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六百前線人員研預防青少濫藥酗酒
  • 港鐵為轉職僱員訂保障措施
  • “生鮮雞”日均供澳二千七隻
  • 市諮委倡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
  • 環保展開幕設逾五百六展位
  • 衛局籲外遊慎防登革熱麻疹
  • 葡學者析中國安哥拉關係走向
  • 拱北連接人工島橋快上馬
  • 七藝術家創作引導能量循環
  • 四百前線人員學習保護家暴兒童
  • 澳門首座“摩天大廈”
  • 北京中醫院促澳中醫藥合作
  • 央視亞太總站訪本報交流
  • 葡韻濕地成候鳥美食廣場
  • 街總換屆獻力社區經濟
  • 粵核應急委員會訪氣象局
  • 兩團體講解保養肝腎
  • 城大大健康學院昨揭幕
  • 下環青協分享職涯規劃
  • 復活節繽紛嘉年華明舉行

穗秦漢考古成果展京開幕

2021-08-11 06:35




    穗秦漢考古成果展京開幕

    【本報記者廣州十日電】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公佈,“海宇攸同——廣州秦漢考古成果展”,今天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該展覽是首個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廣州考古成果專題展,共展出廣州地區出土的秦漢時期精品文物三百三十件(套)。

    廣州是全國首批廿四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的建城歷史。早在先秦時期,嶺南地區的先民已經通過陸、海路與長江流域、黃河流域的先民交流互動,並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百越文化。公元前二一四年,秦統一嶺南,建南海、桂林、象三郡,築蕃禺城,為廣州建城之始,嶺南則正式納入秦帝國版圖。

    展示古代歷史文化

    新中國成立後,一九五三年,配合城市建設,廣州開始大規模考古發掘研究工作。秦漢考古是廣州考古的重點工作。六十餘年來,考古工作者在廣州市區先後發現南越文王墓、南越國宮署遺址、南越國木構水閘遺址及大量漢代臣民墓葬。由南越文王墓、南越國宮署遺址、南越國木構水閘遺址組成的“南越國遺跡”於二○○六年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二○一二年,南越國宮署遺址、南越文王墓作為“廣州海上絲綢之路史跡點”再次入選預備名單。

    本次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漢二陵博物館)、南越王宮博物館協辦,從中華文明的塑造構建、基因傳承、融匯交流等視角,在秦漢時期統一盛世的歷史背景下重塑和展示嶺南地區輝煌的古代歷史文化。

    四部分展三百三件

    展覽分“南域明珠”、“四宇同光”、“美食美器”和“絲路序章”四大部分,彙集廣州三家單位的秦漢文物精品,其中不乏絲縷玉衣、“文帝行璽”金印、“華音宮”印文陶片等珍貴文物,展出一級文物卅八件、二級文物四十三件、三級文物五十三件,另外還有廣州地區近年出土的漢代金餅、陶胡人俑燈、珠串、漢代陶鴞形五聯罐等尚未定級的精美文物。

    廣州為海上絲綢之路上兩千年長盛不衰的重要港口城市,嶺南文化兼收並蓄、勇於開拓、大膽革新、講究務實的特點一直傳承至今。正如展覽名稱“海宇攸同”所揭示的:地域文化是大一統文化的細節呈現,此次展覽通過集中展現廣州秦漢考古出土文物,揭示大一統視角下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過程。本展覽展期至十一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