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內地首季出入境逾億四人次
  • 央行原副行長范一飛一審認罪
  • 我國成功從美追索38文物
  • 數字技術為中外文物展注活力
  • 俄導彈襲烏18人死
  • 歐盟加緊制裁伊朗
  • 美媒:拜登施壓巴總統被拒
  • 中方籲立即實現加沙停火
  • 外媒:美同意以進攻拉法
  • 伊朗準備應對任何襲擊
  • 印尼總統佐科晤王毅
  • 華再促菲重信守諾
  • 王毅:遵守國際法美沒有“特權”
  • 印尼當選總統:中國是好朋友
  • 王毅:加快推進南海磋商
  • 桃園連續三天停電當局挨轟
  • 水浸街
  • 兩岸同胞共拜人文始祖
  • 延役之哀
  • 台軍P-3C疑誤射小牛導彈

再楫“神舟”向“天宮”

2021-06-18 06:35

    再楫“神舟”向“天宮”

    仲夏,巴丹吉林沙漠深處,中國航天再次向太空進發。

    十七日,三名航天員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出征太空。在東風航天城這座被譽為“神舟搖籃”的戈壁小城裡,長征二號F火箭托舉神舟十二號飛船劃破蒼穹。這是時隔五年,神舟載人飛船再次騰飛。

    實現長駐太空壯舉

    十七日清晨六時許三名航天員領命出征、九時廿二分神舟飛船從酒泉奔向太空、十五時五十四分與天和核心艙完成快速交會對接……翻閱時間表,此次任務的每一步都走得有條不紊。

    大漠、天空與發射塔架一起,構成人們熟悉的一幕。所不同的是,這一次飛天,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三名航天員將成為中國天宮空間站的首批“住戶”。

    再楫“神舟”向“天宮”。“神十二”三人組不僅是去外太空“看一看”、“待幾天”,而是要“走一走”“住三月”。三名航天員將在空間站在軌駐留三個月,實現中國人嘗試長駐太空的壯舉。

    為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園”,中國曾先後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為建設空間站積累技術和經驗。

    航天員住上“豪宅”

    有了天宮一號、天宮二號“珠玉在前”,中國在設計天宮空間站時有了更多巧思,如艙內活動空間從天宮一號的十五立方米提升至整站一百一十立方米,從“筒子間”搬進“大平層”;功能分區確保“私密性”、“便利性”;“三室一衛”配備確保睡覺自由;航天員還能和家人“私聊”實現天地通話,享受全屋智能家居和WiFi覆蓋……

    事實上,從遠古時代開始,人類就對浩瀚天宇充滿了好奇,中國人也不例外。“夸父追日”、“萬戶飛天”、“嫦娥奔月”……這些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無不讓人對地球之外的世界心馳神往。

    如今夢想照進現實,飛天夢圓,長期駐留太空也不再遙遠。為了這一天,中國足足走了將近三十年。

    一九九二年九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馬。截至目前,中國已發射十二艘神舟飛船,先後將十二名航天員共十七人次送入太空。

    廿九年間,從無人飛行到載人飛行,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從無到有,自力更生、攻堅克難。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艙內實驗到太空行走,從短期停留到中期駐留,中國航天人先後突破掌握天地往返、太空出艙、交會對接等關鍵技術,用十二戰十二捷的驕人戰績,為空間站創一條穩妥可靠的建造之路。

    人們由此記住了多個名字:中國飛向太空第一人楊利偉,太空出艙第一人翟志剛,第一位飛天女航天員劉洋,三度飛天的航天員景海鵬、聶海勝……神舟、天宮、天舟等明星飛行器的名稱也已家喻戶曉。

    當下,中國空間站建設早已畫好了藍圖:今明兩年通過十一次任務完成空間站的在軌建造。未來中外航天員一起遨遊“天宮”將不是夢,逐夢空間站的時代已然開啟。

    (酒泉十七日電)

    中新社記者  郭超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