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門新聞
  • 國際新聞
  • 科技資訊
  • 影視娛樂
新聞
  • 上海「套路貸」高發 在校大學生及未成年人成被害對像
  • 順豐回應快遞員猥褻女孩: 依警方調查結果嚴肅處理
  • 吉林松原發生4.5級地震 近一個月已震14次
  • 東莞五星酒店賣淫案一審宣判 老闆「太子輝」被判無期徒刑
  • 中國民航嚴懲「黑廣播」 罰款上限至50萬元
  • 中國第一大跨徑鋼桁梁懸索橋 洞庭湖大橋合龍
  • 山西和順一煤礦礦難致4死5失蹤 相關人員被警方控制
  • 20170816B2中國新聞
  • 堅持公交優先不動搖
  • 第五屆立法會畫上句號 多名議員表不捨
  • 賀一誠:立法工作健康成熟
  • 3000經屋年底落成 偉龍馬路公屋類別待定
  • 20170816A1澳聞
  • 本澳今年 沒有入口韓國雞蛋
  • 四款利賓納濃縮飲品有問題 民署發食品預警要求停售
  • 梁文燕托兒所辦新生家長會
  • 德清鋼琴走進世遺崗頂劇院
  • 團體慈善探訪安老院
  • 四款腐乳及紅腐乳疑受污染 檢出含蠟樣芽孢桿菌須停食用
  • 珠檢局提醒攜帶寵物過關 需辦好檢疫通行證

​台疫情嚴重 醫療量能趨飽和

2021-05-27 00:05

■嚴峻疫情讓台灣醫療量能快無法負荷

【本報駐台灣記者謝祝芬報導】台灣本地疫情嚴峻,確診人數連日增加,導致台北市、新北市(後稱雙北)醫療量能變得緊繃,許多確診者必須自行在家觀察隔離,部分北部患者必須送往中、南部醫院救治。

在越來越多的確診者「居家待治」的狀況下,26日台灣再傳出居家隔離猝死案例;台北市聯合醫院企業工會也發出聲明,表示「醫院量能已飽和,基層不堪負荷,醫護真的已經不知如何是好」。

不到兩週增4754例確診

根據台灣疫情指揮中心統計,台灣26日新增確診個案分別為302例本地個案及2例境外移入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地個案331例,總計635例;確診個案中新增11例死亡。

從確診者成長數字來看,台灣5月14日的本地確診人數還停留在164例,但5月26日已衝至4,918例;也就是不到兩週,已大幅增加4,754例。而且,這還不包含地方政府正在檢測、尚未呈報到指揮中心的個案,也就是所謂因流程時間差,往後幾天才會陸續統計出的「校正回歸」數量。

姑且不論「校正回歸」,12天之內確診4千7百多名患者,已讓原本醫療資源最為充足的雙北地區吃不消。雖然在台北市長柯文哲、新北市長侯友宜疾呼之下,超過千位退役醫護重返協助疫情醫護工作,但雙北地區的醫院仍出現負壓隔離病房、床位、呼吸器不足等問題。

醫療緊繃「居家待治」猝死頻傳

儘管台灣政府已努力想辦法,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表示,「醫療量能的確緊繃,但沒有崩潰」,並要求醫學中心增開肺炎重症病房、區域醫院增開專責病防,但事實顯示,動作仍緩不濟急。

站在救護第一線的北市聯合醫院企業工會日前發出求助聲明,指急診室塞爆、病床全滿,救護車還是不斷把病人送進來,甚至有許多病人必須躺在走廊。該工會指,連日來基層醫護人員大多過勞,也擔心自己染病,面對病人只能痛心地告訴他們,「等等看,或許會有病房」。

過去台灣人習慣「南病北送」,因為雙北擁有全台灣最先進、最豐沛的醫療資源,但疫情爆發後,北部醫療量能嚴重吃緊,雙北共有40位確診者被送至中、南部醫院救治。

在醫療量能不足的情況下,不少被判別為無症狀或輕症的確診者只能回到家中自我隔離。不幸的是,連日陸續出現「居家待治」猝死案例。其中,亦有等候檢測結果的個案,死後才被證實為確診。

失去警覺浪費一年備戰機會

一直以來,台灣防疫重點都放防堵、戴口罩、勤洗手,加上先前一年半成效不錯,對於快篩量的消化、醫療資源分配及應變未能「超前部署」,因而導致現在的慌亂。

一位台灣醫藥界人士表示,「失去警覺的政府與百姓,浪費一年的備戰機會,真是可惜」,但他對台灣並未失去信心,「為時已晚,快追不遲,此時最好的方法就是配合政策,讓存在社區的病人不出去散播病毒,等待疫苗時代的來臨。」他認為台灣將為此次疫情付出巨大代價,但靠著台人的團結,依然能見到雲後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