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本澳新聞
  • 要聞
  • 兩岸觀察
  • 華澳人語
新聞
  • 宜透過官委途徑補強葡裔法界人士的不足
  • 宜透過官委途徑補強葡裔法界人士的不足
  • 國家安全及信息安全的利益高於一切利益
  • 國家安全及信息安全的利益高於一切利益
  • 「蒙藏委員會」併進港澳處是打臉蔡英文
  • 「蒙藏委員會」併進港澳處是打臉蔡英文
  • 捍衛主權「硬的更硬」,嘉惠同胞「軟的更軟」
  • 捍衛主權「硬的更硬」,嘉惠同胞「軟的更軟」
  • 雙選舉年兩位昔日「票王」情歸何處?
  • 雙選舉年兩位昔日「票王」情歸何處?
  • 從「租務法」難產中應得到的幾個啟迪
  • 從「租務法」難產中應得到的幾個啟迪
  • 習主席關懷港澳居民 國民待遇一家親
  • 習主席關懷港澳居民 國民待遇一家親
  • 「智城合約」基於國家安全可以豁免公開競投
  • 「智城合約」基於國家安全可以豁免公開競投
  •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換屆將會出現新氣象
  •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換屆將會出現新氣象
  • 智慧城市有助提高效率品質宜做好宣導工作
  • 智慧城市有助提高效率品質宜做好宣導工作

應是首先要求台當局撤銷對澳門歧視措施

2020-12-16 05:11
  一群在台灣就讀的澳門學生近日組成「在台澳生關注小組」並發起連署,指出寒假即到,但寒假時長有限,他們如返澳度假來往兩地共需要隔離二十八天,將會影響到開學時程。因而呼籲台灣和澳門能作出溝通,開放兩地有限度恢復來往或縮短隔離時間,讓學生歸家有望,且開學返台時可以不耽誤學業。
  但「關注小組」的呼籲,當即遭到台灣當局「打臉」。據台灣《蘋果日報》報導,「教育部」把球丟給「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聲稱對境外生的入境檢疫措施,將持續依「指揮中心」各項防疫措施,及最新疫情相關規定辦理。而「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則聲稱,依目前「商務泡泡」規定,除須要有相關人等或公司出面擔保,入境後也不能任意活動,即使比照「商務泡泡」,在受管制的情況下,佳節也不易盡興。他表示,澳門雖被列為感染低風險地區,但各國疫情變化仍需持續觀察,加上澳門官方沒有主動提出相關討論,指揮中心現仍不考慮開放。
  莊人祥關於「澳門官方沒有主動提出相關討論」之說,顯然並不符合事實。實際上,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早在上月就在回應在台澳門學生訴求時表示,與台灣「傾唔到」通關。「呢個唔怪得我哋,我哋點樣傾都傾唔到,唔係我哋唔想去傾,我哋真係傾唔到」。他又稱,澳門已經連續兩百多天沒有新增病例,屬於真正的低風險地區,但「佢都未放我哋,都係要我哋十四日(隔離),佢唔知咩考慮」。這樣台澳兩地根本無法進行良好溝通,儘管我們有意願去溝通,但在這無奈的情況下我們真的無能為力了。
  台灣當局老是吹噓自己是世界防疫抗疫工作做得最好的地區,並以此作為政治資本意圖打開世界衛生大會的大門。但與澳門特區的防疫抗疫成績相比,卻只不過是「小兒科」而已。實際上,截至十二月十四日,澳門澳從未出現新冠肺炎病毒社區傳播,已連續二百六十天無本地病例報告(包括無症狀感染者),已連續一百七十一天無境外輸入病例報告。沒有死亡病例,所有病人(累計確診病例四十六例,包括四十四例境外輸入病例,二例輸入相關病例)已全部出院,無任何醫務人員受到感染。所有治愈病人已完成康復期隔離,目前沒有密切接觸者接受醫學觀察。
