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本澳新聞
  • 要聞
  • 兩岸觀察
  • 華澳人語
新聞
  • 宜透過官委途徑補強葡裔法界人士的不足
  • 宜透過官委途徑補強葡裔法界人士的不足
  • 國家安全及信息安全的利益高於一切利益
  • 國家安全及信息安全的利益高於一切利益
  • 「蒙藏委員會」併進港澳處是打臉蔡英文
  • 「蒙藏委員會」併進港澳處是打臉蔡英文
  • 捍衛主權「硬的更硬」,嘉惠同胞「軟的更軟」
  • 捍衛主權「硬的更硬」,嘉惠同胞「軟的更軟」
  • 雙選舉年兩位昔日「票王」情歸何處?
  • 雙選舉年兩位昔日「票王」情歸何處?
  • 從「租務法」難產中應得到的幾個啟迪
  • 從「租務法」難產中應得到的幾個啟迪
  • 習主席關懷港澳居民 國民待遇一家親
  • 習主席關懷港澳居民 國民待遇一家親
  • 「智城合約」基於國家安全可以豁免公開競投
  • 「智城合約」基於國家安全可以豁免公開競投
  •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換屆將會出現新氣象
  •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換屆將會出現新氣象
  • 智慧城市有助提高效率品質宜做好宣導工作
  • 智慧城市有助提高效率品質宜做好宣導工作

主客觀原因導致打贏爭奪青年學生這一仗

2021-01-16 05:00
  二零二一年中國內地普通高校聯合招收澳門保送生考試,定於今日上午十時至下午四時在教業中學舉行,逾千名應屆生將參加保送生考試。為此,教育部港澳台事務辦公室副主任王志偉率領考務團一行逾百人於一月十五日至十九日蒞臨澳門主持考試。屆時九十八所內地高校的代表,將於今日上午十時開始,即場對逾千名澳門學生進行面試、筆試等考核程序。保送錄取結果及「徵集志願計劃」將於明日中午十二時於高教局網頁及保送生推薦系統公佈,獲錄取的保送生可自行於系統下載《預錄取通知》。
  二零二一年共有一千一百九十二名應屆高中畢業生,獲其所就讀中學推薦參加保送考試。最多學生報名的前五個地區分別為廣東、北京、上海、湖北和江蘇,報名人數超過保送名額的高校共有三十三所。未獲錄取的保送生可報名參加「徵集志願計劃」,並須於明日中午十二時至後日上午十一時登入高教局保送生推薦系統重新揀選志願高校及志願專業,向尚有餘額的高校爭取保送機會。
  未能參加澳門保送生計劃的應屆畢業生,可以參加另行進行的中國普通高等學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台地區學生考試(澳門區),及暨南大學、華僑大學的入學聯考。
  相比之下,由於疫情關係,台灣當局的海外聯合招生委員會,雖然也仍然對澳門招生,但卻是在線上進行,並未像往年那樣在澳門進行現場考試;而錄取標準,是以參考澳門應屆高中畢業生參加澳門四校聯招考試的成績採計成績,擇優錄取。這當然遠不如內地高校在澳門進行保送及聯招考試那麽具有「陣勢優勢」。而且,考慮到台灣當局對澳門學生的防疫措施的嚴苛程度,即使是有澳門學生參加台灣高校聯考,可能人數也將不會太多。實際上,在去年疫後,澳門學生先是有部分因為台灣當局實施「暫緩入境」措施而返不了學校,後是被困在台灣島,有家歸不得,就連寒假及聖誕節都是如此,因而想起都「怕怕」而卻步。
  就此,今年兩岸爭奪澳門生源,實質上是爭奪澳門下一代的大戰,內地高校打贏了一仗。這次,既是內地高校積極作為,也是台灣當局的不對等甚至帶有歧視性質的防疫措施,這兩個主客觀原因而致,在很大程度上是台灣當局自己打敗了自己,夫复何言?
