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際學校生參演灣區戲劇節
  • 聖德蘭科普“童”樂寓學於樂
  • 理大展學生六十國畫作品
  • 理大通訊研究登國際學刊
  • 勞校學生認識社服機構
  • 聖羅撒中校慶聚餐歡欣熱鬧
  • 城大《葡語國家瞭望》新書首發
  • 中德訪杭姐妹校交流教學
  • Apple Never Falls Far from the Tree——有其父必有其子
  • 澳大訪澳洲高校簽合作協議
  • 同善堂托所申請七成六中籤
  • 善明托所抽籤收百二幼兒
  • 英國化學奧賽澳生獲佳績
  • 工聯托所抽籤近千四人報名
  • 各界:用實際行動護國安
  • 瓊澳餐飲業交流促合作
  • 保育人士倡龍環開閘降水位
  • 女長者疑路環墮樓亡
  • 今驟雨雷暴或水浸
  • 新聞特搜

婦聯冀政府疫下發育兒津貼

2021-04-07 06:35


    婦聯冀政府疫下發育兒津貼

    【本報消息】疫情持續一年多,對社會和經濟等多方面都帶來不同影響。婦聯副理事長呂綺穎指出,疫情對本澳尤其雙職家庭發展帶來不穩定因素,期望政府可參考研究其他國家和地區,發放疫情下單次或多次的育兒津助,紓緩家庭因照顧子女而產生的經濟壓力,共建美好家園。

    開工不足收入不穩

    她提到,疫情影響包括澳門在內的環球社會和經濟,特區政府根據疫情發展作出動態及科學管理,去年更動用五百二十六億元預算,先後向居民和企業等群體推出兩輪經濟支援措施,想方設法紓緩疫情對居民帶來的衝擊,備受社會肯定,亦在疫情最不明朗的時期與居民共克時艱。

    呂綺穎指出,疫情對雙職家庭和子女照顧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且持續時間更是未知之數。她收到不少居民反映,如疫情初期托兒服務暫停、學校停課,需要請無薪假照顧子女。另外,部分家庭的父母受開工不足之苦,家庭經濟收入不穩定,但子女日常生活照顧及學習產生的費用等並沒有減少,家庭開支捉襟見肘,教養壓力亦同步增加。她認為,本澳已進入疫情常態化階段,相信政府已充分吸收前兩次經援計劃的經驗,面對未來的支援措施設計,應針對上兩次未有足夠關顧的群體進行精準支援,尤其關注雙職家庭及其子女,以及更積極推動家庭友善政策支持家庭健康發展。

    學津非各家庭受惠

    家庭是社會發展的基石,兒童青少年是社會發展的未來。呂綺穎表示,雖然現時教青局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學費援助、膳食津貼及學習用品津貼,面向高校學生亦有大專學生學習用品津貼,但由於上述計劃對象有一定限制,不少家庭並未受惠。她參考疫情以來不少國家和地區都為家庭提供專門支援,如新加坡政府撥款九億設立“家庭援助配套”,全方位為家庭提供支援,提出幾點建議:一、政府可研究為本澳養育未成年子女家庭,按未成年子女數目發放單次或多次的育兒津助,支援家庭開支;二、平衡家庭照顧責任。照顧家庭的責任不只是婦女,社會應摒棄“男主外,女主內”的性別角色分工,加強宣導父親在家庭照顧中的重要性;三、各項公共政策中明確落實家庭友善措施,加強僱主對家庭友善工作環境的認知,為僱員在工作和家庭照顧中提供更多選擇,體現人文關懷,亦提升就業環境中的性別平等,以家庭和諧發展作為社會的長遠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