  而台灣方面的「輝煌成績」則是,截至昨日,病例總數為七百四十二人,其中分別為六百五十例境外移入,五十五例本土病例,三十六例敦睦艦隊及一不明;另一例(案530)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七人死亡、六百一十一人康復及解除隔離、一百二十四人住院隔離中。就是在昨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兩例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分別為菲律賓籍三十多歲女性移工(案742)及印尼籍三十多歲男性移工(案743)。兩人都持陰性證明,卻在出關前採檢確診。
  而就是在台就讀澳生所關注的兩地出入境政策方面,目前澳門特區政府對台灣居民的待遇,嚴格執行一個中國原則,允許台灣居民與內地居民及香港居民入境,入境前十四天內都在台灣者,須持有七日內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入境後要接受十四天指定地點的醫學觀察(但入境前十四天內曾經到過外國,禁止入境);入境前十四天內曾經到過香港,須持有二十四小時內進行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入境後要接受十四天指定地點的醫學觀察;入境前十四內曾經到過中國內地,須持有七天內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測試陰性結果證明或採樣證明入境;而曾經到過內地的高風險地區的人士,須接受十四天指定地點的醫學觀察。
  但台灣當局是如何對待澳門居民的?自從二月十一日起實施「暫緩入境」措施之後,這場「暫」字就發生了「質」的變化,變成了與其相對的「久」。連「隔離觀察十四天」的「待遇」也不給予提供。後來雖有微小放鬆,也只是僅限於商務人士,而且仍需隔離五日。
  曾記否?就在台灣當局今年二月十日宣布,十一日零時開始「暫緩」港澳居民入境時,從宣布到實行只有半天時間,當中就包括大批赴台讀書的澳門學生。他們中不少人來不及訂購機票以至是收拾行李,而被擋在「島門」之外。後來澳門高教局對受影響澳生進行登記,共計有一千三百二十二人。這些學生不知如何繼續學業,非常仿徨。儘管台灣當局推出「港澳學生安心就學」措施,但作用不大,尤其對於四百二十二名大四畢業生來說,台灣當局「一刀切」的政策,可能會影響他們一生的前途。澳門高教局爲了不影響這些學生的學業,宣布受疫情影響的在台澳生,可以向本地七高校申請轉學。
  而與此同時,正是歐美疫情肆虐之際,台灣當局卻允許外國人入境,卻仍然禁止當時疫情已經基本受到控制的中國大陸的居民入境,而且仍然對已經完全控制疫情的澳門特區的居民,實施實質上是「長久」的「暫緩入境」的禁制措施。說到底,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歧視措施。實際上,中國大陸和澳門特區,都允許台灣居民入境,只是必須實行隔離觀察十四天而已。
  就連內地媒體在台灣的駐點記者,台灣當局也不「放過」。原有的駐點記者的工作證效期只有三個月,但在台灣當局拒絕對計劃接替人員發出入境及工作證件後,他們只能是一再請延期。其中有的人因為已經離開一年的家中有事,只能是在無人接替的情況下返回大陸,而造成「空窗」現象。
  日前,有台灣媒體質疑台灣當局對香港居民的所謂「救援」政策,指出雖然有一千七百人申請居留,但只有七例獲得批准。台灣當局擔心遭受人權機構的壓力,連忙公佈一批數據,說是自今年一月起至十月底,香港來台居留許可人數達七千四百七十四人,定居則有一千二百七十二人。其中十月來台的港澳人士們大增,分別有一千九百七十四人及二百八十九人。
  在「暫停入境」的政策下,這些人是如何入境台灣的?如果是「另開側門」,卻從來未見宣布。實際上,早在疫情發生前就已經移居台灣的蕭若元日前就曾經在其「蕭氏新聞台」節目中聲稱,幸好他是在疫前就已辦好一切手續,否則就來不及了,據他所知,就有很多人因為疫情而無法進行申請,他還對這些「後知後覺」者表達同情。
  因此,造成目前在台澳生「有家歸不得」的情況,首先是台灣當局實行歧視政策,其次是台灣當局吹噓的「抗疫成績」,連其自己也不敢完全相信。而且,還「傲慢兼偏見」到,拒絕與澳門溝通,卻反過來倒打一耙,胡說什麼「澳門官方沒有主動提出相關討論」。其實,即使是澳門提出討論,也將肯定遭到拒絕,因為已經聲明在先:「指揮中心現仍不考慮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