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際學校生參演灣區戲劇節
  • 聖德蘭科普“童”樂寓學於樂
  • 理大展學生六十國畫作品
  • 理大通訊研究登國際學刊
  • 勞校學生認識社服機構
  • 聖羅撒中校慶聚餐歡欣熱鬧
  • 城大《葡語國家瞭望》新書首發
  • 中德訪杭姐妹校交流教學
  • Apple Never Falls Far from the Tree——有其父必有其子
  • 澳大訪澳洲高校簽合作協議
  • 同善堂托所申請七成六中籤
  • 善明托所抽籤收百二幼兒
  • 英國化學奧賽澳生獲佳績
  • 工聯托所抽籤近千四人報名
  • 各界:用實際行動護國安
  • 瓊澳餐飲業交流促合作
  • 保育人士倡龍環開閘降水位
  • 女長者疑路環墮樓亡
  • 今驟雨雷暴或水浸
  • 新聞特搜

(新聞小語)擴大限塑 導民環保

2021-07-04 06:35

    擴大限塑    導民環保

    年平均氣溫為攝氏零下數十度的南極大陸,去年竟曾錄得攝氏十八點三度的創紀錄高溫。全球暖化的步伐,並未因新冠疫情一度停擺的經濟生產活動而減慢。

    環保局早前公佈的《澳門環境狀況報告二○二○》顯示,去年疫情之下,城市固體廢物量及溫室氣體排放量均大幅下降,用水量和耗電量亦有百分之六至八的減幅。但氣候暖化是全球共同應對的危機,生活在地球上,都是氣候公民,不能獨善其身。只要細心思考,全球因疫情而居家避疫,全球在外賣餐具的消耗量,就相當驚人。有香港環保團體推算,單是香港,外賣銷售量急升,一星期便有逾億件塑膠餐具用完即棄。

    回望本澳,多年來紙上談兵的環保政策近年急起直追,先後完成膠袋徵費、禁止進口一次性發泡膠餐具,明年亦將限制一次性不可降解飲管與攪拌棒。但有團體公佈關於澳門居民環保工作現況與意見調查顯示,逾六成受訪居民平日不會自備食物盒和餐具,並於過去三個月有逾六成六人,每星期使用至少三至八個膠袋,當中更有百分之三的人使用十個以上。按整體調查數據推算,即每人每周平均使用至少四個膠袋。按澳門五十萬居民計算,平均每日產出至少廿九萬至三十五萬五千個膠袋,一年產出不少於一億個膠袋,連同外僱、旅客等產出數量仍然驚人。

    《限制提供塑膠袋》法律在一九年十一月十八日生效後,對比一八年,去年的“塑膠購物袋”棄置量減少約三成一,如超市、便利店、手信店等的減幅由六成六至八成三不等,成效顯著。市面上陸續有更多提倡“裸買”的商店。但去年本澳城市固體廢物中,塑膠垃圾依然佔了兩成,對比一九年的兩成三,跌幅不算明顯。

    以經濟手段推動減少濫用塑膠,在澳仍屬初步階段,膠樽、包裝膠袋、一次性餐具等其他塑膠產品仍普遍受居民依賴,商品預先或過度包裝亦不少。檢討現時的減塑情況,研究擴大限制範圍,甚至更前瞻做好垃圾分類和資源回收,都值得當局一一部署,逐步讓居民接受及適應。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