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貫徹總體國安觀 實現澳長期安定
  • 雲浮同鄉會赴港參經貿投資會
  • 增三醫療機構辦電子駕照體檢
  • 團體機構深化國安意識
  • 海關晉升20首席關員
  • 官樂怡基金會12周年藝展開幕
  • 深合區促與葡語國科技合作
  • 七人晉升首席消防員
  • 深合區“組合拳”加速琴澳科創
  • 科技基金多措並舉助科研
  • 議員:首要加大運動員資助
  • 議員促優化門票銷售安排
  • 議員:發揮都更促進經濟發展
  • 議員促善用閒地回應社會訴求
  • 議員倡澳建完善人才需求庫
  • 議員關注教育網絡素養支援雙職
  • 民康會遊惠州展身心
  • 炮台變身博物館
  • 基層公職協探望傷病會員
  • 美滿家協體驗樂齡樂活

(新聞小語)人性化構建車長工作制度

2021-06-20 06:35

    人性化構建車長工作制度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行行有份難說的苦。近日有俗稱“四四更”的年輕巴士司機在家中離世,令社會關注這批每日運載大量乘客、肩負起乘客生命安全的巴士司機,是否也有足夠的休息?

    “四四更” ,簡言之是巴士司機每日上班四小時,再休息約三、四小時,緊接再上班四小時。當中仍未計算提早取車,以及下班後入油再交車的時間。有指“四四更”需要工作及待命的時間多達十多個小時。現時兩巴實行“四四更”司機約佔兩成多,而“四四更”一般是為應付高峰時段的特大需求而設。由於司機每月可獲四千至五千元的津貼,有不少司機會按自身情況申請。

    今次事件,網上熱議,但多屬主觀猜測,鍵盤背後誰都沒有審判權。不幸事件的背後,讓社會聚焦於巴士司機這一行業的境況,當人們抱持着甚麼是“四四更”、巴士司機工作時間如何計算、編更是否人性化、人力資源是否足夠、保障制度又如何等疑問,甚至主動了解背後的成因及現況,就已經踏上推動公共巴士車務人員權益的進一步優化和社會更有效監察的路上。

    現時全澳各類型巴士共九百六十輛,車長約千四名,人車比例約為一比一點四五,較鄰近地區的比例要低,司機亦趨向老齡化,平均五十二歲。儘管巴士服務質量長期為人所詬病,個別巴士司機的行車及服務態度更經常被人放在網上討論區開罵。平情而論,巴士司機人資緊張、工作強度高、壓力大,如今社會了解到的“四四更”更讓大眾明白司機的工時長問題。如果說巴士服務在近年有所進步的論調,相信會有人認同;一些熱心車長的好人好事,居民也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今日父親節,逝者也是年輕父親。現階段過份演繹、猜度事件,無濟於事。何不將關懷投放於逝者家屬的協助上,幫助徬徨家庭度過難關。再來,就是如何完善巴士司機的保障制度,在編更及休息權上能否有優化的空間?能否鼓勵更多新血入行,提高司機的質與量,既能滿足大眾運輸的需要,也能讓司機有更多的休息時間?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