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專題故事
  • 要聞
  • 體育
  • 娛樂
  • 產經
  • 即時新聞
  • 澳聞
  • 中國
  • 國際
  • 生活
新聞
  • Spotify首季由虧轉盈 績後股價抽高一成
  • 平保首季盈利按年下跌 惟市場解讀仍然正面
  • ASM太平洋首季收入兩成 惟訂單反映復蘇信號
  • 市場觀望支持措施效用 港交所績前股價抽高
  • 茶百道掛牌表現滲淡 上市首日跌低招股價27%
  • 泡泡瑪特首季銷售增四成 帶動股價創逾一年新高
  • 減價戰影響市場情緒 理想股價跌至一年新低
  • 中聯通首季純利多賺9% 增長放緩但股息具吸引力
  • 美國運通季績後抽高6% 股神投資今年來累升兩成
  • 台積電首季業績勝預期 惟次季指引保守惹憂慮
  • Meta更新自家AI大模型 將全面整合至社交平台
  • Netflix打擊共享成效見頂 擬不再公布每季用戶數量
  • 安踏首季銷售符預期 主力品牌維持正面增長
  • 大客Adidas銷售勝預期 申洲受惠前景看漲
  • 旅遊需求復蘇勢頭未止 攜程同程獲大行看好
  • 新秀麗潛在私有化出變數 收購方擬因估值高擱置計劃
  • 地緣局勢升級推高油價 石油股再受額外因素支持
  • 強生分拆後季績未及預期 醫藥部門表現失色
  • 內地客監管消息帶來衝擊 友邦股價見近七年新低
  • 高盛首季盈利增近三成 投行業務復蘇帶來支持

國際油價創一年新高 帶動石油股走勢

2021-02-04 11:02










市場預期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及其盟國減產行動將讓全球原油供應量更緊繃。(互聯網圖片)
中石油昨日升逾1%。(互聯網圖片)
因疫情帶來全球的經濟封鎖,嚴重打擊原油需求。(互聯網圖片)
國際油價上升帶動石油股走勢向好,中海油升逾3%。(互聯網圖片)

國際油價昨(2)日上升,英美期油一度急升3%或以上,創一年新高。市場預期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及其盟國減產行動將讓全球原油供應量更緊繃,《路透》報導,倫敦布蘭特期油高見每桶58.05美元,升幅達3%。收市報57.46美元,升1.11美元,升幅2%,連升三個交易日。紐約期油曾觸及每桶55.26美元,升幅3.2%。收報54.76美元,升1.21美元,升幅2.3%。國際油價上升帶動石油股走勢向好,中國油氣控股(0702)大升30%;中海油(0883)及中海油田(2883)均升逾3%,中石油(0857)亦升逾1%。(文:產經組)

根據《路透》調查顯示,石油輸出國組織在1月的原油產量,已連續七個月上升,但增幅比預期小。調查指,在油組國及其盟國同意進一步緩解供應限制之後,雖然原油產量其實正持續成長,但漲幅仍低於預期,各國仍相當克制,基本上都還是遵守在減產協議範圍內。另外,市場預料全球貿易環境有望在美國新政府任內進一步好轉,加上美國疫苗注射進度快於預期,且之後新一輪財政紓困協議有望出枱美國國會快將通過刺激經濟方案,加上美國寒冷天氣提高取暖油需求,種種原因推動油價加快上升。

因疫情帶來全球的經濟封鎖,嚴重打擊原油需求,到2020年底,儘管全球主要生產國同意創紀錄的全年減產,油價仍然比2019年均價低約20%。故亦有意見認為,在今年經濟復甦的情況下油價上升空間非常大。

無懼制裁 中海油田維持「跑贏大市」評級

國際油價波幅影響石油股價走勢。雖然中海油早前被美國列入制裁黑名單,但其在成本控制方面一直表現良好,加上市場對今年油價前景更加樂觀。早前瑞信發布研究報告,將其子公司中海油田服務目標價由7.5元上調40%至10.5元,維持「跑贏大市」評級。報告中稱,油組國及其盟國同意進一步減產,以應對因公共衛生事件而造成的需求減弱,同時預期原油庫存會於今年底有改善,上調2021至22年布油價格預測至59美元及63美元(原本50/60美元)。

瑞信表示,中國海洋石油今年的資本開支,令市場對中海油田的展望有更好的可見性,預期前者的開支介於850至950億元人民幣按年增6至19%,主要用於離岸業務,將帶動中海油服的工作量和均價提升。

據Wind資料,昨日南下資金淨流入123.58億元。騰訊(0700)獲淨買入22.22億元,中海油獲淨買入18.12億元,美團(3690)獲淨買入13.88億元;小米(1810)淨賣出4.3億元,中芯國際(0981)淨賣出1.6億元。

中海油發展再生能源前景佳

此外,高盛發研報預期,中海油於2021至2025年產量年複合增長率為7%,料未來公司將透露更多減碳計畫,以配合其母公司所公佈的碳中和措施,亦認為公司因其低專案成本而大大受惠於高油價,予目標價12元,重申「買入」評級。

高盛續指,中國主要油企在可再生能源多元化方面較歐洲主要油企落後,認為中海油正處於有利位置以吸收潛在碳成本的影響,因為其低碳業務及強勁的盈利能力。該股收市報8.46元,升3.55%,最新總市值3,777億元。

高盛指,中國主要油企在可再生能源多元化方面較歐洲主要油企落後,認為中海油正處於有利位置以吸收潛在碳成本的影響。(互聯網圖片)
石油企紛紛投入再生能源 未來石油股需求或遭打擊

高盛報告指出,中國主要油企在可再生能源多元化方面較歐洲主要油企落後,認為中海油正處於有利位置以吸收潛在碳成本的影響,可見再生及清潔能源等發展潛力十分高。不過,有意見認為,長遠來看,隨著大眾獲取能源的方式變化下,國際石油股需求或會遭打擊。

隨著2015年《巴黎協定》設定了本世紀後半葉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愈來愈多的國家政府正在將其轉化為國家戰略,提出了無碳未來的願景。同樣,中國也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中海油最近亦有計劃發展風能和太陽能項目,中石油、中石化等也紛紛加入走綠色低碳清潔發展之路。市場上有意見認為,未來十年科技將會減低人類對碳的依賴。國際能源機構(IEA)的預計,2023年風能和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將超過天然氣和煤炭。

意見指,投資者對於可持續性能源的投資正在增強,以往石油股和經濟密切掛鉤,當經濟和貿易增長時,石油股的利潤也會隨之增長。不過未來隨著新能源發展或會發生變化,經濟不一定會帶動石油的復甦,投資者對石油股或存在更多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