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內地首季出入境逾億四人次
  • 央行原副行長范一飛一審認罪
  • 我國成功從美追索38文物
  • 數字技術為中外文物展注活力
  • 俄導彈襲烏18人死
  • 歐盟加緊制裁伊朗
  • 美媒:拜登施壓巴總統被拒
  • 中方籲立即實現加沙停火
  • 外媒:美同意以進攻拉法
  • 伊朗準備應對任何襲擊
  • 印尼總統佐科晤王毅
  • 華再促菲重信守諾
  • 王毅:遵守國際法美沒有“特權”
  • 印尼當選總統:中國是好朋友
  • 王毅:加快推進南海磋商
  • 桃園連續三天停電當局挨轟
  • 水浸街
  • 兩岸同胞共拜人文始祖
  • 延役之哀
  • 台軍P-3C疑誤射小牛導彈

美媒:克里向中國磕頭

2021-04-21 06:35

    美媒:克里向中國磕頭

    【本報訊】據觀察者網二十日報道:拜登政府上台伊始就延續了特朗普的對華強硬政策,頻繁在中國新疆、香港、台灣等內政問題上發難。而“氣候問題”成了拜登政府少數幾個“願意談談”的議題。

    不滿拜登對華軟弱

    然而,美國保守派對於拜登氣候問題特使克里赴華一事依舊不滿意,認為拜登政府“對華軟弱”。四月十九日,一向以保守言論著稱的《華爾街日報》編輯委員會發表社論,形容克里之行,“借氣候向中國磕頭”。

    文章稱,讓克里負責與中國的氣候談判,無異於“穿着大木桶”回家(意思是談判會導致連衣服都輸光了,只能穿大木桶回家,常見於二十世紀的卡通)。在克里上周訪問上海之後,新的問題是:連木桶都輸沒了。

    “儘管克里沒有向中國作出任何重大讓步……但某種意義上,是有代價的,這會損害美國的威望,也會讓美國錯失參與更重要議題的機會。”當然,文章所指重要議題,均是像台灣、香港、新疆、南海等美國插手中國內政的老話題。

    據此,文章認為,將氣候問題作為拜登政府早期訪華的唯一焦點,無異於告訴中國人,美國將這一問題置於雙邊關係的其他問題之上。

    同時,文章也注意到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上周的強硬表態,中國將力爭於二○三○年前實現“碳達峰”、二○六○年前實現“碳中和”的自主貢獻目標……有些國家要求我們把時限再提前,這不現實。文章陰陽怪氣地解讀為“中國不允許任何減排承諾影響經濟發展”。

    顯然,文章有意忽略了樂玉成對中美兩國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分析,他打了個比方,“就好比中國還是小學生,美國和有關發達國家已經是中學生了,現在要求小學生和中學生同時畢業,這是拔苗助長嘛。”

    美國在特朗普治下退出《巴黎協定》,文章無視事實,倒打一耙,聲稱克里之行沒有引起中方進行“反思”,反而給了中方展開公關攻勢的新機會:中方借此要求美國重返《巴黎協定》,並批評美國前總統。此外,文章還將克里邀請中方參與美國主辦的氣候峰會,形容為“奉承中國”。

    在本次發表的“中美聯合氣候聲明”中,雙方表示,未來將繼續探討“工業和電力領域脫碳的政策、措施與技術”。文章表示,這聽起來像在“祝福中國綠色產業政策”;並偷換概念,惡意揣測中方會施展更多“工業政策”而不是“綠色政策”,未來與美方談判貿易政策時,“拿克里的話背書”。

    歪曲中國減碳努力

    文章為了突出美國即便退出《巴黎協定》後仍在減少碳排放,竟歪曲中國在碳排放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事實上,今年四月十八日,博鰲亞洲論壇二○二一年發佈《可持續發展的亞洲與世界》報告:二○一三年以後,中國的碳排放曲線開始趨於平緩;而中國人的人均排放量為七噸,人均水平並不突出。

    “很大程度上,美國降低碳排放,要歸功於頁岩氣革命。”文章引述這個觀點,自然是要表達民主黨政府為中國“送子彈”的意思,稱中國一定會對拜登政府想要扼殺頁岩氣繁榮感到震驚。

    文章最後,故作姿態地宣稱,中美目前沒有達成新的氣候協議是件“好事”,因為這將單方面限制美國。還順帶來一筆,似在呼喚特朗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諷刺克里在伊朗等地,為了達成“糟糕協議”,他會不遺餘力地作出讓步。“難怪中國認為美國正在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