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際學校生參演灣區戲劇節
  • 聖德蘭科普“童”樂寓學於樂
  • 理大展學生六十國畫作品
  • 理大通訊研究登國際學刊
  • 勞校學生認識社服機構
  • 聖羅撒中校慶聚餐歡欣熱鬧
  • 城大《葡語國家瞭望》新書首發
  • 中德訪杭姐妹校交流教學
  • Apple Never Falls Far from the Tree——有其父必有其子
  • 澳大訪澳洲高校簽合作協議
  • 同善堂托所申請七成六中籤
  • 善明托所抽籤收百二幼兒
  • 英國化學奧賽澳生獲佳績
  • 工聯托所抽籤近千四人報名
  • 各界:用實際行動護國安
  • 瓊澳餐飲業交流促合作
  • 保育人士倡龍環開閘降水位
  • 女長者疑路環墮樓亡
  • 今驟雨雷暴或水浸
  • 新聞特搜

羅司:天氣預報不改實測

2021-07-13 06:35






    羅司:天氣預報不改實測

    議員倡設機制提早決定暴雨停課

    【本報消息】六月連場暴雨,氣象局預報能力收穫不少“負評”。政府官員昨到立法會講解本澳惡劣天氣預報,冀社會了解預報難處。雖然暴雨難測,但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決定不會由“預報”改為“實時”,認為“有預測好過無預測”,會繼續之餘,盡量做好。

    講解會昨日下午三時舉行,羅文立,氣象局長梁永權、副局長鄧耀民出席。

    暴雨難測非偷懶

    早前已公開讚揚氣象局做得好的羅司,昨直言,近期大家“有啲唔係咁理性、係度嘈生晒”。指出氣象局責任是盡量做好預測,現有科技不能做到完全準確,尤其暴雨比颱風更難預測,近期鄰近地區也“出事”。澳門採用預測天氣,不同於鄰近地區的實測,有問題不是因為“偷懶”或能力不足,是現有科技做不到,最終仍要由個人判斷。此外,也涉及全球暖化因素,天氣轉變快。梁永權解釋暴雨難測,涉及暴雨系統自身的生消難掌握、降雨的空間分佈差異和澳門面積小問題。

    議員何潤生關注澳門適合採用“預測”抑或“實時”報天氣?羅司認為,“有預測好過無預測”,所以會繼續做,並盡量做好。是否達標則是大挑戰,冀社會明白當局困難,期望“撞少啲板,達標多過唔達標”。

    梁永權稱,技術困難固然是問題,但氣象局了解社會需要,能夠做一定盡力做。往後宣傳工作會向公衆解釋當局難處,到底是人為問題抑或是技術瓶頸無法做到,相信如果公衆明白,採取措施時會更容易接受。此外,會繼續發放更多氣象資訊、豐富發佈內容。

    學生暴雨上學問題受到議員關注,鄭安庭引述家長、師生建議,氣象局和教青局協調,提早決定是否停半日課,以避開上學時段。李靜儀關注整個機制的完善,如氣象局預測能更快有資訊,學校機構可更快做好準備。宋碧琪關注水浸區商戶應採取甚麼措施應對極端天氣,以盡量降低損失。區錦新建議設立機制,例如與教青局協調,若是黃雨,學生不上學不計缺勤,由家長決定是否讓學生上學。

    羅司表示,每個人、每家機構如何用氣象局預測是個人的事,坦言現時有預測壓力,早上六時半、中午十二時半決定掛甚麼訊號,不似以前颱風打到來才掛訊號,因此只能盡量做。

    紅雨須數據支持

    梁永權稱,暴雨預測準確度是世界難題。鄰近地區退一步採取“已錄得”,不確定性相對低。現時當局對掛黃雨訊號可較進取,可未落雨就發訊號,但紅雨要有科學數據支持,否則或會令人質疑氣象局決定,“我哋始終係科學部門,要以數據為基礎”。有些情況現有科技真的解決不到的話,就用綜合方法去解決。當局定會投放資源在預報系統,預報有三成準確已經很好。

    不建雷達實驗室

    此外,羅立文主動澄清,氣象局沒按照最初預算啟動“激光雷達實驗室建造工程”,因為向鄰近地區報價後,發覺價錢太貴,不合理,故決定不購買,“錢唔係我嘅,但我都要知道應唔應該使呢個錢”。指出雷達確有需要更新,但請大家放心,每逢打風落雨都會與珠海、深圳及香港溝通,“我哋唔會差過人好多,我哋一齊做工夫,好密切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