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專題故事
  • 要聞
  • 體育
  • 娛樂
  • 產經
  • 即時新聞
  • 澳聞
  • 中國
  • 國際
  • 生活
新聞
  • 2024年促進職業技能培訓及發展資助計劃 下周一起接受申請
  • 澳琴攜14家企業赴新加坡推「一會展兩地」 兩天展期促逾500場配對
  • 中葡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準備就緒 李鴻忠將出席開幕式
  • 深合區又一政策出台 力促中葡科技合作發展
  • 旅博會下周五揭幕 設逾40場旅遊推介活動
  • 首季入境旅客約888.4萬人次 日均旅客9.8萬人次達疫前84%
  • 澳門樓市今起全面「撤辣」 議員:對樓價影響暫難評估
  • 澳門銀行業解讀深合區金融新政 澳琴金融互聯互通再進一步
  • 立法會緊急審議「全面撤辣」法案獲通過 李偉農:讓市場朝健康及可持續方向發展
  • 人行:金融總量已經不少 要著重盤活被低效佔用金融資源
  • 低空經濟是典型新質生產力 工信部:規模上看萬億
  • 中國2月減持美債227億美元 日本英國增持
  • 金沙中國首季轉賺2.97億美元 淨收益總額按年增42%至18億
  • 首季入境旅客約888.4萬人次 日均旅客9.8萬人次達疫前84%
  • 美國宣布啟動301條款調查 中國商務部轟:一錯再錯
  • 旅遊亂象引民怨! 阿姆斯特丹禁蓋新酒店
  • 去年末季受訪廠商手頭訂單增 對未來出口前景信心維持審慎
  • 五一黃金周料80萬內地客訪港 旅行團增至800個涉2.8萬人
  • 深合區新政吸引澳銀行赴琴拓業務 學者:助澳門現代金融產業發展
  • 立法會今表決「全面撤辣」法案 中原料次季樓價有望止跌回穩

本澳新增2宗不良事件 2人接種疫苗後分別面癱及橫紋肌溶解症

2021-04-21 23:01


應變協調中心接獲2例受關注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通報。(資料圖片)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下稱應變協調中心)表示,今(21)日接獲2例受關注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通報。

第1名患者為34歲女性,於4月5日在衛生中心接種了第2劑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4月15日晚上進行室內健身單車運動約10分鐘後,感覺雙大腿無力,4月16日感雙大腿疼痛,4月17日疼痛加重,4月19日前往科大醫院就醫並進行檢查,4月20日驗血結果顯示肌酸激酶顯著升高,轉介至仁伯爵綜合醫院急診就醫並收入急症病房治療,診斷為橫紋肌溶解症,患者目前情況穩定,肌酸激酶逐漸下降。

第2名患者為34歲男性,於4月18日在衛生中心接種了第1劑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4月20日患者開始出現左邊咬力下降及左眼瞼閉合稍差等症狀,當晚前往仁伯爵綜合醫院急診就醫,診斷為貝爾氏麻痺症(Bell’s palsy),俗稱「面癱」,予以對症治療後已離院,無需住院。

以上2宗接種後不良事件均為輕微事件,但因不常見,已交由「新冠病毒疫苖接種後不良事件評估工作小組」分析討論。目前世界各地未發現橫紋肌溶解症在接種新冠病毒疫苗人群高於一般人群,而貝爾氏麻痺症在接種人群中也沒有明顯高於一般人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較早前公佈的另一宗接種後出現的貝爾氏麻痺症,經新型冠狀病毒不良事件評估小組評定,事件和疫苗接種之間的因果關係為不確定。

應變協調中心表示,橫紋肌溶解症是指肌肉壞死釋放出肌肉細胞成分至細胞外液及循環系統中, 當大量肌球蛋白被釋放出來,會造成腎小管阻塞,使腎臟功能失調。病因包括外傷、組織被壓迫、肌肉過度疲勞、高體溫症、藥物和毒物、感染及電解質不平衡等。常見症狀包括茶色尿、肌肉疼痛及無力,嚴重者可出現休克及急性腎衰竭。貝爾氏麻痺症是由第七對腦神經(面神經)功能障礙導致的一側面部肌肉突然無力或癱瘓,確切病因不明,多數病人在發病2周內開始恢復面部神經,多數病人3至6個月內可完全恢復;類固醇治療可改善預後。貝爾氏麻痺症是較為常見的疾病,根據統計,過去5年本澳三家醫院(仁伯爵綜合醫院、鏡湖醫院、科大醫院) 每年就診的貝爾氏麻痺症的新發病人數佔人口的比例合共為10萬分之55至61,平均每月10萬分之4.5至5.1。本澳至今共55,750人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出現貝爾氏麻痺症的比例為10萬分之3.6,發生率未見高於本地背景發病率。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指的是注射疫苗後,發生任何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的事件,這些事件有時序相關(接種「後」發生),但不一定存在著因果關聯性。接種後不良事件,分別為由疫苗引起(例如接種疫苗後的紅腫熱痛、過敏反應等)、製作過程或注射過程失誤引起(即程序錯誤引起)、注射反應或心理因素反應引起(與疫苗本身無關)、偶合事件(注射疫苗後剛巧出現其他疾病,即使不注射疫苗也會發生)、須經過專家分析尋找原因的個案。應變協調中心強調,接種後出現不良事件不等於疫苗的副作用,兩者是不一樣的,在專家未能判斷事件與疫苗有因果關係之前,不能貿然判斷事件由疫苗引起。而且疫苗上市使用時會建立一個監測系統觀察。世界衛生組織對此亦有一套嚴謹程序和標準,包括事件的一致性、相關強度、特異性、時間相關性、生物合理性等。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的開展,衛生局成立了新冠病毒疫苖接種後不良事件評估工作小組,由多個醫療專業範疇代表組成,當有接種者出現嚴重不良事件後,會分析及作出評估其因果關係,以加強澳門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監測和跟進工作。(編輯:林嘉欣)

力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