元
  • 日銀下次升息或在7月 日圓回升擺脫低谷
  • 潮玩業務展現韌性 泡泡瑪特績後創一年新高
  • 小米去年手機業務改善 電動車推出成短期催化劑
  • 港燈去年派息持平 大行料股息率可維持6.7%
  • 騰訊音樂業績勝預期 刺激股價一舉破頂
  • 藥明康德下調業績展望 績後股價進一步走低
  • 閱文全年收入倒退 惟今年或可受惠渠道優化

美國再出新招 四中企遭納斯達克剔除 屬政治問題 不宜盲目撈底

2020-12-14 11:02










納斯達克宣布將四間中國企業剔出指數,包括中國交通建設、中國鐵建、中國中車和中芯國際。(RTHK、央視圖片)

美國再對中企出新招,納斯達克(Nasdaq)宣布將四間中國企業剔出指數,包括中國交通建設(1186)、中國鐵建(1800)、中國中車(1766)及中芯國際(0981),本月21日生效,回應白宮的行政命令。上述四間中企全部都有在港交所上市交易,分析指剔出這些股份的影響集中在個股方面,對後市影響有限,因這些股份並非重要指數成分股,本身成交也不活躍。但由於屬政治問題,一日負面消息未消化,均不宜盲目撈底。(文:產經組)

高盛下調中芯國際2022年及以後盈利預測介乎2%至8%。(RTHK圖片)
今年首十個月全球吸資104億美元,反觀發展中國家基金卻流出239億美元。(RTHK圖片)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11月簽署行政命令,禁止美國機構或個人投資被當局列為受解放軍控制的企業,相關黑名單經擴充後涉及35間中資公司,有關命令於明年1月11日生效,意味美國投資公司和養老基金等無法投資許多重要國企。

而早在納斯達克出手前,富時羅素及標普道瓊斯指數已先後於上周三和上周四,把受制裁公司從它們旗下指數的成份股組合剔除。上述四隻股份亦在列。

四隻股份最多累跌23%

行政命令的原意,是禁止美國人投資名單上被界定由中國軍方擁有或控制的中國企業,但影響範圍明顯並不局限於美國人。因為全球追蹤有關指數的投資者,將會對名單上的中企股份及債券避而遠之,甚或減持現有股債。觀乎上述四隻在港上市股份,除中芯國際外,其餘股份,自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確認股份被列入黑名單至上周五為止,股價累積下跌15至23%。

對於指數公司陸續採取行動,大華繼顯執行董事梁偉源認為,被動基金將會在股份正式踢走之日沽清相關股份。惟當局也列明,明年11月才是完全沽清股份的死線,相信仍需時執行,且新政府上場後的做法或有別於特朗普,暫時毋須太擔心。

國際投資者需求增

他又指,近期指數公司陸續增加中資企業比重,倘當局把更多公司列入黑名單,驅使更多股份被剔除,將影響指數公司日後編制指數的客觀性,指數公司或面臨基金公司反對的壓力。

事實上,美國制裁中企的動作,似沒有影響投資者的取態,國際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的需求更暴增。基金研究及評級機構晨星所追蹤的大中華股票基金,今年首十個月全球吸資104億美元(約811億港元),反觀發展中國家基金卻流出239億美元(1,864億港元)。

非盲目撈底時機

宏滙資產管理董事及投資策略總監林嘉麒則指,儘管市場認為拜登未來或會撤回特朗普的行政命令,但由於指數基金減持下,被動式資金將要進行一輪減倉,相關上市公司需要經歷捱沽,股價才有望回穩。已被列為禁止買入名單,美國投資者不但是個人或機構都不得參與投資,也不能排除歐洲投資者都涉及在內,有沽盤沒有買盤,股價結果是跌。

股價是供求關係,不能夠以估值吸引就忽視政治因素及投資者結構上的影響。建議投資者不應視為盲目撈底時機,留待大部分負面消息過去才再吸納,且政治問題不容易在股票市場上解決,投資者遠離較可取。

高盛:降中芯目標價至26.7元

至於四隻股份中股價波動相對較小的中芯,高盛發表研究報告,維持對中芯國際正面看法,惟下調2022年及以後盈利預測介乎2%至8%,對其先進制點容量擴張持更審慎看法,惟被目前成熟產品強勁表現部分抵銷。

該行指,電源管理IC(PMIC)、傳感器(CIS)、嵌入式非易失存儲器的智能卡及微控制器(MCU)、射頻(RF)、指紋辨識IC均是中芯成熟產品主要增長動力,預期至明年第三季的產能利用率維持逾95%水平;而先進制點容量方面,因應美國供應商面對出口限制,部分儀器付運時間仍存不確定,故該行下調有關先進制點產能預測,但相信公司仍可繼續發展N+1、N+2的模式,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由28.7元降至26.7元。

路透社引述多名基金經理指,將會減持在美上市的中資企業,轉而投資在港上市的股份。(新華社圖片)
中概股退市風險增 基金經理:轉戰港股

中美貿易戰持續發酵,中國企業遭遇一波又一波制約,在美上市中概股更是如履薄冰,隨著退市風險增加,路透社引述多名基金經理指,將會減持在美上市的中資企業,轉而投資在港上市的股份,例如阿里巴巴(9988)、網易(9999)及京東(9618)等。資產管理公司Vontobel的基金經理Brian Bandsma指,一直關注中資企業的退市風險,現時危機已出現,開始將中資企業ADR轉倉至香港。安本標準投資管理中國股票投資主管姚鴻耀亦指旗下基金正在轉倉,他表示,上市地點其實不太重要,為審慎起見只會在香港市場購買相同公司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