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永利中小企合作回收撲克牌
  • 熵創科技發佈電動車充電機器人
  • 近期日本經濟復甦情況
  • 美聯儲局三月議息會議點評
  • 英皇料酒店娛樂場業務復疫前
  • 盛世MIECF展示多個平台系統
  • 論壇促灣區打造光伏應用城市群
  • 居民失業率2.8%橫行 就業不足1.3%
  • 機電工程師學會雙碳園區開幕
  • 發改委:五工作推動綠色轉型
  • (一家之言)鼓勵綠色經濟開拓新路
  • 展商借環保展平台拓市場
  • 環保展開幕 首天促43簽約
  • 新濠去年經調整EBITDA 75.1億
  • 靜候美聯儲局減息時點
  • 加息道路未明 日圓震蕩
  • 深合區首批六澳青雙創基地授牌
  • 美高梅保利文化慈善拍賣 推動藝文
  • 機場專營公司去年轉賺2.2億
  • 再有10企獲科企認證資格

(一家之言)借互聯網東風 破經營悶局

2021-08-29 06:35

    借互聯網東風  破經營悶局

    傳統的娛樂場所隨時代變遷陸續淡出,疫下娛樂方式更因避免群聚而漸趨不同,一系列新興的娛樂體驗乘勢崛起,部分更轉戰互聯網。如傳統娛樂場所KTV曾風靡一時,連鎖店品牌隨處可見。在內地,一五年以前,KTV行業火爆,一三至一五年短短兩年間,KTV場所由九萬間增至十二萬間,增速雖驚人,但巿場消化速度“給力”,未現飽和。

    然而好景不常,一五年後開始走下坡,截至今年初內地只剩六萬多間KTV場所,行業由“極盛”快速走向“極衰”,與消費者需求的轉變不無關係。如以往的KTV場所講規模論派頭,如今可能變成設在商場角落、只容納一兩人的小空間;又或者只要有“K歌神器”在手,就可把飆歌戰場移師家中。

    觀乎澳門的KTV,經歷過全盛時期“梗有一間喺左近”,到市場飽和及潮流不再。現時在旅遊局領有相關牌照的場所只剩下不足四十間,且大部分場所更已因應市場需求轉變而轉型為兼營KTV的酒吧。

    無疑,在互聯網時代,娛樂方式與日俱增,消費者的選擇不再獨沽一味。如消費者屬“好動”一派,近年興起的室內滑雪場、鬥智鬥勇的密室逃脫、集冒險刺激於一身的設施場所,又或是一系列的網絡遊戲,都是很好的選擇。如屬“好靜”一族的消費者,部分走網紅風格的咖啡廳,甚至是提供服裝、佈景道具等予顧客“自拍”或與親友“互拍”的室內攝影空間,都可吸引“文青”客到場“打卡”,享受“呃like”體驗。

    除了娛樂場所要與時俱進,其他行業亦要緊貼市場,只有不斷適應市場變化,調整經營策略,線上線下並軌而行,為顧客創造更多互動、新鮮體驗,才能吸引消費者。如近期有小微企,抓準消費者希望“買平啲”及熱衷使用社交平台的特徵,於社交平台設置群組,每天更新特價商品類別,既滿足顧客需求,更有助生意額,達至雙贏。

    春  耕