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2023年經屋申請昨日截止 房屋局:共收到6,562份申請
  • 黃少澤:預期下半年選日子 搬遷在囚人士至新監獄
  • 國安委員會首次年度大會 賀一誠:持續提供更高水平的安全保障
  • 兩大學生墮公檢法騙案 被誘騙到珠海某酒店匿藏 曾一度失聯
  • 兩公務員涉嫌從事兼職未申報利益 廉政公署:涉嫌觸犯「資料不正確罪」
  • 特首賀一誠下月16日列席立法會回應議員提問
  • 南光實業提前一年多解除大橋邊檢大樓商用空間經營合同 保安部隊事務局:因疫情難招商
  • 議員批「生態島」損害中華白海豚生態 當局:有必要性 由國家共同決定
  • 李偉農呼籲青年在選擇學業、專業時需考本澳市場發展
  • 澳氹第四條跨海大橋定名「澳門大橋」
  • 李偉農:繼續鞏固本澳博彩業健康誠信形象
  • 運動員代表澳出賽要自扲荷包?潘永權:資助規定無變 望運動員與其總會多溝通
  • 林宇滔關注福隆新街燈飾何時拆 歐陽瑜:全部街坊、商戶同意拆便拆
  • 議員促升養老金 歐陽瑜:未達要求啟動調整機制 自己亦期望可調「不用有壓力」
  • 司警搗破多人在卡拉OK吸毒、販毒 一外籍獄警涉販毒 懲教局:對違紀行為絕不姑息
  • 書癡們共同抵達之處 – 2024台北國際書展小記 (下)
  • 【特約刊登】《朝暮有情人》
  • 【特約刊登】《朝暮有情人》用歌聲唱出愛與情
  • 批輕軌公司未交代員工年資去向 林宇滔:有損員工利益 嚴重影響公營企業形象
  • 議員促加強青少年國學推廣及學習 教青局:善用內地豐富文化及教育資源

淺談新一輪推動經濟計劃的成效 – 師奶大叔與政府智囊團之對決

2021-03-21 15:11

噴水池一帶的街邊攤擋。
疫情已持續一年多,其影響力遠超人類想像,特區政府剛推出第三輪以消費券為主力之推動經濟計劃,坊間劣評如潮,而政府好像有理說不清。為此,本人希望探討該措施之動機及預期效果。(暫不討論行政成本、受惠對象、實施的普及性及便利性)
在討論澳門的情況之前,首先要講述一下台灣的情況,於去年7月至12月期間,台灣推出了「振興三倍券」政策,就是民眾可以1000元(新台幣,下同)購買3000元的消費券,預算500億(台灣人口2350萬),預計可創造1000億的效益(註1)。該計劃跟本澳今次情況類似,驟眼看好像將原來消費券效益乘大了兩倍,但我們可簡單分析一下民眾有沒有跟隨政府的步伐而額外增加消費?在這裏可做個推想,假設民眾在沒有消費券之前,在全宇宙都經濟不景氣下,這段時期(7月至12月)人均消費額為20000元, 即每月人均消費3333元。措施推出後,以3000元為限,民眾變相可用1元買到3元的商品或服務。但大家消費傾向已變得更審慎及精明,都希望將消費券用在刀口上,沒有太多增加消費的動力,於是將其攤分到原來的生活消費上,也就是說,原來的20000元消費額變為三部分,17000的消費預算,1000元買的消費卷和政府補貼的2000元(政府補貼的2000元就省下來了)。以邊際消費傾向為0.5計算,每個民眾又再消費多1000元,如此類推。最終總消費為22000元(註二)。換句話説民眾只增加消費了政府補貼的2000元,沒有額外再消費,而這已是很理想的狀態了。雖然這種假設沒有嚴格的科學實證,但與實際情況應該沒有太大差距。
回到澳門今次的情況,政府幾經研判琢磨的新措施,在極短時間內,在懶人包還未公布之際,社交媒體間已廣泛流傳了如何用盡消費券的列表,圖文並茂,製作精美。
當然這好像貶低了政府的努力,但事實上訊息瞬間傳遞,資源又變得緊縮,幾乎每個市民都變得更精明。就連師奶大叔也加入鬥智行列。政府原意為市民帶來優惠,紓解民困後,藉以進一步提振經濟的活躍度。減輕中小企經營壓力。可惜,本來就不景氣,好一部分市民收入減少了,有些甚至失業,市民消費態度轉趨審慎是不爭事實,縱使措施會提升了一些消費情緒,亢奮一瞬間。但談到除了政府補貼的額外消費,相信市民也有自己的盤算而不會有顯著增加。另外,由於每次消費受惠金額及最終受惠幅度不大(最多就是75折),消費券的使用率是預算的百分之七十已很不錯了。政策背後的宏願恐怕遠不符預期。(希望政府也做一份賽後檢討並公開使用率和成效)
這次惠民及推動經濟計劃對比起第二輪也不是一無是處,它顯示了政府有決心改善財政資源的運用,希望能發揮更大效益。也改變了某些市民認為從前政府不作為的觀念,每年施政報告就是修改幾項福利金的百分比作罷了。其次,由於是分次小額消費,更能對準中小企商戶作受惠對象。另外,這種模式也大大減低了因市民希望用盡消費券而造成的浪費,畢竟每次消費受惠也要付出一定成本。最後就是進一步推動電子支付的相關科技及經濟活動的發展(即使這一步不那麼明顯。)
註1:這涉及因邊際消費傾向所帶來的乘數效果,也就是每增加一單位的收入時消費增量的多寡。以題述情況邊際消費傾向應該是0.5,即收入每增加1元就以當中0.5元作消費。
註2:據台灣ETtoday於2020年6月3日報導,馬(英九)政府時代的監察院審計部報告提到,消費券政策對當年度經濟成長率之貢獻約0.28至0.43個百分點,未及原先預期的提升0.66個百分點,消費券之發放替代效果偏高(就是消費券只替代了原來消費所用的錢,未有因此而額外增加消費),又未能多次流通,乘數效果有限。
作者簡介:一名關心澳門現況、曾讀過幾年經濟學而已的普通市民。
(本文僅代表作者立場)
X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