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永利中小企合作回收撲克牌
  • 熵創科技發佈電動車充電機器人
  • 近期日本經濟復甦情況
  • 美聯儲局三月議息會議點評
  • 英皇料酒店娛樂場業務復疫前
  • 盛世MIECF展示多個平台系統
  • 論壇促灣區打造光伏應用城市群
  • 居民失業率2.8%橫行 就業不足1.3%
  • 機電工程師學會雙碳園區開幕
  • 發改委:五工作推動綠色轉型
  • (一家之言)鼓勵綠色經濟開拓新路
  • 展商借環保展平台拓市場
  • 環保展開幕 首天促43簽約
  • 新濠去年經調整EBITDA 75.1億
  • 靜候美聯儲局減息時點
  • 加息道路未明 日圓震蕩
  • 深合區首批六澳青雙創基地授牌
  • 美高梅保利文化慈善拍賣 推動藝文
  • 機場專營公司去年轉賺2.2億
  • 再有10企獲科企認證資格

從組織個人維度探疫下人資

2021-05-16 06:35


    從組織個人維度探疫下人資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球經濟遭受突如其來的嚴重衝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今年四月發佈《世界經濟展望》指出,依賴旅遊業的國家和地區會遭受特別巨大產出損失。面對疫情,澳門經濟也遭重大打擊,博彩旅遊收入大幅下滑。但得益於政府快速反應和大幅度財政支持,社會在整個疫情期間得以保持穩定。

    情緒支持助穩人資

    疫情出現,世界經濟發展模式、科技發展方向、顧客消費模式及產業結構等,都可能發生永久性變化。因此,無論是僱主和組織還是就業者個人,均需重新思考各自人力資源發展思路。

    一、僱主和組織層面

    疫下企業紛紛開展措施,為穩定就業市場、合力抗疫作努力。同時,也需關注以下幾方面,以保證企業和員工平穩過渡,健康發展。

    1、關注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充分情緒支持。“社會支持”概念,最早源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研究發現,不同類型社會支持,有助減低生活壓力對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所造成影響。House於一九八一年指出,社會支持可分為工具性支持(對被支持者提供行動、物質、金錢或其他方面的直接幫助)、情緒性支持(給予被支持者關懷、理解、愛、尊重及傾聽等)、信息性支持(被支持者面臨困境時所給予的幫助信息、勸告、建議、指導等)和評價性支持(給予被支持者肯定和積極反饋)四方面。充分的社會支持可由專業人士提供,如老師、心理諮詢人員、社工等,也可源於工作中的領導、同儕、下屬,生活中的朋友、家庭、宗教及社會團體等。

    適時疏導員工情緒

    四項社會支持當中,工具性支持和情緒性支持被研究最廣泛,情緒性支持卻普遍被忽視最多。筆者早前做研究發現,博企從業員面臨工作壓力時所需情緒支持多來源於家庭和朋友,公司內部對員工的情緒支持十分不足。面對未來經濟和就業市場的不確定性,企業大多為員工提供薪酬、假期、工作時間等方面靈活措施(工具性支持),未必顧及對員工心理健康關懷及情緒層面支持(情緒性支持)。

    此時,有條件企業可藉助專業人士為員工提供心理支援與援助;把情緒管理和情緒性支持方面內容納入員工培訓計劃;從管理者角度,可有意識關心員工身心健康,覺察員工工作時情緒變化,適時疏導。

    2、人員培訓及方向。疫下,企業業務量會有不同程度下滑。企業一方面需想辦法拓展市場,恢復營收,另一方面可利用空閒時機,進行更多員工培訓。因地域限制而迅速發展起來的在線培訓,恰好為企業縮減成本提供契機。有數據顯示,大型機構60%培訓預算來源於交通成本。二○年,美國科技巨頭IBM通過在線培訓,為公司節省2億美元即30%培訓總預算;英國石油巨頭殼牌公司利用在線培訓,削減公司90%培訓支出,節省超過2億美元。澳門企業亦可借鑒,把聘請外地導師線下培訓轉為線上進行。

    跨部工作技能提升

    此外,企業人員培訓時,需有針對性為不同層級員工提供不同性質培訓。一般而言,基層及技術性員工需要大多是專業技術、技能方面培訓;對中層管理者可提供更多管理技巧與能力方面培訓;對高層管理者則更多關注領導力方面培養。目前政府、高校、職業教育培訓機構及企業提供的培訓課程,大部分集中在專業技能培訓,小部分為管理能力培訓,領導力培訓更少見到。澳門企業要發展創新,需接觸世界最先進管理思維,把企業管理者轉變為領導者,才能帶領企業員工突破舊有思維,不斷創新。

    3、靈活調配人手,培養員工多方面能力。娛樂場和酒店業務疫下受不同程度影響,有博企採取措施,靈活調派人手,安排員工根據需要跨部門工作。此舉一方面可在現有人資下滿足企業經營需要,另一方面員工也有機會接觸其他部門工作內容,增加自身職業技能。中小企業可借鑒,靈活調配人手,對員工而言也是難得自我提升、增長技能的機會。

