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政府明年十二月連休六天
  • 明起持葡星護照者可自助通關
  • 南灣終院大樓地庫完工
  • 一九五轉二六○職程報考
  • 海關搗北區水貨店帶查兩人
  • 重建在即
  • 祐漢七樓群業主冀晰重建費用
  • “撤辣”今立會一般性表決
  • 教局籲青少年遵紀守法
  • 車行男職員借戶收贓就逮
  • 四小學生涉欺凌長者法辦
  • 社工籲家校社會共防青少犯罪
  • 科大展畢業生逾五百藝術作品
  • 高校知識賽探討歐盟事務
  • 藥局籲勿用一摻西藥產品
  • 澳基會交流資助下月次輪申請
  • 今多雲驟雨
  • 新聞特搜
  • 市署關注匈牙利H5N1疫情
  • 一女子染退伍軍人症

數議員建言交通政策

2021-06-25 06:35


    數議員建言交通政策

    【本報消息】多位議員議程前發言關注本澳交通問題,包括重覆挖路、新能源汽車、優化驗車中心、步行環境等。

    外判驗車提升服務

    葉兆佳表示,針對驗車中心人手不足,當局應盡快檢視、優化人員編制,增加人手,提升驗車中心的檢測能力和工作效率,並保障檢測設備及時更新換代。香港政府多年前已將全港私家車及不超過一點九公噸的輕型貨車的驗車工作分流至四十家指定的車輛測試中心,並且統一訂定收費標準,既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又提升居民的服務體驗。面對本澳車輛與日俱增,建議當局研究外判驗車服務,可嘗試從相對簡單的新車檢驗項目開始,善用社會資源提升服務品質,也有助創造就業,擴大社會經濟效益。

    增新能源車保有量

    王世民表示,綠色出行是大勢所趨,建議政府將新能源汽車佈局規劃納入特區第二個“五年規劃”中,制訂可量化的階段目標,提高本澳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可優先從公共運輸和政府用車着手,起帶頭和示範作用,以響應國家減碳減排戰略新部署。同時,政府必須打破固有思維,更前瞻合理佈局電動車的配套設施,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普及使用。隨着電動車普及使用,大型廢舊電池隨之增加,政府需要正視並及早規劃回收政策,妥善做好電池回收、處理工作。

    更新鋪路物料技術

    李靜儀期望當局積極跟進立法,及早在道路工程整體層面做好規劃,確保前瞻鋪網並減少臨時開挖的情況。政府亦必須檢討現時的鋪路技術,尤其交通流量大的道路,封路施工的社會影響和成本極大,但經常發生完工後短時間內又要重鋪補漏的情況。當局必須明確工程質量標準和要求,亦應研究引入新款物料、施工方式和設施技術,提升工程效率、安全和加強路面的耐用度。本澳亦面對舊區地下管線分佈資料不全、欠缺明晰地下空間規劃等問題,增加了道路工程的困難和工期,影響居民出行。在持續完善全澳地下管線地理資料庫的過程中,建議加強與各公用事業機構溝通,讓其有途徑適當查閱系統,減少因管線資訊不全而延期、阻礙交通的情況。

    推演工程影響數據

    林玉鳳建議當局汲取經驗,妥善規劃工程期間的臨時交通措施。可考慮運用智慧交通的做法,事先推演不同臨時交通措施方案的流量數據和效果,讓當局和居民可以選擇較適合方案。亦要模擬和預估工程在不同階段臨時交通措施有何變動,從而採取變動較少的預案,減少交通安排經常改變、令居民無所適從的情況。希望當局能夠從人性化、便民的角度出發,盡早規劃預案,妥善宣導說明,盡量減少變更、避免重複開挖路面,達至便民惠民、友善出行的良好效益。

    新區預留步行設施

    區錦新表示,澳門步行條件不好,行人在路上舉步維艱。政府為優化步行環境,近年有多項工程專為行人而設,如已基本竣工的氹仔基馬拉斯大馬路的空中走廊。只是,這樣的工程討不討好不知道,但肯定很吃力。提醒當局考慮新城A區興建龐大住屋群時,應事先規劃在未來興建的各大廈內及各大廈間預留可相通的行人通道,方便居民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