  實際上,澳門特區政府允許台灣居民入境澳門,只是必須進行十四天隔離醫學觀察,如是入境前已經在內地(高中風險地區除外)逗留十四天,持有七天內有效核酸檢測報告者,還豁免醫觀隔離。但台灣當局卻是對防疫成績更佳的澳門居民,實行「暫緩入境」實質上是禁止入境的措施。這就使得在台就讀的澳門學生深受其害。後來雖然允許澳門學生在實行隔離醫學觀察下個案入境,但由於兩地都互相實行十四天隔離觀察措施,一個寒假的日程就此耗掉了,遑論聖誕等假期。而在澳門與內地之間,除了內地零星的高中風險地區之外,基本上是只要持有七天內有效的核酸檢測報告,都可以豁免隔離醫學觀察,等於是自由通關。在此情況下,內地的高校就比台灣地區的高校,對澳門應屆畢業生更具吸引力了。
  這可能會對台灣地區的大學,尤其是前些年紛紛從相當於大陸地區中專的職業學校,「升格」為大學的私立高校,本身就由於台灣地區近年來少子化而受到生源減少困擾,造成雪上加霜的影響。實際上,已經有多家私立大學撐不下去,甚至連老資格的高校,也關閉了一些所系。
  在過去,台灣地區高校對招收澳門學生,是佔有優勢的。尤其是在「文革」期間,內地的大學停課鬧革命,後來雖然復課卻只是招收工農兵學員,澳門應屆高中畢業生無法入學。直到「文革」結束,才恢復招收澳門學生,但由於「文革」期間,一方面老教授成了批判對象,與外界脫節,另一方面有不少工農兵學員留校任教,教學品質不高。這就讓教授多是留洋博士的台灣地區高校,成為家庭並不富裕的澳門學生升大的「洩洪道」。這也是在中葡談判後澳門過渡期初期的公務員本地化浪潮中,台灣地區學歷者的競爭能力高於內地就讀者的原因。
  但經過改革開放,撥亂反正,內地學校也有不少留洋者返國任教,教學品質突飛猛進。而台灣地區的高校卻處於「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狀態。因而近年來在內地高校就讀者的競爭力,並不遜於赴台就讀者,甚至反超前。
  實際上,據澳門高教局年前的一份調查資料顯示,從台灣畢業的澳生一年後有百分之二十三點三未就業,遠高於從澳門(百分之九點六)和內地畢業(百分之十六點五)的澳生;從畢業六個月後的平均月收入超過一點八萬元的學生比例來看,在澳門高校畢業學生佔百分之三十九點二,內地高校畢業的學佔百分之三十六點五;台灣高校畢業的學生只佔百分之十九點八,比例不及內地或澳門的一半。所以,無論從畢後的就業率還是薪酬水平看,台灣畢業的澳生都是最差的。
  薪資水平當然與競爭能力密切相關,而競爭能力又來自於就讀學校的教育及學術水準,以及學習風氣、校園氛圍。實際上,據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歷年公布的《年度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榜報告》顯示,中國內地有五十多家高校登上該榜,其中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排在第三十五位以內。雖然台灣地區也有二十多家大學入列,但整體排名表現並不理想。其中台灣大學排名還跌到第一百九十五名,「清華大學」排名則在二百五十一至三百名之間。負責這項調查的主編巴堤告訴中央社記者,勉強在前二百名的台灣大學名次大跌的原因主要是教學與研究環境表現不理想。
  而在校園氛圍,尤其是在學生間的聯誼方面,在內地的大學,從教師到同學,都對「一國兩制」懷有敬重之心,因而有利於心理愉快,增長友誼。尤其是在這個年齡段,正是人生觀建立並成形之際,心理佔有很大的因素,澳門學生在內地就讀,容易積聚正能量。而且在內地讀書,由於不少是貧窮子弟,為求翻身,讀書很勤奮,天剛亮就起床「猛K書」,澳門生在這種學習氛圍之下,深受熏陶感染,參與其中。而台灣校園的學習風氣較為懶散,不少學生白天翹課,晚上風花雪月,無心苦讀。而且校園內的「綠色恐怖」正在形成並有擴大之勢,但在民進黨可能長期執政的背景下,校方不方便更不敢於予以糾偏,甚至會在親綠甚至本身就是民進黨政客的教授的縱容下,更助長這股歪風。使得藍綠學生的對立十分嚴重,那些所謂「天然獨」的本地學生,喜歡與大陸及港澳學生「抬槓」。當大陸及港澳學生表達與他們不同的政治觀點時,當即遭到圍攻。一些抵受不住其欺凌而屈服者,或是感到興趣者,就參加了他們的活動。當畢業後返回居住地後,可能會變成「小英青年軍」的當地「機動隊」。有的不屈從者則感到十分壓抑,長此下去,心理嚴重歪曲,容易罹患憂鬱症。
  因此,國家教育部擴大招收澳門保送生的舉措,也可說是幫助澳門應屆高中畢業生,找到更好的學習環境,避免遭受「小英青年軍」的「荼毒(獨)」。兩者相比,當然是內地高校比台灣高校更具吸引力。再加上當前受到疫情的影響,前往台灣地區升大的澳門生或將大減。因而在「爭奪澳門下一代」的鬥爭中,內地是佔了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