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昨晚上機場附近一女途人橫過馬路被撞倒 涉嫌醉駕司機不顧而去
  • 昨晚上機場附近一女途人橫過馬路被撞倒 涉嫌酒駕司機不顧而去
  • 美國人權報告批本澳言論、集會、結社、政治參與等自由及權利「嚴重」受限制 特區政府: 罔顧事實、抹黑
  • 文發基金:去年批出資助約二億 涉一千七百多個活動及項目 一億多免息貸款待還
  • 指露宿初中生從未「幾日無返院舍」教青局:學生或因當時「一時嘅情況」導致此訊息
  • 內港碼頭對開海面昨日發現一男性浮屍
  • 本月初「少年」輕生 教青局未發稿公佈? 黃嘉祺:因應個案 「個別處理」
  • 石排灣業興大廈第八座停電逾一日半 修復需時 三長者需入住臨時院舍
  • 文化局:爭取今年內落成啟用青洲坊圖書館
  • 新中國精英:走向全球舞台的競爭之旅
  • 就「生態島」項目查詢市政署、環保局、海務局十數個問題 涵蓋海豚保育、環境影響、建造細節等 無一獲正面回應
  • 中葡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明開幕
  • 梁孫旭促檢視缺場地的熱門運動 馬場用地或可開闢為臨時體育場地
  • 拆掉再重組
  • 林宇促加強發掘隱蔽長者、主動關懷 社工局:將核查風險個案、主動接觸未如期續期福利津貼的受益人
  • 輕軌東線去年第三季較第一季增90億預算 公建局:因工程開展而增 未超總預算314億
  • 各有說法?指少年昨晚未返院舍 院舍已通知家人 社工局:家人未有接聽及回覆
  • 初中生凌晨逗留快餐店「數小時」司警:因缺家庭照顧入住院舍「幾日」冇返院舍 未有人報警
  • 指許多學生家長因子女遭欺凌求助 謝誓宏促多方合作共遏校園欺凌
  • 僅討論約20分鐘 樓市全面撤辣法案獲立法會29票支持「緊急」通過 公佈後翌日生效

垃圾回收率提升?陳俊明:或因垃圾多咗

2021-02-27 00:53




他認為,整個社會必須從源頭減廢,政府亦須考慮法規、政策配合包括垃圾分類立法以及對生活垃圾進行徵費。「(政府)你若講明呢五年之後立會立法分類或者強行生活垃圾要徵費,市民(會)有個意識準備」。
回收率上升?或因混淆
陳俊明稱,過去幾年澳門的垃圾回收率似乎有所上升。若回收率只是計去年的回收量比前年升高了多少,是一個不科學的數字。「回收率係升緊⋯⋯可能係因為垃圾量多咗,唔係講緊整體回收嘅率提升。例如,我舊年100件垃圾,我回收10件,10%,第二年,15件回收左,係唔係高左5%?但係入左200件垃圾。」
他又指,近幾年淘寶、網購蔚藍成風,所產生的垃圾可以「災難」來形容。整體黎講,澳門產生的垃圾量增加了,「所以千祈唔好confused(混淆),回收率高咗⋯⋯因回收的總量多咗,基數大咗」。
陳俊明分析澳門回收困難有其原因,一來再買的成本低;二來倉存的成本高,難發展二手市場。他希望澳門做到源頭減廢,垃圾總量下降同時回收量上升;建議市民盡可能延長物品的使用時間,最簡單就是學習節約、自備袋、餐具;選擇購買少包裝的東西或使用可循環再用的物質。
澳門辦公室產生大量廢紙  雖高質但只能燒
在陳俊明看來,城市有大量由辦公室產生的廢紙,雖然質量高,但由於沒有「出路」變成再造紙故只能燒掉,造成浪費而且影響空氣,甚感可惜。「澳門嘅廢紙的質素係好靚㗎⋯⋯只係當垃圾嚟燒。澳門係冇好好地處理,就當左最低層嘅垃圾⋯⋯同啲紙皮擺埋一齊,回收到就回收,回收唔到都係燒。」
他認為利用廢紙生產再造紙在澳門可以商機,再造紙在內地及外國漸受歡迎。但澳門政府在方面的意識仍好薄弱,「(政府)好多時都買啲靚紙啊,仲係原生木材嗰啲紙張」,本地居民亦不太關心如何減少用紙。或成本太平,但若回收的話則「需要嗰啲人力資源、要儲存起、不如燒左算。」陳俊明亦認為二手傢俬市場面對同樣狀況,難以承擔經營成本,而且買新又不貴。
澳門無能力處理自己製造的垃圾
陳俊明指澳門的環保政策比其他地方落後十年。如香港建築廢料徵費已實施幾年,澳門今年先開始行;而且還在建築業高峰已過才實行,「最需要嘅時候佢(政府)唔立法,依家都冇乜大型嘅基建⋯⋯依家先來話收建築廢料,所以係後知後覺。」
內地近年來一直收緊可回收的資源垃圾的入口,很多澳門原可以入口內地的資源垃圾被拒。陳俊明表示,自從內地2018年開始閂閘澳門的回收行業「喊哂」,「閂(拒收)塑膠、紙,2019年、2020我哋喊曬,我哋嘅回收業啲嘢擺喺邊呀?咪見到荔枝碗一大堆垃圾囉。」
「澳門政府一直都冇要求大家減少垃圾,但係佢又自己做唔到(處理),唯有靠內地。依家內地閂閘,咁你就自己諗辦法啦。」又指,見到都是一個困局,但未見到一個解決辦法。
沒有引以為傲的環保政策
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早前在立法會表示,今年無意立法強制垃圾分類。然而,台灣、上海等地都已實行強制立法分類。陳俊明指,台灣、新加坡等都已有垃圾分類的法例。一開始當地的市民一定投訴不方便,但慢慢就會適應。以台灣定時、定點收垃圾的措施為例證明市民可以適應。「澳門政府敢唔敢做?佢就唔敢啦,連諗都唔想諗,呢個就係我覺得好令人失望嘅地方。」他批評政府對此態度不夠明確,認為若無市民壓力,強制垃圾分類並非當局願意碰的事。
唔好賴遊客 「掩蓋左我哋應盡嘅責任」
不少本地人認為,大量旅客來澳或令本城垃圾總量上升。陳俊明則表示若以酒店的垃圾量為例,大約佔澳門總垃圾量三成,不能歸咎於遊客令澳門垃圾變多。當然,若有些旅客在街上扔垃圾則未能追蹤。
陳俊明認為,更重要是身為主人家的澳門有沒有設立規矩,讓客人跟隨。「我覺得好多時候人嚟到你嘅城市,遵唔遵守你個規矩,係睇你冇呢個規矩,政府冇定規矩我點樣遵守啊?」如其台灣朋友想來澳都想實行垃圾分類,其他國家麥當勞或西餐店顧客食完之後要自己去分類。「呢度冇呢個文化⋯⋯政府有冇(製造)呢個氛圍?甚至用法規(去)罰款呢?」又以新加坡為例,為了使城市潔淨,「佢係所有嘢都要罰錢,香口膠連買都冇得買⋯⋯呢啲就係由政策開始令你減少垃圾」。
可能有些環保政策一開始會使市民不便,但若實施了,無論本地人或旅客會慢慢適應。「所以我覺得唔可以將呢個責任放喺遊客度,亦唔可以咁樣就掩蓋左我哋應盡嘅責任。」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