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現代澳門日報
新聞
  • 內地旅客稱復活節來澳遊玩 錯峰出行
  • 復活節假期首日 至上午11時旅入境旅客逾2.6萬
  • 王偉中:令大灣區成高質量發展示範地
  • 生態環境部稱澳門綠色低碳發展成效顯著
  • 復活節假期開始 港珠澳大橋出境車道繁忙
  • 復活節假期首日 港珠澳大橋離境車輛增多
  • 再有“港澳藥械通”創新藥落地南沙
  • 30歲本澳女子拾獲手機據為己有被捕
  • 男子疑墮網上刷單兼職騙局失10萬元
  • 有議員促檢討未成年人性犯罪刑罰
  • 據報王文濤將訪歐洲 商電動車補貼調查
  • 王毅冀同阿盟政治上繼續相互支持
  • 國足原主帥李鐵認受賄行賄 擇期宣判
  • 街總新一屆理監事就職禮舉行
  • 街總辦酒會慶祝成立40周年 特首:續支持街總發展
  • 賀一誠冀應急管理部助澳提升公共安全水平
  • 賀一誠會見國家應急管理部一行
  • 衛局籲外遊預防登革熱及麻疹
  • 廣東省核應急委員會參訪氣象局
  • 新濠國際去年淨收益295.3億港元

借聾耳陳隻耳

2021-02-18 06:30
在廣府地區,大家都會留意到有人對他人講的話充耳不聞,彷彿是聾了一樣,當然也有真的聾人,但大多數都是故意裝作聽不到的。一般這種情況,大家就會稱呼此人為「聾耳陳」,而這個行為就會稱為「借咗聾耳陳隻耳——唔睬你」。
究竟「聾耳陳」的出處在何處?是否舊時有個耳朵聾的陳姓男子?當然不是,其實「聾耳陳」只是稱號,完全與陳氏宗親拉不上半點關係。這個阿「陳」與「唔使問阿貴」的「阿貴」,都是出於同音異字的巧合而已。
「聾耳陳」的「陳」,其實正字是「聄」,音診,有聽的意思。因「聄」與「陳」的轉音同音,且廣東人以姓氏當作人名呼對方時,習慣把姓氏轉讀成上聲,「陳仔」自然被轉呼為「診仔」了。故「聾耳聄」便被久傳為「聾耳陳」俗語「借咗聾耳聄隻耳」,意即佯裝聽不見。
除了「聾耳陳」,在廣府地區,也會稱呼盲人為「盲公陳」。而「盲公陳」與「聾耳陳」一樣,與陳氏宗親也拉不上半點關係,「盲公陳」的「陳」,正字便也是「眹」。「眹」也有眼珠的意思,而形容盲眼,就是「盲眹」了,而「眹」不算是冷僻字,「眹」讀「引」音時,有預兆、徵兆的意思。而古人會將吉兇形兆謂之「眹兆」,與占卜徵兆相關,因此「盲公眹」久而久之被寫成「盲公陳」,以形容占卜算命的人。
借聾耳陳隻耳

「盲公陳」形容占卜算命的人(互聯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