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門新聞
  • 國際新聞
  • 科技資訊
  • 影視娛樂
新聞
  • 上海「套路貸」高發 在校大學生及未成年人成被害對像
  • 順豐回應快遞員猥褻女孩: 依警方調查結果嚴肅處理
  • 吉林松原發生4.5級地震 近一個月已震14次
  • 東莞五星酒店賣淫案一審宣判 老闆「太子輝」被判無期徒刑
  • 中國民航嚴懲「黑廣播」 罰款上限至50萬元
  • 中國第一大跨徑鋼桁梁懸索橋 洞庭湖大橋合龍
  • 山西和順一煤礦礦難致4死5失蹤 相關人員被警方控制
  • 20170816B2中國新聞
  • 堅持公交優先不動搖
  • 第五屆立法會畫上句號 多名議員表不捨
  • 賀一誠:立法工作健康成熟
  • 3000經屋年底落成 偉龍馬路公屋類別待定
  • 20170816A1澳聞
  • 本澳今年 沒有入口韓國雞蛋
  • 四款利賓納濃縮飲品有問題 民署發食品預警要求停售
  • 梁文燕托兒所辦新生家長會
  • 德清鋼琴走進世遺崗頂劇院
  • 團體慈善探訪安老院
  • 四款腐乳及紅腐乳疑受污染 檢出含蠟樣芽孢桿菌須停食用
  • 珠檢局提醒攜帶寵物過關 需辦好檢疫通行證

​應對極端天氣優化防災機制

2021-07-30 01:17

■崔世平

■施家倫

【特訊】議員施家倫以及崔世平議程前發言關注本澳應對極端天氣的防災應對機制,當中施家倫希望當局從短中長期措施,全面做好防範;而崔世平則希望當局借鑒紐約應對風災形成「BIGU」方案,協同多元利用及平災結合的緊湊城市規劃手段,提升澳門的抗災性、城市韌性及永續性。

施家倫表示,河南省的災情牽動著廣大澳門同胞的心,本澳社會各界通過不同方式,表達關心慰問,組織捐款捐物。與此同時,隨著全球環境變化,近年來,全球範圍內,颱風、冰雹、乾旱等極端天氣越多頻密,當中強度更是不斷增加,所導致的洪澇、野火等自然灾害也隨之增加,為此,特區政府有必要做好警戒,從短中長期措施,全面做好防範。他指出,短期內,政府應進一步優化預警系統通知,通過廣播系統、手機推送等方式,充分向社會發佈預警避險信息,並且,優化停學停工停運機制,彈性處理,同時,亦要與水、電公司聯動,做好危機預案,以確保出現極端天氣時,減少損失;中期內,應對本澳地下停車場、地下遂道空間、工程地盤、排水泵站等設施進行全面排查,建立下水道資料庫、低窪水浸黑點地圖等,形成城市易澇風險分佈圖、風險隱患清單,以能夠制定針對性防控措施;長期內,政府應盡快完成新一輪《澳門環境保護規劃(2021至2025)》,制定環保綠色指標,推出專項稅費和綠色資助政策,以積極響應碳達峰和碳中和共同目標,圍繞2050碳中和世界願景,制定本澳碳中和方案。

崔世平表示,河南省發生了歷史罕見的極端強降雨天氣,多地嚴重洪澇災害的情況矚目驚心。隨著全球氣候暖化,特大暴雨的發生變得頻繁。政府近年積極開展防洪、排澇、擋潮等治水研究和工程建設工作,從「山竹」的成功經驗可知,雖然無法避免異常天氣的挑戰,但仍可以通過人為措施,一步步將影響降低到可接受的範圍。當中工程手段必不可少,城市規劃的手段亦是同樣重要。他又以2012年紐約應對超強颶風「桑迪」形成的「BIGU」方案為例,提出2點建議,一是推動空間的多元複合利用,澳門與紐約都是寸土寸金的,如果一處空間僅承擔一個功能的話,未免有點奢侈。「BIGU」的濱海空間既是工程堤圍,也是社區公園、雨天操場,提供景觀、防洪、排澇、降溫、休憩等多元服務,這樣土地價值才得以更好體現集約用地,通過合適的引導,形成日常使用和緊急需求雙結合、多元功能的複合互動,有利於創新的發展;二是提倡「平災結合」。日前一個規劃工作坊中有社會人士提出,與其追求不被浸,更實際的是追求不怕浸,通過空間設計,日常的社區活動場所,亦可以成為異常天氣下的緩衝區,戶外土地如此,室內空間當然也應納入規劃的選項之中。他認為,在面臨愈益嚴重的氣候災害下,當局要秉持變革創新的思維,協同多元利用及平災結合的緊湊城市規劃手段,官民一心共同奮進,定能提升澳門的抗災性、城市韌性及永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