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本澳新聞
  • 要聞
  • 兩岸觀察
  • 華澳人語
新聞
  • 連藍底大學也歧視陸生難怪跌跌不休
  • 連藍底大學也歧視陸生難怪跌跌不休
  • 蔡英文正為與柯文哲分手進行評估試探?
  • 蔡英文正為與柯文哲分手進行評估試探?
  • 蔡英文或將遭遇賴清德柯文哲兩路夾攻
  • 蔡英文或將遭遇賴清德柯文哲兩路夾攻
  • 桃檢吸取教訓後更大考驗還在後頭
  • 桃檢吸取教訓後更大考驗還在後頭
  • 民進黨發動對國民黨的「斬首戰役」?
  • 民進黨發動對國民黨的「斬首戰役」?
  • 金門開賭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路
  • 金門開賭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路
  • 九寨溝地震台方欲乘機「破關」卻碰壁
  • 九寨溝地震台方欲乘機「破關」卻碰壁
  • 只要去掉「台獨黨綱」將超越「維持現狀」
  • 只要去掉「台獨黨綱」將超越「維持現狀」
  • 中梵建交條件或近成熟將給小英「凌遲一刀」
  • 中梵建交條件或近成熟將給小英「凌遲一刀」
  • 以實際見聞利益攻心化解台青迷思
  • 以實際見聞利益攻心化解台青迷思

返還威權沒收財產提案是把雙面刃

2021-01-13 02:46
  明年十一月「九合一」選舉中的台北市長選舉,各方陣勢已初步明朗。現任市長柯文哲已經連任兩屆,依法不能再次參選爭取連任。其實,柯文哲即使是可以捲土重來,在民進黨不再與其合作並志在必得的情況下,也未必能贏。而且,在培養「接班人」方面,經營得很差,黃國昌沒有意願,黃珊珊戰力不足,柯文哲可能處於「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的尷尬狀況。
  在民進黨方面,已經定下了「收復台北市,市議員過半」的選戰目標。因此,民進黨高層排除各派系的紛爭,只讓吳怡農同額參選台北市黨部主委,為的就是讓他佔據「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勢。「進可攻」,是指吳怡農可以既「抬轎」,又「坐轎」,以民進黨台北市黨部主委之身參選台北市長,與國民黨的蔣萬安再次進行「雙帥對決」,未必會輸。「退可守」,就是吳怡農為陳時中「抬轎」,以其「小鮮肉」的魅力及形象,爭取年輕人的選票,以彌補陳時中年齡偏大的不足。
  在國民黨方面,雖然有羅智強等人也有意參選台北市長,但從黨內高層到基層,都基本上認為是由蔣萬安出戰最佳。其實,蔣萬安四年前有一次絕佳的機會,就是當時蔡英文受到黨內及「獨派」的壓力,不再禮讓及支持柯文哲,而是自行提名姚文智參選,這就形成「鷸蚌相爭」的效應,有利於國民黨的候選人。實際上,國民黨提名的丁守中即使是採用「佛系選法」,也只是輸柯文哲三千多票。因而有人「事後諸葛亮」說,如果是蔣萬安出戰,國民黨就已經奪回了台北市。
  但此前他卻一再婉拒,因而當時有不少國民黨人感到失望。蔣萬安棄選的原因,可能是出於有人所批評的「怯戰」,也可能是蔣萬安考慮到,丁守中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實行台北市長民選產生開始,就在爭取代表國民黨參選,但為了顧全大局,先後禮讓於黃大洲、馬英九、郝龍斌和連勝文,而此時年齡已大,難以再等四年,就禮讓給這位前輩。
  今次蔣萬安倘最後確定參選台北市長,被人們普遍看好。但其實也並不樂觀,因為其主要對手,無論是吳怡農還是陳時中,實力也並不弱。其中吳怡農在今年初的「立委」選舉中,初試啼聲就是衝著蔣萬安而來,向爭取連任的蔣萬安發起挑戰。由於吳怡農與蔣萬安都是高學歷的年輕人,而且相貌也同樣俊秀,因而兩人的選戰被媒體稱為「雙帥對決」,可能這也正是民進黨派出沒有選戰經驗的吳怡農挑戰蔣萬安的主要選戰策略考量。結果吳怡農雖然是初次參選卻成績不賴,以四成五的得票率敗給了蔣萬安,為歷屆該選區綠營支持候選人中差距最小者。而尋求連任的蔣萬安可說是「有驚無險」,其實也是嚇出了一身冷汗。如果台北市長選舉也是呈現「雙帥對決」,蔣萬安可能就是「有驚也有險」。