    調整觀念成長思維

    二、就業者個人層面

    1、積極轉變思維方式。得益於政府一系列“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計劃的實施,疫情對居民就業並未造成災難性打擊。統計局數據顯示,二○年第四季澳門總體失業率為2.7%,本地居民失業率3.8%,較上一季的2.9%和4.1%均下降;本地居民勞動力參與率63.9%,按季升0.5%。二○年第三和第四季,就業人數按季分別減少1.01萬人和3,000人,減少人員主要為居澳外地僱員,而非本澳居民。

    然而,本地就業者在接受政府資助、支持和各種資源的同時,也有必要調整自己思維和觀念。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德威克(Carol Dweck)指出,人類有兩種思維模式:固定性思維和成長性思維。擁有固定性思維的人,面對挑戰時容易逃避困難,面對挫折容易放棄,因此更容易維持原狀,無法充分發揮個人潛力。擁有成長性思維的人,面對挑戰時勇於接受,面對挫折選擇堅持,虛心聽取他人意見,亦積極從他人成功和經驗中學習,因此會有更高成就。

    轉變“等、靠、要”的固化思維和舊有觀念,積極面對困境與挑戰,在政府提供資源基礎上,思考自己可把握的應對措施並付諸實踐,將是本地就業者的成長思維與良好心態。

    參與培訓轉危為機

    2、不斷提升個人技能。IMF《世界經濟展望》指出,疫情衝擊受影響最嚴重群體為年輕人、女性、受教育程度較低的勞動者及非正式行業工作者。

    儘管在政府“保就業”政策支持下,本地就業者並不會像外僱那樣即刻面臨裁員風險,但在經濟大環境影響下,薪金福利多少受影響。若未來經濟持續放緩,當外僱無可裁撤,本地居民就業機會亦受威脅。因此,趁經濟調整時期投資個人成長,提升視野,增進職場所需技能與能力,是本地就業者最佳選擇。

    澳門博彩業職工之家綜合服務中心進行《二○二一年博彩從業員抗疫期間的心理狀態調查》顯示,儘管受訪荷官及監場主任對就業及減薪的憂慮情緒較去年下跌,但仍有超過五成擔憂會被裁員,逾六成憂慮會被削減薪酬和福利。反映出從業員對未來職業前景仍有較大憂慮;同時亦說明積極適應變化,主動作出選擇,展開行動,才是應對疫情挑戰的最佳態度。

    博彩企業員工協會去年八月開展的“二○二○年博彩業職工現況調查”顯示,有意願於未來一年內參與培訓的受訪者有41%,同比升9.3%,說明博企員工已認識到變化所帶來挑戰,並積極應對。

    自我增值轉換跑道

    3、善用本地及網絡學習資源。疫情爆發以來,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穩定經濟,保障居民就業。截至今年四月,已連續推出八輪“帶津培訓計劃”。勞工事務局資料顯示,相關培訓主要集中在建築建造、酒店、會展、零售、餐飲及個人護理領域,為居民就業提供支持。

    除面授培訓,本地勞動者亦可善用網絡資源,參與個人感興趣的各種在線課程。由於在線課程沒有地域限制,內容選擇豐富,身處澳門的勞動者大可抓住機會,通過在線課程擴充知識,提升技能。

    4、跨出舒適圈,伺機轉換賽道。儘管政府、社會各界和各企業、機構為應對疫情提供很多支持,但無論是澳門還是內地、乃至全球,都很難回到疫前經濟模式與狀態。政府財政儲備不可能無限使用。隨着未來疫情發展,必將把更多資源放到勞動者技能提升和培養健康就業環境方面。因此,無論是主動選擇還是被動推動,本地就業者最終都要跨出舒適圈,嘗試新技能或新崗位。

    鼓勵向新行業發展

    IMF《世界經濟展望》預測,疫情對全球勞動力市場影響仍將持續,年輕人和低技能勞動者將受更嚴重衝擊。報告指出,“保留就業的支持性政策,在減輕長期創傷效應和緩解疫情對各群體造成的不平等衝擊方面極為有效。但隨着疫情消退和復甦企穩,當局採取支持勞動者向新行業配置的支持性措施,將有助於更快減少失業,並緩解疫情對勞動力市場的長期影響。”

    因此,本地勞動者如若在原有職位已無晉升空間,或不再看好原先就業市場,不妨藉此機會,嘗試其他職業發展路徑,開啟更多可能性。

    綜上所述,面對疫情巨大衝擊、疫後經濟和就業市場的不確定性,只有提前準備和積極面對,才是應變上策。本地就業者和企業僱主若可調整心態,變被動為主動,跨出舒適圈積極應對,在巨大調整與變革後,必將開創嶄新而美好的未來。

    澳門理工學院博彩旅遊教學及研究中心

    劉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