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花牆瀑布
  • “設棋局”
  • 陸對台聚碳酸酯徵反傾銷稅
  • 台外事機密文件遭放網上兜售
  • 陸:便利兩岸人員往來
  • 台觀光業冀兩岸旅遊重啟
  • 華反對日再排核污水入海
  • 俄戰略轟炸機墜毀一死
  • 印大選登場莫迪爭取連任
  • 多國責美否決巴“入聯”
  • 華:歷史會記住美倒行逆施
  • 韓允醫學院調整擴招規模
  • 我首製氮化鎵量子光源芯片
  • 滬割喉殺妻案兇手判死緩
  • 提燈定損
  • 湘校否認學生偷外賣被毒死
  • 台股狂瀉市值蒸發2.4萬億
  • (社論)日露出獠牙圖染指台海
  • 同場獻技
  • 日出雲海

(社論)“脅迫外交”帽子僅美匹配

2021-05-05 06:35

    “脅迫外交”帽子僅美匹配

    最近,有美國高官在多個場合指責中國搞“脅迫外交”,攻擊中國在海外“越來越咄咄逼人”,目的是成為“世界上佔主導地位的國家”,令人大為不解。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當地時間二日接受美媒採訪時,攻擊中國在海外“越來越咄咄逼人”。這番以己度人的論調,不過是蓄意強化所謂的“中國威脅”,離間中國與世界的關係,同時服務於美國選舉政治的需要。似乎在美國一些人眼中,別國維護正當發展權益就是“咄咄逼人”、大搞“脅迫外交”,他們自己四處搞“脅迫外交”就是理所當然。這一為國際社會熟知的“雙標”做法,滲透出濃濃的美式霸權氣息。但諷刺的是,布林肯在接受採訪,甚至在昨日舉行的G7外長會上亦聲稱,美國和盟友的目的不是遏制或者打壓中國,而是為了捍衛中國正在“挑戰”的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能把推行“美國規則”說得如此道貌岸然,估計只有美國才幹得出來。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回應時表示,“脅迫外交”這頂帽子,沒有國家比美國更適合戴。一九七一年,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亞歷山大·喬治最早提出“脅迫外交”的概念,用來概括當時美國對老撾、古巴、越南的政策,美國也用實際行動向世界詮釋了甚麼是“脅迫外交”,那就是通過武力威脅、政治孤立、經濟制裁、技術封鎖等方式,實現自身的戰略目標。

    美國脅迫外交可謂俯拾皆是、花樣百出,無所不用其極,只為了達成其維護霸權的骯髒目的。武力威脅方面,美國脅迫行動的經典案例都造成了戰亂動盪和人間悲劇。美政府也不避諱使用“脅迫外交”一詞。如將一九九四年迫使海地軍政府下台譽為美國“脅迫外交”的範例。在二○○三年將追加軍費中的約三百○三億美元明確列為開展脅迫外交。

    政治孤立和經濟制裁方面,美國常年對古巴、朝鮮、伊朗、委內瑞拉揮舞制裁大棒,美國上屆政府對多國隨意挑起貿易戰。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曾撰文指出,美國上屆政府對伊朗政策只有脅迫,沒有外交。君不見美國要求加拿大協助逮捕孟晚舟,蠻橫打壓華為、TikTok。揮舞制裁的大棒,將“長臂”伸到別人的家裡,這樣的美國又有何面目來指責中國搞“脅迫外交”?

    同美國的“脅迫外交”相反,中國奉行的是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不接受國強必霸的邏輯。中國從未像美國那樣以武力威脅他國,從不搞軍事同盟,從不輸出意識形態,從不跑到別人門口挑事,從未將手伸進別人家裡,也不主動打貿易戰,不無端打壓他國企業。

    然而,究竟誰在搞“脅迫外交”、“咄咄逼人、妄圖主導世界”,世人早就看得清清楚楚;中國發展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無意做“世界老大”,這一點也已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