  而民進黨是派遣陳时中參選,將同樣對蔣萬安構成重大威脅。陳時中因為抗疫有功,曾經一度民調高升,超越蔡英文和蘇貞昌,當然更是高踞於蔣萬安之上。
  因此,蔣萬安正在暗中發力,努力創造更佳的參選條件,包括在深綠的選區開設法律服務點等。昨日他低調地提案修正《威權統治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適用範圍比照《促轉條例》。雖然蔣萬安不承認這是為自己的選舉舖路,而是必須「面對歷史,還原真相,台灣才能邁向和解」,但人們卻普遍認為是他為參選台北市長「拆彈」,漂白自己作為「蔣家後人」的「原罪」。民進黨人也看出了一點「味道」,雖然引發他們再次攻擊蔣介石、蔣經國父子「獨裁統治」的話題,但也不得不承認,這是為了選舉,而且又有人認為是高招。
  蔣萬安提案修正《威權統治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的背景,是在「二二八」紀念日的前夕,「促轉會」預告將於今日正式公告《威權統治時期國家不法行為被害者權利回復條例》,草案規定,從政治犯沒收的財產,政府須「原物返還」或「金錢賠償」。而蔣萬安則要搶在「促轉會」之前,領銜提出《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修正草案,藉此宣示「面對歷史、作對的事」,獲得黨魁江啟臣在內等十五名藍委連署支持,但大多是青壯派「立委」,資深「立委」僅占少數。
  蔣萬安提案修正《戒嚴時期人民受損權利回復條例》,據其所言是有鑑於戒嚴時期人民因內亂、外患罪而被沒收財產,因而明定威權統治時期,人民被不當沒收財產的返回辦法,以及擴大適用的罪名。蔣萬安說,威權時期冤錯假案牽涉罪名不限於內亂、外患罪,因此提案將適用的範圍擴張至《懲治叛亂條例》、《檢肅匪諜條例》之罪,並考量威權時期司法制度的特性,放寬請求返還範圍,人民除受無罪判決外,領有回復名譽證書或經撤銷有罪判決者,也可以請求返還財產或現金補償。由於該提案的適用範圍比照《促轉條例》,從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至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六日止,形同承認其曾祖父蔣介石、祖父蔣經國統治期間為「威權統治時期」,頗有「大義滅親」的意態。
  據「促轉會」內部評估,無論是台灣當局的提案,還是蔣萬安的提案,台灣當局估算必須返還的土地數量為二百五十五筆,總市值高達新台幣二百六十八億元,其中約四成七被沒收土地可原物返還,其餘台灣當局必須支付的金錢賠償約二百零九億元。
  很明顯,蔣萬安這是提前進行「拆彈」,清洗自己「蔣家後人」的「原罪」,避免在台北市長選戰過程中,被對手「摁住來打」,並順道吸收淺綠選民,以及因為意識形態而既不贊同民進黨政治主張,也不喜歡國民黨的左傾政治受難人及其後人的選票。畢竟,台北市長選舉是以整個台北市為選區,其中有一些行政區是綠營票倉,比如當年獨裁統治時槍決政治犯的刑場馬場町所在的萬華區,就是泛綠大票倉,「獨派」林昶佐就是在此連任兩屆「立委」。因而既然民進黨當局要提請相關法案,那就不如自己也搶先提交同類而且內容更寬鬆的法案,希望能夠爭取到上述人士的諒解。
  其實,如果不是其父親章孝嚴「認蔣歸宗」(章孝慈的後人就沒有改姓「蔣」),繼續以「章」為姓的話,可能就沒有此「原罪」,相反還將會引發一些其母親及自己曾經被蔣家遺棄的同情。而蔣萬安在提交此提案之前,據其所言,並沒有告知父親,可能也是有此顧慮。
  但該提案的弊處也不少。因為可能會反而挑起某些人的仇恨回憶。而且當時鎮壓政治犯的機構,固然有的是屬於「政府」和軍隊,但也有部分是屬於國民黨。這就變成其中一些案件是由國民黨的作為,現在卻要公家「埋單」賠償,並不合理。實際上,民進黨人就有此說法。如果在「立法院」審查及表決該法案時,民進黨黨團「順水推舟」,在贊同該法案的主要精神的同時,又挾著多數議席優勢,添加倘案件是屬於國民黨機構的責任,就應由國民黨負擔賠償,這對於已經被凍結資產的國民黨,可能是雪上加霜,難以負擔,弄巧反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