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廣交會一期閉幕 12萬境外採購商到會
  • 內地降基金股票交易佣金費率
  • 大專生會議活動策劃賽接受報名
  • 商務部:首季引資規模逾三千億
  • 工商聯推引流視頻 料逾百企受惠
  • 14澳琴企獅城推廣一會展兩地
  • 建材博覽開幕 年中推裝修節
  • 新春帶動 二月餐飲零售景氣旺盛
  • 文:有信心國際客超額完成
  • 永利首辦亞太人才發展高管論壇
  • (一家之言)乘研學遊熱 澳宜快馬加鞭
  • 旅局四月資助活動 海陸漫遊澳門
  • 福隆新街擬增夜經濟元素
  • 首季內地網上零售3.3萬億增12.4%
  • 華僑銀行:今年港元P按息或降1/4厘
  • 金沙中國首季蝕轉賺近3億美元
  • IPO資訊——摯達科技
  • 內地客清明出遊消費熱情高漲
  • 經紀:撤辣後查詢增兩三成
  • 高息環境持續 撤辣樓價難升

(一家之言)加強巡查 管控物價

2021-04-14 06:35

    加強巡查   管控物價

    特區政府公佈“電子消費優惠計劃”不足一個月,馬不停蹄走訪社團商會、深入社區了解民情,廣納民意後推出優化方案,從善如流的施政態度值得肯定,方案公佈後,各界反應正面。

    今次方案參照去年電子消費卡計劃作出優化,為各界注入動力堅持抗疫目標不變。但外界關注伴隨方案而引發的加價、搞錯價格標示等渾水摸魚的現象,將如影隨形。儘管參考去年推出電子消費卡後,對全年物價影響相當有限,更多是商戶推優惠吸客,但卻無法洗清“趁機加價”的擔憂。

    回顧本澳物價在疫情爆發的前十年,基本上祇升不跌,與民生直接相關的產品,價格持續走高,政府監管能力備受批評。經濟好景,居民收入增加,物價升幅尚可負擔;當經濟停滯不前,甚至深度調整,民生用品價格企穩,變相加重了居民的負擔。面對“加易減難”的物價,居民怨聲載道,故凡有風吹草動,容易觸動居民擔憂商戶趁勢加價的神經。

    面對居民擔憂,政府需從源頭着手,監管民生產品的成本價及中間環節的變化,才可挽回公眾信心。疫下商界更需承擔社會責任,發揮同舟共濟的精神,否則放任“賺到盡”的商業思維,最終遭消費者離棄。最近內地市監部門大力推動反壟斷,知名互聯網平台巨擘受罰,甚至被開天價罰單,這種維護商業秩序兼顧社會民生的做法,值得特區政府參考。

    此外,過去物業市場興旺,商舖業主不斷加租,成為商戶加價的原因之一。即使去年疫情嚴峻,商戶生意淡薄,有的業主堅持加租,最終商戶退場,得不償失。

    經濟起飛,物價上升無可厚非,但處經濟逆周期,物價理應保持平穩或下調。本澳奉行自由市場,但政府對物價變化的源頭監管及市面產品的巡查工作,有條件開展更深入的工作。藉今次電子消費優惠計劃推出的機會,加強落區巡查,強化通報機制,杜絕亂象,挽回居民對政府管控物價波動的信心。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